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藏鉴赏] Stradivari Violin, the "Ole Bull"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pp2018 发表于 2018-4-15 15:1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p2018 于 2018-4-15 15:19 编辑

Stradivari Violin, the "Ole Bull"



這把琴目前保存在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

最後的收藏者是 Ole Bull,所以這把琴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圖片原始檔案1.92~2.2M,經壓縮後僅剩50K左右,失真不少)

1.




2.




3.








4.







5.







6.







7.







8.







9.




DESCRIPTION(BRIEF)
This violinwas made by Antonio Stradivari in Cremona, Italy in 1687. This violin is namedafter its 19th century owner, Ole Bull (1810-1880), a celebrated violinist andseminal figure in Norwegian music. The violin is made of a one-piece table ofspruce with even medium fine grain broadening toward the treble side, one-pieceback of maple with a beautiful broad descending figure slanting from treble tobass side, ribs of similar maple, with a modern maple neck terminating in theoriginal pegbox and scroll of similar maple, and a golden brown varnish.




LOCATION
Currently noton view



DATE MADE
1687



MAKER
Stradivari,Antonio



PLACE MADE
Italia:Lombardia, Cremona



PHYSICALDESCRIPTION
spruce (tablematerial)
maple (backmaterial)




MEASUREMENTS
overall: 235/8 in x 8 1/4 in x 3 7/8 in; 60.0075 cm x 20.955 cm x 9.8425 cm

工作要持之以恒,真诚的艺术家不能借口情绪不佳而束手坐待。——柴可夫斯基
2
 楼主| pp2018 发表于 2018-4-15 15:18:35 | 只看该作者
3
濯清涟 发表于 2018-4-15 17:02:43 | 只看该作者
      放大看,面板也是独板的,而且有鸡爪纹。

点评

好眼力。  发表于 2018-4-15 19:48
4
605208068 发表于 2018-4-15 17:36:3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得见装饰如此华丽的小提琴,非常漂亮。不过我的感觉是一位美人被纹了身,尽管这纹身很精致,看着也不太好,不知究竟是看提琴的天然之美呢?还是看纹身图案之美呢?

点评

都很美啊~~  发表于 2018-4-15 19:50
5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18-4-15 17:50:39 | 只看该作者
可谓精工细雕。不过面板纹理不够清晰,背板虎纹也比较粗旷。不知声音如何?

点评

找不到錄音檔.....  发表于 2018-4-15 19:50
6
jyx52 发表于 2018-4-15 19:31:17 | 只看该作者
太震撼了,这的付出多少心血。如果再有一付动听的歌喉。。。。。

点评

找不到錄音檔...  发表于 2018-4-15 19:51
7
荷锄晚归 发表于 2018-4-16 03:33:04 | 只看该作者
Ole Bull难道有两把琴,一把瓜式,一把斯式?

点评

這把是斯式。  发表于 2018-4-16 06:50
8
明月山人 发表于 2018-4-16 05:20:31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有极少数琴友学的是其它语种,斗胆代楼主翻译一下:

这把琴是由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于1687年制作于意大利的克莱蒙那,名字取自其19世纪的拥有者,奥利-布尔(Ole Bull,1810 - 1880),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家,对挪威的音乐有很大影响。此琴的面板是一块杉木独板,均匀的中等偏细纹理向高音端逐渐变宽,背板为枫木独板,带有美丽的宽花纹,由高音端向低音端略略倾斜。侧板使用同样枫木,琴颈为现代枫木接在原琴的同类枫木弦轴箱、旋首,金棕色漆。

地点:没有对外展示
制作年代:1687
作者:Stradivari, Antonio
制作地点:意大利,伦巴第,克莱梦那
用材:杉木面板,枫木背板
尺寸:23 5/8 英寸 x 8 1/4 英寸 x 3 7/8 英寸; 60.0075 cm x 20.955 cm x 9.8425 cm

尽量忠实于原文,如有异议可商榷。

点评

非常好,感謝協助翻譯。我這新手自己翻譯起來就怪怪的⋯⋯哈哈。  发表于 2018-4-16 06:57
9
 楼主| pp2018 发表于 2018-4-16 07:41: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p2018 于 2018-4-16 07:51 编辑

提琴理想國-奇美博物館提琴收藏數位典藏計畫2/文

瓜奈里大師之曠世遺作,奇美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以挪威小提琴家奧雷.布爾(Ole Bull)命名的耶穌‧瓜奈里(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u)名琴,被希爾(Hill)兄弟視為其「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極可能是瓜奈里大師最後的遺作。這支「奧雷‧布爾」名琴在奇美博物館館藏中備受矚目,已成為「鎮館之寶」,由於其極富深遠意義的歷史性,更使得奇美博物館名聞遐邇、蜚聲國際。數年間,此琴已四度出借至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挪威卑爾根葛利格博物館(Edvard Grieg Museum)、法國巴黎音樂博物館(Mus嶪 de la Musique),以及挪威紀念布爾的電影中亮相。

「奧雷‧布爾」名琴如此深具國際性之原因其來有自,十九世紀以來關於布爾推動挪威民族音樂的傳奇典故,不僅增添了這支名琴的歷史深度,更提升了此琴的藝術性與文化意涵。本文將從耶穌‧瓜奈里的製琴背景與布爾的演奏特質之層面,探討布爾於小提琴演奏史上的歷史定位,進而分析「奧雷‧布爾」名琴在提琴史上的重要性與歷史價值,以期能勾勒出名琴經由歷史淬鍊的面貌。

耶穌‧瓜奈里之曠世遺作
耶穌‧瓜奈里於1730年後,其手藝發展至登峰造極之境界,展現出獨創性及個人風格,其整體的琴身結構優異且極富創造性,顯露出他卓越的製琴天賦。1730年至1735年這段期間,公認是他製琴的黃金時期(Golden Period);在他辭世的前幾年,其作品較為粗獷質樸且不雅致,尤其是琴身的刀斧痕跡,一鑿一銼皆表現出十足鮮明強烈的個性,具有獨特的吸引力,音質也充滿活力。他愈晚期所製作的提琴,在細部處理方面則愈漸偏離1730年至1735年間的精緻作品;然而,這些提琴仍符合1730年代間所設定的基本形制與比例。綜觀言之,耶穌‧瓜奈里從黃金時期至辭世的短短十四年間,製作出來的那些充滿多樣性與原創性的小提琴,成為人間至寶,足以與史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的作品等量齊觀,可說是與史特拉底瓦里的琴並列為最頂級的樂器。

耶穌‧瓜奈里辭世的1744年,約製作了九支小提琴,其中只有兩支貼有原始標籤,這支「奧雷‧布爾」名琴亦包括在內。根據瑞士重要琴商維若(Henry Werro)的臆測,這支作工稍嫌粗略的提琴,證明了當時耶穌‧瓜奈里是處於身體衰弱的狀況,然而,此琴卻實為一件無與倫比的藝術作品。其琴身總長為352mm,上側板(upper bout)寬長166mm,中側板(center bout)寬長110mm,下側板(lower bout)寬長203mm。塗漆雖較為稀薄但恰如其分,呈現溫暖的黃橙(yellow-orange)色澤。


「奧雷‧布爾」的原始標籤“Joseph Guarnerius fecit Cremone anno 1744 IHS”。
背板(back)是由兩塊楓木(maple)所製成,雙拼面板(two-piece belly)則由兩塊不相稱且不同年份的雲杉木(spruce)拼板而成。背板的木頭品質極佳,有色彩鮮明而呈波狀的虎紋(flame),側板(rib)木頭的斜線虎紋也相當均勻,與背板極為相稱。此琴的琴身輪廓較為堅挺剛硬,與耶穌‧瓜奈里的「加農砲」(“Il Cannone”)名琴相較之下,缺乏圓潤的弧線。

  

        
「奧雷‧布爾」的雙拼面板是由兩塊不同原木所拼板而成。


側板的斜線虎紋極為均勻

雙拼背板的虎紋相當鮮明醒目。
此琴極為平坦的拱型結構(arching),展現了布雷西亞(Brescia)學派深沉飽滿的音質與克里蒙納(Cremona)傳統的宏亮音色。琴頭(scroll)表現出創作者的原創力,f孔(f-holes)也極為優美雅致,與史特拉底瓦里的f孔相較之下更為寬大,耶穌‧瓜奈里於此的靈感可能是受到達薩羅(Gasparo da Sal?與馬吉尼(Giovanni Paolo Maggini)的啟發,也因而使G弦產生其獨特不凡的音色。從f孔與琴頭渦卷充滿個性怪癖的設計與切割,可體會到耶穌‧瓜奈里大師終其一生永不停息的創造活力。

  



突出的琴眼(eye)似乎展現了耶穌‧瓜奈里迅速敏捷的磨銼挖鑿之手藝,其刀鑿痕跡亦相當明顯。        琴頭的捲紋色澤較為黯淡,其背面凹槽(fluting)的刀鑿痕跡清楚可見。

締造神話的提琴手

舒曼(Robert Schumann)曾說過:「布爾是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並將他視為與帕格尼尼(Nicol?Paganini)旗鼓相當的大師。李斯特(Franz Liszt)更授予布爾「帕格尼尼的強大競敵」之稱號,布爾因此也贏得了「北方的帕格尼尼」之稱。布爾在提琴史上的歷史定位,已不僅止於一位技巧超凡的演奏家,他對小提琴的那股熱忱與鍾愛,也使他獲得提琴鑑賞行家與收藏名家之頭銜,甚至更成為一位極富造詣的製琴家與古琴維修家。

布爾自我獨特的詮釋概念與表現力、技藝高超的即興演奏,以及圓潤豐滿的音色,散發出一股強烈而深刻的感染力,也因此凡其行跡所至之處,皆受到聽眾高度的讚揚。小提琴家姚阿幸(Joseph Joachim)對他有如此的評價:「就某些小提琴的專業技巧而言,如上弓和下弓的斷奏、跨越四條弦的跳躍式琶音、左手的撥奏,布爾可說是近乎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據挪威當代最著名的小提琴家泰勒弗森(Arve Tellefsen)所言:「世上有很多技巧嫻熟、音色宏亮且指法快速的小提琴家,然而卻極少擁有像布爾這般的能力,能使聽眾為之著迷神往。」

1836年,布爾於倫敦愛樂協會音樂會(Philharmonic Society concert)上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一躍成名為當時最偉大的小提琴家,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更對其評論道:「他對樂器的掌握能力臻於完美。」1836年至1837年於英國期間,布爾出售他的第一把瓜奈里琴,買了另一支1744年製的瓜奈里琴,並長期使用這支琴於世界性的巡迴演奏,而此琴即為奇美博物館現所收藏的這支「奧雷.布爾」名琴,也無疑是布爾最珍貴的樂器。

根據科希奧國際名琴典藏網(Cozio.com)的統計,布爾一生中曾擁有過十支名琴,其中包括了兩支瓜奈里名琴、三支史特拉底瓦里名琴、一支阿瑪蒂(Nicol?Amati)名琴及一支達薩羅名琴。布爾擁有的這些大師級名琴,在舞台上著實逐一發揮了他靈敏多變的表現力與適應力。音樂評論家漢斯利克(Eduard Hanslick)曾提到自己對布爾演奏技巧的賞識:「泛音與雙音的拉奏出奇地穩定與俐落… 斷奏技巧則更為出色,他的演奏無人堪與匹敵… 他的音色擁有完美柔和的特質。」姚阿幸亦曾在寫給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的書信上提到:「布爾對他的樂器有著奇特非凡的掌控能力,他總是精力旺盛、活靈活現地演奏出極其優美的音色。」1892年《史特拉提琴雜誌》(The Strad)記載道:「身為一位演奏家,奧雷‧布爾有駕馭他提琴的最大能力」,不愧乎《紐約前鋒報》(New York Herald)稱頌其為「小提琴手之王」。

就小提琴演奏史層面而言,布爾絢爛的演奏風格,以及饒富戲劇性的表現手法,使他被小提琴家沃東(Henry Vieuxtemps)譽為「演奏奇蹟」的提琴名家,可謂實至名歸。而布爾手中的這些名琴,不僅融合了偉大提琴家的人性歲月,更跨越了時間的深度,見證了歷史的淬鍊。

節錄 http://content.teldap.tw/index/blog/?p=968  數位典藏觀察室

点评

要鉴定一把名琴真不容易,就标签这里已经那么花样百出,希望继续转载更多所见所闻供各位网友增长见闻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7 20:43
10
 楼主| pp2018 发表于 2018-4-16 10:10:25 | 只看该作者
感謝管理員大哥將文章收納為精華,小弟心虛了。

11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18-4-16 16:36:1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详尽的背景资料。

点评

感謝大哥關注。  发表于 2018-4-16 21:31
12
 楼主| pp2018 发表于 2018-4-16 21:3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p2018 于 2018-4-16 22:43 编辑

我比較好奇的是一個人能夠擁有10把名琴,那需要多大的財力與權力~~

像我這樣薪水階級的只能做白日夢吧⋯⋯哈哈哈哈哈⋯⋯

13
D调的人 发表于 2018-4-17 20:43:27 | 只看该作者
pp2018 发表于 2018-4-16 07:41
提琴理想國-奇美博物館提琴收藏數位典藏計畫2/文

瓜奈里大師之曠世遺作,奇美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要鉴定一把名琴真不容易,就标签这里已经那么花样百出,希望继续转载更多所见所闻供各位网友增长见闻啊!

点评

好的,我正在蒐集另一把提琴的資料,整理完整後再與各位分享。  发表于 2018-4-17 21:4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 09:1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