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w6170232 于 2019-8-21 10:31 编辑
昨天发表的该文题为《装饰音“颤音”的另类记谱符号》一文,标题与内容表达都存在一些错误,给大家带来了误导,在此表示谦意,为此,本文重新作了一些修正。
在一些曲谱中,在两个音符中间会出现几道斜着的横杠符号,一些人不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又该如何演奏,如下谱例: 这种符号在音乐曲谱中为“震音”演奏记号,这种震音符号有三种记谱方式,分别是:横杠在“符杆之间”;横杠“接触符杆”;“外部颤音接触符杆”,见下面图例: 横杠的条数与音符符尾数含意相同,代表震音的时值,这种震音记谱方式在钢琴曲谱中比较常见,在小提琴曲谱中见得不多。上面谱例的实际演奏效果如下图: 震音的演奏方法相似颤音(tr),都是两个音反复交替打指演奏,不同的是颤音是本音与上方二度音交替演奏,速度与打指频率可根据乐曲需要调整,而震音是本音与八度音或其它音程的音交替演奏,且只能按照横杆数标定的时值和频率打指演奏。正因为震音与颤音具有“打指”相同的演奏方法,所以在一些教材中也有将“震音”称为“颤音”,如由林耀基讲解的帕格尼尼第六首示范演奏视频一开始的文字简介就是这么写的:“g小调,慢板3/4拍子,耐力持久的双音颤音贯穿全曲……”。但严格的讲,震音与颤音在音乐术语上应该还是有所不同的。
下面是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第六首的曲谱,这是一首两声部的练习曲,上声部为平静的旋律,下声部为和声伴奏(震音),第一行以实际演奏记谱,第二行开始采用震音符号记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