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柏辽兹:沉思与随想(小提琴与乐队)[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dq111190 发表于 2004-3-6 13: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沉思与随想(小提琴与乐队): 这部作品是柏辽兹的作品第8号,1841年献给他的朋友阿尔托,同年首演,两年以后作曲家去德国旅行时依然带着它,由达维德和里宾斯基演出。 作品创作方法非常接近于协奏曲。音乐很明显地露出某些声乐起源,这在柏辽兹的器乐作品中是屡见不鲜的。它其实本来是为歌剧《本维努托·切利尼》所作的一首“谣唱曲”,但在正式的歌剧演出中被放弃了。这个器乐“重制版”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每一节的沉思成分都超过了随想,它由沉思速度的引子——“柔板”,和随想式的结束部组成,在随想段落中它建立起一种快速度,运用了极具代表性的极为活跃的节奏。 引子由一支姿态宽广的升F小调旋律展开,但很快它就在A大调上进行了重复,没有丝毫的过渡,而这个A大调才是作品的主调。这首“谣唱曲”(独奏部分)是典型的柏辽兹旋律之一,一个简单的短句逐渐导向非常丰富的扩展和延伸。万千变幻之后,一个奇怪的和声扭曲将音乐推向了升G小调,这时引子乐思回归了,植入一种宁静的神秘通道,而作曲家巧妙而迅速的音响调制在c大调上开始了“随想”部分。这个快板的主要任务是要收束在主音A上,但这个过程被大量的速度变化拖延了,反复无常的吟诵让人想起了威伯的声乐风格,所有的重复段落都是充实、丰满,为独奏润色的空间。
工作要持之以恒,真诚的艺术家不能借口情绪不佳而束手坐待。——柴可夫斯基
2
benladen 发表于 2004-3-27 23:29:00 | 只看该作者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0 06:02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