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揉音在演奏中的应用和变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huangzp1946 发表于 2021-7-21 18:2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有幸看到在广州音协上发表的一篇“揉音在演奏中的应用和变化”文章,可能对琴友有助,特转载如下:
在我演奏生涯的几十年中,我一直关注着小提琴演奏中最有争议的揉音(揉弦)的正确应用。有人说揉音是小提琴的生命与灵魂,有人说它是决定音色的最重要的因素,有人说它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才能。种种说法虽不一定恰当,但颇可说明它的重要性和对一部分小提琴演奏者的困难与挑战。
实际上,很多演奏者在掌握揉音技巧上都不同程度走过弯路,那怕就在同一间音乐学院里,揉音也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看法。是应当使用手臂呢?还是使用手腕或是手指呢?我认为,由于这三种类型的揉音都有它们的特点,都有自己的音色,所以三种都要学会,都要使用。这三种类型揉音的相互结合,将会给演奏者在音色和表情方面的广泛应用更大帮助。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曾生动有趣的举了这么一个比喻,他说,“我们在演奏揉音时的左手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微风吹过(P或PP时)树叶动(手指尖动);大风吹过时(mf或f)树枝动(手腕动);狂风吹过时(ff或fff)树干动(整个手臂摆动)。”他还针对一些整天用手臂揉音的人说:“整天刮十二级台风受得了吗?”所以说,揉音是在不断根据演奏内容的需要在变化之中,天衣无缝似地从一种变换到另一种。把几种揉音混合起来,完整的控制,就能把他对音色的感受准确地表现在他的声音中。完美的揉法技术,我认为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一)动作部位的正确与放松
卡尔•弗莱士在《小提琴演奏艺术》一书中指出,完善的揉音动作由手指、手腕、手臂三个部位组合成。而现代的教学中,被认为最重要,最带原则性,最需要专门加强训练的应是手指的关节动作,它的感觉应是“挂”在指板上的,“挂”本身就是放松,在长时间演奏的练习和演奏过程中,归根结底要通过手指尖才能对琴弦发生作用,而最直接关联和控制指尖的部位,自然是手指关节,特别是离指尖最近的手指第一关节,因此跟第一关节放松具有重大意义。
(二)幅度大小恰当和动作方向正确
揉弦幅度的大小,不可能像裁剪衣服一样用尺来量,只能凭声音效果和音乐需要来决定。一般说来,我认为幅度以偏小为好,因为它声音稳定,动作容易控制,手也比较容易放松。动作方向,一是要注意动作最好是平面的前后动作(实际上是和指板平行的动作)。二是揉弦的第一下动作应该是向琴头方向运动,即音准从准确到偏低,然后还原,而不是相反。
也就是说,揉音是从音准点向后(琴头方向)发动是正确的,所以揉音的第一个作动作一定是手指“躺下”!像林老师经常用广州话说的“训低,起身”(躺下,起来),而且揉音在音与音之间的连接时也必须是在手指躺下之时,这是不容置疑的。
(三)频率快慢平均,控制自如
从技术上说,如果动作的部位,幅度和方向正确,整个手没有过分紧张,揉音的快慢平均的控制是不成问题的。从音乐上来讲,不同作品,不同乐段、乐句,揉音的快慢小都可能会有变化,要视音乐的需要而定,一般说来,热情、激动、强烈的音乐需要较密的揉弦;平静、优美的音乐需要稍慢的揉弦。
迪蕾大师要求学生每天在第4把位上练第一关节的“躺下、起来”的练习,频率用节拍器60,关键是会手指第一关节躺下来,运动的方向与指板平行(不能对指板加压力),要练得“细而密、密而松”。
(四)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揉音手法
虽说揉音是个人爱好,但它是不能脱离音乐风格的,例如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所需要的音色与布朗姆斯有明显的不同,在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时揉音要窄一点,声音要非常透明。演奏布朗姆斯的作品时,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揉音都要宽,声音要很厚实、宽广。对于每个作家和每首作品都要做这样的调整,以适合它的特定风格。在不同的作品表现中,通常揉音要和运弓的力度相适应,力度强时揉音的幅度要大且强烈,力度轻时揉音要窄、慢而柔和。手臂的揉音最强烈,而手指的揉音最柔和。所以当我们演奏到力度强的时候,常常使用手臂揉音,柔和的乐句自然就局限在使用手腕和手指直到手指尖的揉音。
(五)排除错误的揉音
错误的揉音应该有三种:一是过密的(手指)揉音。二是过大的(手腕)揉音。三是过于僵硬的(下臂)的揉音。前二种错误揉音会产生不好的声音效果,而第三种错误的揉音则对整个左手的技巧有害。因此,我们一定要完善的掌握好揉音技巧和它的变化,力求把我们音乐作品中所激发出来的内心感情通过小提琴的揉音表现得淋漓尽致和完善。


良好的音准主要是建立在由耳朵指导的触指感觉上的。——加拉米安
2
zgzjhzzc 发表于 2021-7-21 19:39:2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揉弦,也是常常鸡一嘴,鸭一嘴,令揣摩者挠不到痒处。所转帖文,提纲挈领,要言不烦,有心者若是消化融汇后,会有启迪。感谢您的转载分享!

点评

所言极是。只要第一指关节[随意]转动。观摩,加乐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8-18 15:54
谢谢回复。[/backcolor]共勉。[/backcolor]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2 18:28
3
净化灵魂 发表于 2021-7-21 20:47:50 | 只看该作者
艺术需要天分,其实如何揉弦,真无定法,全看个人领悟和运用,总之不可千篇一律,否则,就不是艺术而是流水线了。
所以个人觉得,不管手臂还是手腕,至少你要熟练运用一种,剩下的,跟着感觉走,并且走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走出自己的路。

点评

如何揉弦,确实是真无定法,感到这篇文章很不错,谢谢回复。[/backcolor]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2 18:24
4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21-7-22 08:57:2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谢谢分享!

点评

如何揉弦,确实是真无定法,感到这篇文章很不错,谢谢回复。[/backcolor]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2 18:25
5
neo01 发表于 2021-7-22 09:27: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点评

谢谢回复。[/backcolor]共勉。[/backcolor]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2 18:29
感到这篇文章不错,谢谢回复。[/backcolor]共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2 18:26
6
 楼主| huangzp1946 发表于 2021-7-22 18:24:26 | 只看该作者
净化灵魂 发表于 2021-7-21 20:47
艺术需要天分,其实如何揉弦,真无定法,全看个人领悟和运用,总之不可千篇一律,否则,就不是艺术而是流 ...

如何揉弦,确实是真无定法,感到这篇文章很不错,谢谢回复。
7
 楼主| huangzp1946 发表于 2021-7-22 18:25:33 | 只看该作者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21-7-22 08:57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谢谢分享!

如何揉弦,确实是真无定法,感到这篇文章很不错,谢谢回复。
8
 楼主| huangzp1946 发表于 2021-7-22 18:26:53 | 只看该作者

感到这篇文章不错,谢谢回复。共勉。
9
 楼主| huangzp1946 发表于 2021-7-22 18:28:38 | 只看该作者
zgzjhzzc 发表于 2021-7-21 19:39
关于揉弦,也是常常鸡一嘴,鸭一嘴,令揣摩者挠不到痒处。所转帖文,提纲挈领,要言不烦,有心者若 ...

谢谢回复。共勉。
10
 楼主| huangzp1946 发表于 2021-7-22 18:29: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回复。共勉。
11
f12f12 发表于 2021-7-25 08:02:57 | 只看该作者
有个美国的老师说 只用掌握手腕揉弦
12
HannaFiona 发表于 2021-8-18 14:56: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最近在学揉弦。
13
sunshunoo8 发表于 2021-8-18 15:5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nshunoo8 于 2021-8-18 19:34 编辑
zgzjhzzc 发表于 2021-7-21 19:39
关于揉弦,也是常常鸡一嘴,鸭一嘴,令揣摩者挠不到痒处。所转帖文,提纲挈领,要言不烦,有心者若 ...

所言极是。只要第一指关节[随意]转动。观摩,加乐感。 看这小姐姐,揉弦,多美,还有她的乐感。[media=x,500,37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mp;ts=1628684212178[/media]
14
violinprince 发表于 2021-11-1 16:05:49 | 只看该作者
揉弦 - 知道什麽时候不用比知道什麽时候用更重要
15
sunshunoo8 发表于 2021-11-1 19:08:24 | 只看该作者
   是技术动作。关键是[乐感],。同理,大家都知道运弓在马和指板间的前后,音色会变化,乐感好的不是看弓的前后触点位置,而是听,来调整触点。如能用柔音表达你的[乐感],那你是高手了。
16
btxd 发表于 2022-1-6 22:24:2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1 15:0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