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乐曲 每周10首(72)贝多芬《克鲁采奏鸣曲》第三乐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洱冬 发表于 2022-12-11 07:43: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贝多芬一生写过十首小提琴奏鸣曲,钢琴和小提琴的完美配比,双方高难度演奏技巧的很好展现,总是让演奏家们喜爱不已。其中,《A大调第9号小提琴奏鸣曲》(Op.47)是技巧表达最出色的一首,也是体现贝多芬英雄主义情结的典型作品。

贝多芬在维也纳结识了巴黎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鲁道夫·克鲁采,他的演奏风格给贝多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贝多芬遂将这首作品题献给了克鲁采,因此《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又被称为《克鲁采奏鸣曲》。

这是贝多芬一部登峰造极的作品,以其辉煌的演奏技巧、深沉热烈的感情而闻名。全曲从头到尾都给人一种在沉默中爆发的力量,微弱与激昂的撞击,愤怒与沉思的融合,以及终曲的狂欢等均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大大扩充了小提琴和钢琴的表现力,成为历代演奏家技能的试金石。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音频选择的是奥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和钢琴家Franz Rupp合作版本。第三乐章:终曲(急板),奏鸣曲式。

1923年,克莱斯勒来到远东作了一次大规模的访问演出。在日本,他对当地的绘画和音乐作品产生了狂热的爱好,甚至想在本人创作中采用日本音调。5月份他来到我国北京,演奏了这首贝多芬的《克鲁采奏鸣曲》。

音乐会还有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和他本人的《中国花鼓》、《维也纳随想曲》等。我国小提琴界元老谭抒真先生聆听了这场音乐会。70年后,他写文章回忆当时情景。"音乐会是在一个下午举行的。将近开演时,大总统黎元洪驾到。他和随从坐二楼正中包厢。随后梅兰芳和他的家属随从坐进大总统左邻包厢。音乐会时间一到,克莱斯勒和钢琴伴奏在一位外国官员模样的人陪同下,由上场门走出台来,全场响起掌声。克莱斯勒向二楼包厢昂首注视,然后缓缓俯首答谢。不是鞠躬,身体是笔直的。那时代的外国音乐家都是用这种方式向听众答谢,后来听过的津巴利斯特、海菲茨、库贝利克、西盖蒂都是如此。克莱斯勒演奏时姿态非常安闲自若,从容不迫,朴素典雅。声音好听极了。



072.zip (10.5 MB, 下载次数: 60)



良好的音准主要是建立在由耳朵指导的触指感觉上的。——加拉米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1 13:03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