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最早的提琴制作大师(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huangzp1946 发表于 2023-10-5 15:5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最早制作提琴的应该是司徒梦岩和王攻了,1908年司徒梦岩到美国留学,随波兰制琴家戈斯学习,1914年回国,回国后做了20多把琴。1935年,王玫在青岛自己独立研制了一把提琴。谭抒真是新中国提琴制作业的开创者,1956年在上海开办提琴制作训练班,1978年又率先在上海音乐学院设立了提琴制作专业。这些先驱们为我国提琴制作业奠定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司徒梦岩(1888-1954年),祖籍广东开平人,中国第一位万吨巨轮设计者、第一位小提琴制造家,出生于上海,早在少年时代就喜爱音乐、粤曲。20世纪初开始跟徐家汇教堂的外国小提琴教师学习小提琴演奏。司徒梦岩18岁时由父亲供他赴美国留学。在波士顿学习两年预科,曾与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的儿子同校、同班、同桌。后来考入麻省理工学院,主修机械工程。但他用业余时间学习小提琴,师从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教授、奥地利小提琴家格鲁恩贝格(E.Gruenberg),成为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又在世界著名的美籍波兰人、小提琴制造家戈斯(W.S.Goss)指导下,先后制造了十几把小提琴,成为中国第一位小提琴制造家。(Goss氏为当时制造小提琴第名师,曾在万国小提琴制作比赛大会得过五次第一名,其最后一次所造之小提琴,即出其高足司徒梦岩君之手。)
王玫,1907年出生于山东临沂,中学毕业后考进万国储蓄会(银行)。自中学念书起,王玫就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并且特别喜欢小提琴。1936年,他随银行迁来青岛,1930年,在青岛市立中学担任音乐老师。在这里,他结识了当著名小提琴家谭抒真,并与其一起参加了青岛的一个业余交响乐团。王玫在交响乐团埋头苦练,演奏技巧不断提高,但是他所使用的小提琴是破旧的。1935年,王玫决定自己制造小提琴。他潜心研究解剖小提琴的性能和原理,并反复试验,经过不懈的努力和钻研,9月10日,王玫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把小提琴。这条消息一经传出后,让青岛人深感自豪,在中国音乐界引起了轰动。
后来,王玫有先后制作了二十多把小提琴,分送给贫困的音乐爱好者及学生。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玫被迫离开青岛去天津,从事私人教琴多年。1949年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担任新中国乐器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专门研制生产小提琴。1956年,王玫调到中国轻工科学研究院,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乐器研究所。在此期间,他还与谭抒真合作,在上海设立乐器研究分所。
谭抒真1907年出生于青岛,被业界称为是中国小提琴制作业的开创者和领导人。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从国外购来制琴工具、材料和有关书籍,努力钻研提琴制作技术,制作出质量上乘的小提琴。新中国成立后,在贺绿汀院长的倡议下,上海 音乐学院办起了乐器工厂。谭抒真从江浙一带请来十几位能工巧匠,又从东北寻觅、采购到可以制琴的材料。在他的指导下,一批小提琴从上海音乐学院诞生了。
1956年,原轻工业部在上海成立乐器研究所,聘请谭抒真出任所长一职。同年,又委托谭抒真在上海开办小提琴制作训练班,由全国各地派人到上海来学习。这些学员,以后大都成为北京提琴厂、上海提琴厂、广州提琴厂的领导,成为中国小提琴制作领域的骨干力量。“文革” 之后的1978年,谭抒真又率先在上海音乐学院设立了小提琴制作专业,培养具有高等音乐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提琴制作人才。正是因为谭抒真教授的远见卓识,才使得中国小提琴制作者的人才结构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为中国小提琴制作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在小提琴制作的教学中谭抒真提出以国际公认的名琴作为标准,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和精心、规范的制作来打造小提琴。他要求学生素质全面,既会拉琴、又会做琴,中西兼容。在制作风格上以意大利克雷蒙娜黄金时期的琴型为蓝本。谭抒真的这种教学思想,成为上海音乐学院及其他学院提琴制作学科的指导方针,为我国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提琴制作人才。
梁国辉1924年生,是中国老一辈的著名提琴制作家、提琴制作教育家,是中国提琴制作岭南学派领军人物之一,广州市乐器工业公司研究所提琴高级工艺师、广东省乐器协会顾问。该同志1950年开始学习提琴制作工艺,1956年进广州市乐器研究所(当时属文化局领导,后合并于广东乐器厂)从事提琴研制工作。1976年在广州市乐器工业公司研究所专职从事提琴研究和授徒,同时兼任广州提琴制作学校主科教师。1983年,其作品在德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得小提琴声音优异奖。该同志专责教导的学生及下一代在国际比赛获金牌、银牌、优异奖共40项,对中国提琴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著名的小提琴制作大师戴洪祥大师,1928年4月26日出生于北京房山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幼年起就聪明好学,曾在家乡当小学校长。土地改革后进城谋职,便和提琴制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戴洪祥同志一生致力于我国的小提琴制作事业。他呕心沥血,励精图治,为新中国的提琴制作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戴洪祥大师是1958年我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谭抒真举办的我国提琴制作培训班第一期的学员。在培训期间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毕业后—直是北京提琴厂、北京乐器研究所的技术标兵和行业带头人。他从事提琴的制作与研究,为我国提琴制作填补了多项空白。他在我国第—届小提琴制作行业比赛中,荣获第—名。七十年代,他曾参与制订轻工部提琴制作的部颁标准,使我国的提琴制作从此有章可循,为我国提琴制作标准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陈锦农1929年出生于广东南海是“红棉提琴”品牌的创始人之一,1958年被广州市选送至上海音乐学院参加由轻工部主办的高级提琴制作学习班,接受谭抒真教授为期三个月的特训,由此奠定了高级提琴制作扎实的基础。1980年首次出征挑战美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一战成名,其制作的小提琴荣获声音金奖,成为首位获得该项提琴制作比赛金奖的中国人,让世界对中国的高级提琴制作刮目相看。继后,他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提琴制作人才,亲自口述总结经验,悉心教导,使其弟子成为了广东的提琴制作精英,促进了广东乐器制作业的发展。
徐弗,1931年9月出生,全国劳动模范;提琴设计高级工艺美术师,著名提琴制作大师。1946年开始在提琴制造厂当学徒,从此开始了乐器制作生涯。该同志曾任广东乐器厂厂长,是红棉牌提琴创始人之一,从事中、西乐器研究制作长达66年之久。1967年,徐弗在国内首先探索出一套制作高级提琴弓的工艺,并口述撰写了各档次提琴的品质技术资料。该同志在国际提琴比赛中屡获殊荣,并积极培养提琴制作人才,为提琴制作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是中国提琴制造业的创始人之一。
郑荃1950年生于上海,教授,国际提琴制作师协会会员,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乐器专业领域理论学科带头人。1987年毕业于意大利克雷莫纳国际提琴制作学校,在中央音乐学院创建了提琴制作专业,致力于培养中国提琴制作专业学科人才。他是第一位被国际提琴制作师协会吸收为会员的中国人,在各类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奖二十七项,其中四枚金牌。其学生在各类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奖数十项,其中金奖七枚。
1951年林海德出生于广州市,现在美国伊夫逊提琴行(Ifshin Violins)从事提琴修复和制作。他修复了大量Stard、Guarneri、Amati等各制作名家的提琴,让这些名家作品焕发新生。至今,其作品在国际比赛中荣获14个奖项。他的徒弟也在国际比赛中赢得了十多个奖项。2012年他收美籍西班牙人Artur Friedhoff为徒,在其悉心教导下,Artur掌握了很好的制琴与提琴修复技艺。在2014年美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Artur的作品荣获小提琴优秀声音奖。以前中国人向西方人学制琴,现在西方人向中国人学制琴。可见,中国提琴制作师与制琴技艺,经过几代制琴师的努力,在国际上已有很高的地位与影响力。
华天礽1953年出生于上海,自小学习音乐,师从赵基阳教授学习小提琴。197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谭抒真教授学习小提琴制作,1982年毕业,在上海音乐学院任小提琴制作专业教师,和谭抒真教授共事近20年。1987年考取国家公派奖学金,赴德国慕尼黑大学及米歇尔大师工作室留学。1994年,又考取奥地利国家奖学金,赴维也纳大学及拉斯大师工作室留学。先后任上海音乐学院工会主席,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他所指导的学生多人在意大利、美国等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奖。近30年来他在培养中国的小提琴制作人才,提高我国小提琴制作水平方面,享有盛誉。
朱明江1958年生,国际提琴制作师协会会员。高级乐器设计师、高级技师。1977年开始从事提琴制作、研究和设计工作。从1986至2010年,在“美国国际提琴制作大赛”上共获得十九个国际奖项,其中两个是该项比赛最高荣誉的小提琴金奖,全球获此奖项金奖两次的仅有两人。因其业绩突出,是当代劳模的典范,在国际上为我国争得荣誉,经广东省乐器协会推荐,2009年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201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近年来,中国的制琴人无论是在意大利还是在美国等地方参加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令世界对中国提琴刮目相看。高端提琴在国际上连创佳绩,也使中国提琴加快了走向国际市场的速度。

良好的音准主要是建立在由耳朵指导的触指感觉上的。——加拉米安
2
wushuquan 发表于 2023-10-5 19:34:43 | 只看该作者
请教楼主:张力中制作的小提琴怎么样?

点评

不好意思,不清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6 13:05
3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23-10-6 09:39:0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介绍。读来饶有趣味,中国第一位提琴制作师、著名小提琴教授司徒华城之父司徒梦岩(1888-1954年)先生的事迹尤为精彩。不过好奇的是,他18岁时出国,那是1906年的事,莫非留着清朝的小辫子学小提琴?

点评

是的,以前一直说王玫是中国最早的提琴制作师。[/backcolor]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7 07:04
4
 楼主| huangzp1946 发表于 2023-10-6 13:02:52 | 只看该作者
@神人兄:关于司徒梦岩大师及家庭的故事可搜一下上海新民晚报2022-03-16“一个上海音乐世家”的四代传承”,对谁是中国第一把小提琴制作师,以前较多是1935年王玫在青岛独立研制了中国第一把提琴,实际上司徒梦岩大师在1914年制作了中国第一把提琴,提前了近20年。
          共勉
5
 楼主| huangzp1946 发表于 2023-10-6 13:05:53 | 只看该作者
wushuquan 发表于 2023-10-5 19:34
请教楼主:张力中制作的小提琴怎么样?

不好意思,不清楚。
6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23-10-7 07:04:09 | 只看该作者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23-10-6 09:39
谢谢介绍。读来饶有趣味,中国第一位提琴制作师、著名小提琴教授司徒华城之父司徒梦岩(1888-1954年)先生 ...

是的,以前一直说王玫是中国最早的提琴制作师。
7
神思系 发表于 2023-10-7 20:02:42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王玫:
     有报纸报道的,散落民间的就很难考究了,依据为证,1939年9月10日,《青岛民报》发了四篇文章,《介绍中国提琴制造成功者》、《音乐家王玫》、《一位忠诚的艺术者给我的印象和思想》和《我制造提琴的经过》。这四篇文章透露出一条消息:中国第一把小提琴出自青岛,而制造者就是著名音乐家王玫。王玫,1907年出生于山东临沂,中学毕业后考进万国储蓄会(银行)。自中学念书起,王玫就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并且特别喜欢小提琴。
      1935年,王玫决定自己制造小提琴。他潜心研究解剖小提琴的性能和原理,并反复试验,经过不懈的努力和钻研,9月10日,王玫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把小提琴。这条消息一经传出后,让青岛人深感自豪,在中国音乐界引起了轰动。
      著名画家闻俊森40年代还为王玫画过漫画呢。

15aa18d3cd9244349b7226a43520ad2f.jpeg (226.19 KB, 下载次数: 96)

15aa18d3cd9244349b7226a43520ad2f.jpeg

0555ac6159494a8aa12922790eeb54c1.jpeg (34.03 KB, 下载次数: 87)

0555ac6159494a8aa12922790eeb54c1.jpeg

d1345001b4a3427290d377adbd37ff5f.jpeg (122.01 KB, 下载次数: 85)

d1345001b4a3427290d377adbd37ff5f.jpeg

点评

关于王枚的这些[/backcolor]资料很珍贵啊。不知在哪里找到的? 司徒梦岩的小提琴是在国外制造的,可能国内找不到,所以国内把王枚视为第一位小提琴制作者也无可非议。另外,[/backcolor]司徒梦岩1954年曾在国外时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8 10:04
8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23-10-8 10:04:45 | 只看该作者
神思系 发表于 2023-10-7 20:02
应该是王玫:
     有报纸报道的,散落民间的就很难考究了,依据为证,1939年9月10日,《青岛民报》 ...

关于王枚的这些资料很珍贵啊。不知在哪里找到的?

司徒梦岩的小提琴是在国外制造的,可能国内找不到,所以国内把王枚视为第一位小提琴制作者也无可非议。另外,司徒梦岩1954年曾在国外时设计制造过万吨轮船,有人就说他设计制作出了中国第一艘万吨轮。但我印象中中国第一艘万吨轮是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造出来的,叫“东风号”。当时语文老师还要求学生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呢。司徒梦岩可能担任过江南造船厂的总工程师,但网上文章中提到负责设计制造万吨轮的是另一人。也许司徒梦岩的后人把他吹得过头了。他家是了不起,出了司徒华城和司徒志文两位家喻户晓的提琴大师,但关于司徒梦岩的成就的描述,也要实事求是吧。
9
 楼主| huangzp1946 发表于 2023-10-8 10:34:56 | 只看该作者
12年第3期
中国小提琴第一人——司徒梦岩先生百年传奇
发布者:广东省乐器协会 作者:素材提供 钟岱廷 文字整理 何谐 阅读:1050次

素材由钟岱廷提供/文字整理 何谐

西学:近代卓著的造船专家

    司徒梦岩(1888——1953),原名司徒傅权,广东省开平县人,生于上海市,我国近代著名造船专家、小提琴制造家和小提琴演奏家。
    其父为光绪年间糖业富商司徒怀德,生意遍及香港、上海和东北地区。司徒梦岩是光绪十四年出生在这个钟鸣鼎食之家。他自幼聪颖过人,多才多艺。1906年,司徒梦岩18岁,在清廷废科举、兴学堂而兴起的留学热潮中,他自费前往美国留学,进入波士顿留学生预备班,学习语言和机械专业。他与爱迪生的儿子同校、同班、同桌读书,两人感情很好,他常去爱迪生家作客。然而1907年,其父亲生意破产,留学无法维续,怀着实业救国理性远赴重洋的他不甘于前功尽弃,走上了半工半读的留学之路。一夜之间,他的人生改变了。司徒梦岩开始勤工俭学,他到报馆里做过冲印照片的工作,帮农场主摘过苹果,甚至给警察局当过线人,最有趣的轶事是替教会在火车上布道,据说先是讲基督教教义,后讲着讲着就讲起了中国的孔孟之道,大受美国人欢迎。在艰苦的读完两年预科后,司徒梦岩通过了美国当时最严格的考试,考进了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
    一个偶然的机会,司徒梦岩于暑假去波斯顿郊区寻找工作时,看见一张免费报名的“数学比赛”的广告,出于好奇心前往报名,这一举夺得了“数学比赛”的第一名。这突破了中国留学生第一次获此项“数学比赛”冠军的记录。消息很快传到当时满清政府驻美国的公使差伍廷芳耳中。爱惜人才的伍廷芳立即召见了司徒梦岩,并将唯一的造船专业公费留学名额嘉奖给了他。这样,司徒梦岩改修海军造船专业,成为清末最后一名公费留美学生。他以三年的时间先学习完造船基础课和船壳制造,又以一年的时间学习完轮船机械专业,以优异成绩毕业。
    1915年,司徒梦岩归国,被海军部派到江南造船厂工作,出任该厂工程师,不但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艘通航长江上游的浅水商船,后来又成功地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艘万吨巨轮。他设计的轮船被最负盛名的著名世界性的造船机构英国英劳保险公司评为A级一等,从而成为我国造船史上第一位获得轮船设计A级一等的人。后来江南造船厂的英国总工程师离华时,推荐司徒梦岩先生为江南造船厂的总工程师,他便成为我国造船史上的第一位华人总工程师。

西学:小提琴演奏与制造

    司徒梦岩自小酷爱音乐,因其祖籍广东故尤其喜爱“广东音乐”,少年时就学会演奏二胡、三弦、箫、笛等多种民族乐器,对京剧、粤剧亦有所谙,并随传教士学过小提琴演奏。留美期间,他也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展开音乐的学习,先后师从著名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教授、奥地利小提琴教授尤根•格鲁恩贝格(E•Gruenbeng)先生学习小提琴演奏技术,从著名的美籍波兰小提琴制作家戈斯(Walter Solon Goss 1853-1925)先生处学习小提琴制造。
    他的制琴故事是这样展开的。在麻省理工学习造船的同时,司徒梦岩对音乐的兴趣不减反增,时常到新英格兰学院旁听音乐课程。他学习小提琴期间,格鲁恩贝格教授已是名师,不私收学生,但当教授听到司徒梦岩拉琴后,被那良好的功底和超常的乐感所吸引,破格收他为入室弟子,并免收学费。当时,司徒梦岩苦笑着说能成为大师的弟子本是一生大幸,可惜自己交不起学费啊。格鲁恩贝格听言哈哈大笑道:“只要你每周上课之前,为我打扫教室,就算交学费了。”当时,司徒梦岩在美国留学生组织中担负一定的工作,得以与当时就读于哈佛大学的宋子文结交,并为在美念中学的宋美龄做小提琴家教。
    司徒梦岩热爱小提琴,不仅热爱演奏,并对其制造充满了好奇。说起从戈斯先生学习提琴制造,其中便又有一段趣事。当时司徒梦岩的一位同学之父开办了一家小提琴制造工厂,司徒梦岩课余常到厂里学习制造小提琴。一天,他正用废弃的肥皂箱作材料学习制琴,一位50岁上下的美国人走到他身边,饶有兴致地对他说:“这里制造的琴都比较粗糙,你如果感兴趣,可到楼上我的房间来看看高级小提琴的制造。”这位老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小提琴制造家戈斯先生。戈斯先生曾连续三次获得小提琴制造比赛头奖。司徒梦岩对戈斯非常倾慕,戈斯对他亦产生好感,欲收之为徒。戈斯先生对司徒梦岩提出条件,跟随他学习小提琴制造,唯一的不准,即不准在美国开办小提琴制造业。司徒梦岩先生答应了这项条件,成了戈斯先生唯一的学生。戈斯保证毫无保留地传授全部技术,勤劳聪颖的司徒梦岩先生制作小提琴的技术进步很快。在其精心的指导之下,司徒梦岩1914年造出了第一把出自中国人之手的小提琴,成为中国第一位小提琴制造家。后来,戈斯因连续四次获小提琴比赛头奖而荣膺美国“当代最优秀小提琴制造家”的称号。而实际上,当时戈斯年事已高,第四次参赛送往巴拿马世界博览会(The 1915 Panama Pacific Intemational Exposition)的小提琴,是在戈斯先生指导下,出自司徒梦岩之手的精湛之作。此琴现今仍保留在美国华盛顿DC博物馆的艺术馆内。

中用:译介中西 创制高胡

    1915年,司徒梦岩学成制造高级小提琴后,遵守诺言,返回了祖国。他同时带回来许多制造小提琴的工具和材料,在国内创办了提琴制造业,将小提琴制造第一次传入了近代中国。在担任江南造船厂工程师的工作之余,司徒梦岩一如既往地为我国音乐事业作出贡献,他曾参加以广东籍人氏为主的上海中华音乐会和精武体育会的音乐组,担任精武体育会欧弦部教授,开设小提琴班,教授小提琴演奏。工作之余,他仍坚持小提琴制造,共制造小提琴十几把,可惜许多作品毁于战火,现存三把,存于其子。
    此外,他常在家中开音乐沙龙,与中外音乐界人士交流乐理心得。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他结识了日后的广乐大师的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等人。著名的粤乐大师吕文成、尹自重都是司徒梦岩的高足。
    司徒梦岩不仅学贯中西,而且更令人崇敬的是,既有强烈的中华文化意识,又不囿于足下,甚求精进。为了促进中西音乐沟通,司徒梦岩成为了最早的音乐“翻译”。将中国音乐介绍给世界,司徒梦岩把粤曲《燕子楼》,京剧《天女散花》,器乐曲《汉宫秋月》、《旱天雷》等由工尺谱翻记成五线谱;为了把西方音乐介绍到中国,他把舒曼的《梦幻曲》、黑人民歌《老黑奴》、爱尔兰民歌《最后的玫瑰》等从五线谱翻记为工尺谱。司徒梦岩“于中西乐学,均甚渊博,曾翻译各国名家曲谱,不下千种。”可谓为早期的音乐中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司徒梦岩在乐器制造上的造诣不断精进。不仅坚持小提琴制造,更关注于汲取西方乐器制造精华的民乐改造。并为中西乐器的交流研制,国乐的改造,司徒梦岩还和吕文成一起试验和研制,把二胡的丝弦改为钢弦,把二胡持琴改为两腿夹琴筒,后来还成功地制造了高胡,给广东音乐增加了一件音色高亢明亮的主奏乐器。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之前,粤剧、粤乐中,并无今日所见圆筒低杆的粤胡。当时,司徒梦岩认为胡琴音量小、噪音多,应该改进。他凭西学的才干,与吕文成一道,几经试制,终于研制出比二胡高出四五度的“粤胡”,音色明亮,令人耳目一新,别具一格,蔚然成风,成为粤剧和粤乐的主奏乐器。至五、六十年代,粤胡已被国乐队广泛应用,成为拉弦声部的高音乐器,得名“高胡”。高胡填补了国乐队弦乐高音声部的缺乏。京剧名琴师杨宝忠善将小提琴技法用于京剧,也得益于司徒梦岩的指点。

中用:司徒梦岩模式

    司徒梦岩还是“拿来主义”、“西为中用”,将小提琴演奏应用于粤乐的第一人,为西乐的中国化作出了独特的时代贡献。他认为小提琴的音色适合表现广东音乐优美轻快的特色,并不改编乐谱,而是纯粹将西方的小提琴当作演奏粤乐的工具,完全将乐曲的旋律移植到小提琴上来演奏,无论是走指运弓的技巧,还是旖旎的南国乐风,完全是粤式的。他的演奏获得相当的成功,并录制了唱片,尚有保存在广东音研所。据当时祝湘石先生记述,“君不仅精于制造,且善于演奏,任何复杂难奏之曲谱,一经君手,奏来丝丝入扣,恰到好处……则日事练习,每一曲上手,舒臂运腕,全神贯注,娓娓不倦”。他还同甘时雨、吕文成、许宗远、杨祖永等人进行中西乐器合奏,演奏的曲目为广东民间音乐《小桃红》、《双声恨》、《痴心女儿》等。他还将广东民间音乐《燕子楼》、《潇湘琴怨》等曲改编成小提琴曲进行演奏,并灌制成唱片,深受时人的欢迎。同时他设计的“新腔”给粤剧清唱打开了一条新路。这掀起了三、四十年代用小提琴演奏粤乐和粤乐创作的热潮,摆脱了学舌与师承的旧路。
    这样小提琴的运用方式,使得在小提琴音乐创作与演奏中,西方的作曲技法和小提琴原有的传统演奏技法都基本被中式文化的广东音乐所吸收,小提琴完全融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母体中,仿佛是对“民族乐器”的创新,在其音乐的形态、观念及演奏行为等方面,独树一帜,建构起了独特的文化特点。另外,司徒梦岩还把吉他等乐器引入广东音乐和粤剧的乐队。司徒梦岩博采众长,开创了西乐民族化,为西洋乐器注入中式灵魂的模式,使世界的成为民族的。其学生吕文成、尹自重等人在这一基础上将小提琴的“民族化”继续深入下去,使中国音乐元素多元化,他们也是中国音乐的一代大师。因司徒梦岩是有史可查的最早建此模式之人,在音乐史上被称为“司徒梦岩模式”,可谓为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百年:音乐世家——司徒家族

    司徒梦岩出生于音乐世家,而他的子女也将音乐事业更好的开展和发扬下去。他的“音乐世家”,枝繁叶茂,为中国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司徒梦岩的七个子女中,有五个从事音乐事业。二子司徒海城、四子司徒华城都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华城是中央乐团首席小提琴手、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三子司徒兴城,是台湾全能的弦乐演奏家、教育家。二女司徒幼文是音乐理论编译家。三女司徒志文是著名的大提琴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大提琴学会会长。司徒梦岩的第三代、第四代人中,都有从事小提琴的演奏、学习的。如司徒海城之子司徒宏达,之女司徒达伟分别是音乐硕士研究生和小提琴硕士研究生。
    1947年和1950年,这个音乐之家先后两次在上海举行了“司徒家庭音乐会”,音乐会由全家人各司其职完成策划和演出任务,当时节目单的封底司徒幼文用诗一般的语言写道:“司徒兄妹演奏会,像一株硕壮的丽葩,终于在风雨吹打中长成了,吐露着光芒,更带来了希望。”独奏、重奏,令人为之倾倒,两次音乐会的钢琴伴奏,都是由钢琴家周广仁担任,轰动一时。
    放到当今,这都是罕有的盛况,无不对当代社会的文化传承与素质教育带来了许多启示。正如当年司徒梦岩用英文写所记与子女的砥砺,其中包含了一段马丁•路德名言“谁能精于调律的技艺,他就能顺应万物”,以及一段拜伦的诗“音乐生于一句朗诵之境,音乐生于流水的一个浪花,如果人们只凭听觉生活,才能知音乐存在于万物之中”。

百年:启示

    岁月荏苒,司徒梦岩以“西学中用”之态度,将小提琴引入广东,带进中国,成为中国近代小提琴演奏与制造的第一位先驱,并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独特贡献,已有百年历史。在那历史澎湃大潮中这一闪耀的浪花,并不曾淡出人们的视野。“司徒梦岩模式”记载了中国近代化中,中西音乐初次交融特殊时期壮阔的历史画面,他代表着艺术的丰富,更代表了创新的活力。
    广东提琴一百年,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广东提琴制造,如今已是洋洋大观之象,不仅名誉及产量引领全国,高端琴更已迈入世界顶级行列,提琴制造师形成几代人的精良梯队,欲与欧美试比高。这承载和继承了百年前司徒梦岩的智慧、赤诚与梦想,这代表一种风华正茂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这是广东甚至全中国乐器制造和文化产业的骄傲!
    为保护、继承和发扬广东的提琴制造工艺与提琴艺术文化,为开创全社会的社会主义文化新风,活跃艺术气息,丰富市民生活,打造文化大省。借此一百年的时机,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参与广东提琴制造业的成长,相关部门能更大力度地引导、支持提琴制造业的发展。保护与传承这份文化遗产,将提琴文化的事业宏扬光大,带给全社会更大的福祉。
10
 楼主| huangzp1946 发表于 2023-10-8 12:12:39 | 只看该作者
复神思系兄:你好。感谢回复,对谁是中国第一把小提琴制作师确有不同看法,我也查证了一些资料,个人偏向是司徒梦岩大师,由于篇幅之故不能把佐证资料(特别是图片)一 一 展示,今发上上海新民晚报2022-03-16“一个上海音乐世家”的四代传承”中有关司徒梦岩大师的节录和广东省乐器协会2012年第3期  中国小提琴第一人——司徒梦岩先生百年传奇(见我的上一篇回复)  发布者:广东省乐器协会  有关资料真实性相信以发布单位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为好。共勉

司徒梦岩祖籍广东开平,1888年出生于上海,是家中的第四个儿子。18岁时,正值晚清政府实施改革,废科举、兴学堂,全国兴起海外留学热,其父自费把他送到美国去留学,进入波士顿留学生预备班,学习语言和机械专业。在波士顿一次数学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引起了当时清廷驻美公使伍廷芳的关注,推荐其获得庚子赔款资助的留美公费生资格,但条件是“需要转学造船”。最后司徒梦岩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并获得造船工程学士学位。

学成归国后,司徒梦岩进入上海江南造船厂,成为第一任华人总工程师,未满30岁就参与完成了中国七千吨级货轮的建造,是中国第一位万吨巨轮设计者。“据家族长辈介绍,至少在1940年,在来往南北美洲的航线上,还可以见到由曾祖父设计的四艘货轮的身影。”

造船设计师固然是司徒梦岩人生的精彩华章,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在20世纪初便开始跟徐家汇教堂的外国小提琴教师学习小提琴演奏,也曾师从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教授、奥地利小提琴家格鲁恩贝格(E.Gruenberg),并于上海的业余音乐聚会里公开演奏。

他还是中国第一位小提琴制造家。在上海和波士顿期间,他把木工和演奏小提琴作为日常的爱好,机缘巧合下,在波士顿时结识了世界著名的美籍波兰人、小提琴制造家戈斯(W .S.Goss),在戈斯的精心指导下,他造出了第一把出自中国人之手的小提琴,这把琴以戈斯的名义参加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得到了金奖。

司徒梦岩一共造过近20把琴,只可惜上海旧宅毁于战争的炮火,他制作的小提琴仅剩赠与友人的三把。(见上海新民晚报2022-03-16“一个上海音乐世家”的四代传承)
11
鱼儿 发表于 2023-10-8 21:27:36 | 只看该作者
既然大家都在争第一,我就争个最后一位吧。

点评

高风亮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9 09:34
12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23-10-9 09:34:22 | 只看该作者
鱼儿 发表于 2023-10-8 21:27
既然大家都在争第一,我就争个最后一位吧。

高风亮节。
13
 楼主| huangzp1946 发表于 2023-10-9 11:27:46 | 只看该作者
@鱼儿,
你好,版主,客气了。对中国最早的提琴制作大师有些不同看法,通过举证能学习和了解到中国提琴制作方面的知识,司徒梦岩和王玫都是中国最早的提琴制作先驱者,为中国的提琴制作发展作出了供献。
14
zhao668811 发表于 2023-10-11 09:55:2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黄兄对中国小提琴史上重要人物的详实介绍,如对中国小提琴史感兴趣,可着手编一本,我期待。
15
 楼主| huangzp1946 发表于 2023-10-11 12:39:40 | 只看该作者
@树斌兄,谢谢回复,手编一本中国小提琴史真不敢当,有关中国最早的提琴制作大师资料也是查阅后转载的,个人看法-广东省乐器协会的”中国小提琴第一人——司徒梦岩先生百年传奇“有关资料和依据比较真 实和有权威性,广东省乐器协会也是国内专业性很强的协会,祝顺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9 09:23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