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爱琴的朋友要多听古典音乐


2016-3-5 15:35 | 作者: zzr-r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虽然我相信大家都会这样做的,毕竟都是喜爱音乐的,但我还是想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给大家作参考。 我自认为我听了不少的古典音乐作品,但这个殿堂里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知我听到一成没有。我先说说我听古典音乐的过 ...

虽然我相信大家都会这样做的,毕竟都是喜爱音乐的,但我还是想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给大家作参考。

我自认为我听了不少的古典音乐作品,但这个殿堂里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知我听到一成没有。我先说说我听古典音乐的过程。

我最初听得也是小提琴的作品,而且主要是协奏曲。现在看来这是一个不错的途径。因为小提琴作品虽然多,但协奏曲相对来说数量比较少,这样便于我们能多听,更熟悉作品。像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大家都只写了一首协奏曲,多听听既利于自己古典音乐的积累,也利于练习,背谱也会方便不少。协奏曲之后我听了不少小品,克莱斯勒、海菲兹等大师都有很多改编小品,音乐又好,又有技巧。

这之后,我开始听其他弦乐的曲子,比如大提琴的协奏曲、中提琴的奏鸣曲等等,虽然相对于小提琴数量较少,但有助于熟悉弦乐演奏的特点。

在听了这些作品后,我开始大量的听作品,范围也加大到钢琴、声乐和管弦乐作品。钢琴是我们一定要听的,作曲家们的钢琴作品都是他们的个性代表,也是管弦乐的缩影,对熟悉和声是很有益处的。乐队作品由于本身声部和音色的丰富饱满,这使得这些作品的色彩非常丰富,这同样是我们应该去听的。

声乐作品是一个很特别的类,相信任何一个学习音乐得人都不能回避,音乐学院的朋友一定都上过合唱课,学习唱的技巧。有人可能觉得拉小提琴和唱没什么联系,但其实学音乐的人都得回唱,这是对音乐气息的训练,气口在哪儿,为什么巴赫要感觉比莫扎特大气很多,更厚重,为什么拉赫玛尼诺夫的旋律总是连绵不绝,气息这么长。这些就是要多听声乐作品才能说出来得。我对此有很多未涉猎到的作品,尤其是歌剧。艺术歌曲和合唱听得多一些,歌剧就听得少些了,只听过十来部作品的全剧或选段,其实歌剧作为一个综合艺术是我们应该多去接触的。

在时间顺序上,我最先听的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也是我们最常听到的那些古典音乐。作为入门这是有效的,因为这时期的音乐更易让人接受。勃拉姆斯、李斯特、瓦格纳等等。贝多芬莫扎特这个古典时期是一定少不了的,最近我发现舒伯特也很精妙,很有意思。接着是马勒。我很喜欢马勒,我买的第一张一百元以上的CD就是马勒的大地之歌,DG的大禾花系列。然后是拉赫玛尼诺夫。我喜欢上拉赫玛尼诺夫是从听他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开始的,旋律太美了。最后是近现代作品,说老实话,不是太明白,有一部分还能接受,不少都不知所云。肖斯塔科维奇差不多是极限了,再往后就不大懂了。

最近两年我开始迷上巴洛克和早期音乐,维瓦尔弟、蒙特威尔弟、巴赫、亨德尔都是让人着迷的,而且作品多得让人欣喜,太好了,有这么多可以听!

学习小提琴是古典音乐的实际表现,但我觉得应该多听古典音乐作品,这样才能更好的拉琴,不再为拉琴而拉琴,应该为音乐去演奏,也更能去欣赏大师们的精妙之处。希望我写的这些能对各位爱琴的朋友有些帮助。最后说个题外的,我还特别喜欢中国的古琴,这是咱们古代文化的的精髓啊,好听,相信老外们听不懂吧,嘻嘻!


支持

反对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zzr-r 2006-5-5 10:54
室内乐也是我最爱的,虽然接触晚,但我也经常和朋友一块儿拉,好有趣,过瘾!
引用 钢琴爱小提 2006-5-5 13:35
很好!
引用 skystarby 2006-5-5 14:04
最爱古典音乐,记得第一次听的是维瓦尔第的弦乐协奏曲作品
引用 pingkao 2006-5-5 15:48
楼主的古典爱好几乎就和我一模一样呢,不过到近现代的作品我连小肖的也很难接受。
引用 fudanmei 2006-5-5 20:23
<P>我也想去听,也有试着去听过,可是只是泛泛的听,很表面的,根本听不出什么内涵也不知道曲子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听来听去觉得索然无味,就没有想听下去的欲望了。该怎么办呢?</P>
引用 skystarby 2006-5-6 23:01
<P>我也想去听,也有试着去听过,可是只是泛泛的听,很表面的,根本听不出什么内涵也不知道曲子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听来听去觉得索然无味,就没有想听下去的欲望了。该怎么办呢?</P><P>
</P><P>应该先要了解一下,作曲家的历史背景和他的作曲风格,然后再带着想象力去听,就会越听越有味道</P>
引用 pp42168 2006-5-7 08:21
<P>说起来你们可能不太相信,我第一次去听的室内乐,是那个《八季》也就是维瓦耳第的四季与ASTOR PIAZZOLLA的海湾的四季的一个改编版。这没什么,不过小提琴SOLO那的那把琴,是帕格尼尼的“加农炮”。那时候刚好是帕格尼尼的加农炮作客苏格兰,让我有幸近距离接触了一下这把传说中的琴,音乐会的前一天,这把琴在音乐厅里免费展出,好好地给他看了一通。可惜,恕我耳朵不好,音乐会上,对这把琴的声音印象不深。记得有一个小提琴大师说过,小提琴的声音,其实不在于琴,而在于琴手。那天拉这把琴的是一个姐姐,一看就不像大师的感觉,后来听说他好象是这个乐团的LEADER什么的。其实当时看琴的时候,对古琴没什么研究,现在想想真还是有点可惜。</P>
引用 stradivaris 2006-5-7 10:41
zzr-r
引用 manning 2006-5-7 19:47
<P>现在在听着</P><P>发现流行音乐是浮华而过,古典音乐才是永恒的</P>
引用 卡拉扬的启示 2006-5-7 20:05
<P>我一直就在听哦!</P><P>我觉的对拉琴和乐感帮助很大!</P>
引用 zzr-r 2006-5-8 06:37
<P>我现在已经对和声有感觉了,能体会到不同和声的区别。其实不用在意什么背景什么的,这些我觉得只是附带了解。音乐只需要听就可以了解了,就像文字需要看一样。如果对音乐加以文字描述,显然限制了音乐,我倒是主张多听,多听就能悟到真谛了。大家一起加油吧</P>
引用 卡拉扬的启示 2006-5-8 09:30
<B>以下是引用<I>zzr-r</I>在2006-5-8 6:37:00的发言:</B>

<P>我现在已经对和声有感觉了,能体会到不同和声的区别。其实不用在意什么背景什么的,这些我觉得只是附带了解。音乐只需要听就可以了解了,就像文字需要看一样。如果对音乐加以文字描述,显然限制了音乐,我倒是主张多听,多听就能悟到真谛了。大家一起加油吧</P>


恩!你这话严重同意!
引用 micfish 2006-5-11 09:13
<P>请教:怎么培养小朋友爱听啊?</P>
引用 xwmip 2006-5-11 14:19
<P>为什么人类还需要一两百年前的音乐的安慰..这就是魅力所在!</P>
引用 柳思成音 2006-5-11 16:50
<P>每扇门里都有好东西。</P><P>没拉琴之前最讨厌“把咯棵”,觉得不堪忍受,让人烦躁。相反,那些被看作使人发疯的“重型音乐”,如重金属、另类摇滚、黑暗音乐,却可是让我安静下来。对我而言,每扇门背后都有经典的东西。</P><P>只是,对小提琴来讲,乐器之后,个性偏柔,更适合古典音乐。同意斑竹的说法,想进小提琴这扇门,不听古典音乐决不可能!</P>
引用 琴结 2006-5-12 12:40
一切都会过去,只有真理永存。音乐也是如此,好的音乐作品流传好几百年还很有魅力。现在的新闻媒体在这方面没有做好向导,搞什么超女超男,内容肤浅。为什么不能报道一些器乐比赛的实况?可见我们这些器乐爱好者是很有生命力的,不需什么人组织,自发的、顽强的与之抗衡,努力吧,琴友们创造自己的乐园。
引用 ypf 2006-5-13 19:58
楼主能不能介绍一点初学应听的基础东西
引用 vickycq 2006-5-14 00:11
楼上的可以看看《辛丰年音乐笔记》
引用 武侯夫人 2006-5-14 19:24
<P>呵呵我本來也有在聽了~~多聽對練琴也有幫助</P><P>況且就算沒學音樂的人,聽古典樂也是很好的,陶冶性情,有益身體健康,呵呵</P>

查看全部评论(30)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0 02:2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