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关于揉弦的手型问题


2016-3-20 10:47 | 作者: mysun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我近来发现,小提琴家李传韵持琴的手型,有一点点特别,就是除了演奏高把位以外,琴颈几乎是落在虎口之中的,离虎口很近。他这手型,演奏揉弦的乐音,很有韵味。于是我也开始这样学习。呵,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 ...

我近来发现,小提琴家李传韵持琴的手型,有一点点特别,就是除了演奏高把位以外,琴颈几乎是落在虎口之中的,离虎口很近。他这手型,演奏揉弦的乐音,很有韵味。于是我也开始这样学习。呵,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原来,这样持琴揉弦,在大拇指位置的不停的变换和依托下,能够尽量使手指头揉弦的方向对准琴码,也就是对准拉弦板,与琴弦平行,产生更为动听的颤音。

 

揉弦发生动听的颤音的原理是,由于手指的上下揉动,使琴弦有微小的长短的变动,于是就会有颤音产生。如果手指与琴弦是有角度的,揉弦的方向是斜的,不朝向琴码,琴弦长短变动距离极小,就听不出有什么颤音,如果揉弦是朝向琴码而揉的,琴弦的长短有明显的距离变化,就会发出悦耳的颤音。琴颈接近虎口,放低位置,似乎更容易揉弦。

 

但是,我又发现,如果是手指很长的提琴爱好者,琴颈落入虎口,或接近虎口,那四根手指就会高高地耸起,又会很难演奏乐曲了,是不是?李传韵的手指不是属于很长的那一类,像他这么持琴,正合适他的手指。所以他的手型有利于他的揉弦。我的手指也不那么长,所以可以向李传韵大师学。至于手指很长的那一类,如何更好的揉弦,就得靠他们自己去探索了。

 

而且,我自己根据揉弦要朝向琴码的原理,就觉得不要太在意手型如何了,尽量使揉弦朝向琴码,就会发出好听的颤音。我这样想了,也这样做了,于是,近来我的揉弦进步很大,心情十分高兴!特与广大业余提琴爱好者分享!

 


支持

反对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云水琴心 2012-9-14 17:10
“朝向琴码”不如说成“顺着琴弦的方向”揉动更为贴切。
引用 扬扬扬 2012-9-15 01:35
可否上个音频听听到底啥好效果?
引用 zouxiand 2012-9-15 10:24
我理解楼主要说的就是:要注意姿态的正确,同时又不必拘泥,要根据个人的条件,最根本的是揉出的效果,正确、恰当的姿态毕竟是为奏出最美的音符服务的。
引用 mysun 2012-9-22 12:02
手型没有固定的一种,只要能演奏出动听的乐曲,就是好的手型。它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生理条件是不一样的。所以,不管白猫黑猫,能奏出动人的乐曲就是好猫!
引用 kakasiu 2012-9-22 12:25
谢谢分享!明白楼主的意思,一会试一下~~~~~~
引用 尤克 2012-9-23 08:47
很有见解,具有创新意识。 学琴还是要有自己的深刻体会才有灵魂。
引用 糖果荔枝树 2014-6-29 08:50
 原来手形也可以有多种哇,以前听一个好老师说,手形没有定好对的形,学到后面会阻碍,学习的进程,甚至无法再将技艺更进一步了
引用 ljhyjx 2014-6-29 09:59
正在学习揉弦,自己也有些体会。同意楼主说的琴颈放得越低越容易揉弦。至于为什么?我想这样比喻一下:比如腕揉,手臂就像树干,手腕手掌手指就像树枝,林耀基先生说,揉弦像风吹树枝摇动,当然他说的这个“风”是手腕摇动的动力,来自于小臂里的曲腕肌和伸腕肌,那么揉弦的阻力(阻止树枝摇动)来自哪里呢?当然来自按弦的手指关节韧带和拇指接触琴颈部分皮肤摩擦力,那么好,这个阻力越靠近树枝根部(比如用手捏住树枝根部)对树枝摇动的影响越小,如果我们捏住树枝树梢,那么恐怕要很大的风才能摇动他了。这就是为什么把琴颈放低(越接近树枝根部)越容易揉动,而越抬高(越接近树梢)越难揉动的道理。
    话又说回来了,琴颈放得越低,拇指的辅助作用越小,对快速换把不利。关键是要找到一个适合你的度。
引用 JKcody 2014-11-15 00:36
我的天
引用 tingyu0413 2014-11-21 13:27
是只有手腕动的呀
引用 tx8200 2014-11-23 09:4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mysun</i>在2012-9-22 12:02:00的发言:</b><br/>
       
        手型没有固定的一种,只要能演奏出动听的乐曲,就是好的手型。它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生理条件是不一样的。所以,不管白猫黑猫,能奏出动人的乐曲就是好猫!
       
</div><p></p>  
    完全赞同

查看全部评论(11)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6 11:52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