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小提琴的演奏仅局限在第一把的范围之内。持琴的姿势是将琴靠在胸部的左方,那时根本不用肩垫(见图一)。左手成为一个支点。后来十七世纪随着音域的加宽,要求左手摆脱这种固定的状态,开始在肩上持琴了(见图二)。但是当时换把时,是不时地将下颚放在小提琴系弦板的右方。这样阻碍了演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详细情况可查阅B.Campagnoli 1797年的《Nouvelle Methode de la Mecanique Progressive du jeu de Violon》一书)。 进入十九世纪,在音乐艺术要求日益提高的影响下,确立了当今新的持琴的姿势。这样,也导致了小提琴结构上的改良。1820年Ludwig Spohr (1784-1859)发明了腮垫。腮垫的应用进一步解放了左手,使指法更加华丽。 肩垫的采用也与持琴的稳固、左手的灵活运用有关。西装的垫肩有利于持琴,但是在没穿带垫肩衣装的情况下,垫个手帕更有利于持琴。后来人们试用了各种不同的肩垫。我小时用的肩垫是自己做的。所以您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肩垫的应用与否。 |
<B>以下是引用<I>街头艺人</I>在2005-4-8 9:32:00的发言:</B>
<P> 十六世纪,小提琴的演奏仅局限在第一把的范围之内。持琴的姿势是将琴靠在胸部的左方,那时根本不用肩垫(见图一)。左手成为一个支点。后来十七世纪随着音域的加宽,要求左手摆脱这种固定的状态,开始在肩上持琴了(见图二)。但是当时换把时,是不时地将下颚放在小提琴系弦板的右方。这样阻碍了演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详细情况可查阅B.Campagnoli 1797年的《Nouvelle Methode de la Mecanique Progressive du jeu de Violon》一书)。</P>
<P>
进入十九世纪,在音乐艺术要求日益提高的影响下,确立了当今新的持琴的姿势。这样,也导致了小提琴结构上的改良。1820年Ludwig Spohr (1784-1859)发明了腮垫。腮垫的应用进一步解放了左手,使指法更加华丽。</P>
<P>
肩垫的采用也与持琴的稳固、左手的灵活运用有关。西装的垫肩有利于持琴,但是在没穿带垫肩衣装的情况下,垫个手帕更有利于持琴。后来人们试用了各种不同的肩垫。我小时用的肩垫是自己做的。所以您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肩垫的应用与否。
图片上传了100次未能成功,但我一定要让你们看到图片。请点击如下地址:</P>
<P>
<B>以下是引用<I>街头艺人</I>在2005-4-8 13:28:00的发言:</B>
您可以试试:在腮垫上垫一块厚一点的手帕(也就是腮垫与下颚之间),这会明显地改变您对自己所演奏小提琴的感觉。柔和多了!因为声音从琴上通过颚部的固体传递受到了阻尼。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3 11:5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