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金色的炉台》学琴笔记


2016-7-21 10:00 | 作者: 樊克俭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很早前想拉,觉得难没敢碰,时隔多年,在网上见有人谈到他,近日也试拉,练了练,胡乱谈谈, 开始部分宽广的上半弓,3543,弓子抬起迅速放到中弓,宽广的拉到弓尖,7到芭音前推到弓根.经过芭音后,逐步运到弓根,大分弓达到第一 ...


金色的炉台学琴笔记

很早前想拉,觉得难没敢碰,时隔多年,在网上见有人谈到他,近日也试拉,练了练,胡乱谈谈,

开始部分宽广的上半弓,3543,弓子抬起迅速放到中弓,宽广的拉到弓尖,7到芭音前推到弓根.经过芭音后,逐步运到弓根,大分弓达到第一个高潮.不用压弓快速挥开就行.呼吸后,迅速从弓尖开始,重复前面的动作.要求揉弦动作大,高把位音,也要揉.第二个乐句心里要有和第一个不同的感觉.前一个激动后一个更深沉.

下来又抬起,弓尖上弓上半弓分弓慢慢加快用弓愈短.上行时慢慢到弓根.脆儿,轻轻运弓慢慢拉完,琴身不能摇,可用手掌跟挨琴身稳住再打脆儿.

A大调的切分音符的主题全用上面的运弓方法拉.舒展的主题更要揉好弦,切分音符是本曲的特色.134和后面的三连音有三拍子的味道.但要区别开来.与附点音综合行成一个优美的动机.快结束时慢慢的慢下来.

A大调的高音部分,要充分表现E弦的美.与DA弦行成一个对比,好象是两个人在英雄所见略同的对话,既情投意和,又相互赞美.三度双音轻拉,,使倆音充分融合,象情投意和的夫妻一样.后面展望美好的未来.

变调后D大调中弓开始,爬山一样一个比一个高,登高远望,原来江山如此多娇,美不胜收,两组16分音附,和后面的长音,就是这样的情景.六度双音开头的句子,是一的另人激动的发现,使人产生行动的感觉,热血沸腾,气冲霄翰.又回到切分音附的动机,前后连成一体,有呼有应.下来的三连音,引起速度的变化,非常的自然.

双音段开始的一段.速度明显的加快,用弓中部到上半弓就可以了.注意重音的演奏,用你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去拉重音.从中弓一下拉到弓尖,有音头.第4小节的重音,立即抬弓放在中弓开始拉,要快.这样的重音决不能用力.他的力度.完全是以快而取得的.后面的16分音附俩手配合默契,才能得到清晰的如株般的音.停顿后,一组16分音附由近似三连音效果的三个音开始.在这里和弦低音占时值的三分之一,高音三分之二较好.他的节奏和后面的音能紧密的结合.这里面又有切分音的影子.

后面的变G大调,更丰富了乐曲的内容.紧接着变为F小调,用肩膀换弦,轻拉.主弦律在伴奏.到连续的弓根快速的拉奏又会到主弦律,要达到美,比须快,要求拉完后立即将弓子放到弓根.不用力压,紧急的拉.

六度两小节一个对比.一小节一个变花,重复两次,3的八度双音,用二指和四指按弦.

底音部用中弓,要保持不变节奏,才能提现两个动机的对比,下面的连弓强弱有起伏.

紧接的和弦趋与宽广,延绵.他的效果是由跨小节的连线,和停顿半拍后起的音造成的.

G弦的一段,换把要求音准,有心里压力就拉不好.速度又不快怕什么.这样想就一定能拉好.下面两个全小节音2;2.一定要一样才有味.后面揉弦,可以尽情的表现.到A大调E弦明亮甜美的揉弦太动听了.带着表情激动的发挥吧.

放宽,满怀信心,再放宽.奔放,从强慢慢的到弱又到渐渐的强,八度,十度,十二度.如拉不了十度.可改为八度拉完.最后一个音不好拉,那是真功夫的体现.





1

支持

反对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jingkuaida 2007-1-23 13:36
<P>谢谢,谢谢!真精辟啊。</P><P>从您的网名来看,也许分析《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应该会更有分量。您和作者都是“克俭”嘛。</P>
引用 琴结 2007-1-23 20:36
这首曲子很有表现力,是当时很有代表性的小提琴作品,小提琴四根弦的特色能较充分的发挥。在冬天也能拉出浑身的热。
引用 一杆进洞 2007-1-24 17:33
<P>这篇文章我只看了一段。</P><P>“炉台”开始的引子部分,分别是两串上行的音阶,不是“琶音”。</P><P>另外,引子的第一个音,我用下弓。因盛中国先生是用下弓,我就崇拜了。我觉得用下弓更坚定、结实(手指也按实),盛先生是用弓子落下来发音的,不压,我认为声音不 沉闷,有朝气。</P><P>另外,盛先生在中间一段技巧结束的切分双音后,进入G弦的歌唱性旋律时,他还是用下弓,我这里就不敢效仿了,我是用上弓。 </P>
引用 zxl1991 2007-1-27 00:05
<P>找到老师了!!!</P><P>https://www.chinaviolin.net/bbs/dispbbs.asp?BoardID=33&amp;ID=23472</P><P>请问最后一段该怎么更好的把握??</P>
引用 52AK47 2007-1-27 14:05
弱弱的说一点感受~~一直很激动,注意谱上的强弱记号,多看一些共和国的历史……我就是这样的。
引用 樊克俭 2007-1-27 22:26
<P>开始用上弓,我试试,也许更好.用下弓能充分表现切分音的两个重音.</P>
<P>这几天我开始从中弓起,用下半弓演奏前面一句,非常饱满,效果更好.像号角一样.</P>
<P>曲子中的一个长音脆儿.打时琴有抖动,效果不好.请问各位.有什么好的办法.</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7 22:33:31编辑过]

引用 钟爱一生 2007-3-6 16:45
高!
引用 ruanting_426 2010-9-20 20:31
恩。不错呢
引用 雪棒球球 2010-10-5 09:36
一直想拉这首曲子~~~
引用 dingw 2010-10-19 10:15
这首曲子非常优美动听,是我最喜爱的中国小提琴曲。

查看全部评论(10)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2:0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