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巴赫第一首无伴奏奏鸣曲


2016-7-29 09:05 | 作者: hommp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我已经开始练习Adagio 柔板了,下次比赛一起使劲拉吧,下面是下载的一些资料 小提琴奏鸣曲组成十分统一: 第一乐章 慢板(前奏曲风) ,第二乐章 快板(赋格), 第三乐章 慢板(类似间奏) ,第四乐章 快板(单音演奏,类似 ...

我已经开始练习Adagio 柔板了,下次比赛一起使劲拉吧,下面是下载的一些资料

小提琴奏鸣曲组成十分统一:
第一乐章 慢板(前奏曲风) ,第二乐章 快板(赋格), 第三乐章 慢板(类似间奏) ,第四乐章 快板(单音演奏,类似轻的结尾) ,如是组合很明显看出重心是在第二乐章, 和教会奏鸣曲特色相符.各乐章虽有明显速度上差别, 但同样是快板和慢板亦有不同性格.

第一乐章慢板通常是流利的歌唱 ,在歌唱线条中偶或加入一些和声显示出自由幻想风特色, 性格上类似前奏曲. 导引到下一乐章赋格.
巴赫再次大量使用了复音技巧,要求小提琴家同时在两到四个声部上同时进行


在第一首奏鸣曲的演绎中,各位小提琴家花的时间大概是这样的:
格雷米欧:14:01
谢林: 17:16
海费茨: 17:03
帕尔曼: 16:39
米尔斯坦:14:41


看上去似乎格雷米欧要快上不少,但是看一看各个乐章的速度:
格雷米欧:03:42 05:15 02:23 02:39
谢林: 04:44 05:47 03:49 02:56
海费茨: 04:43 04:35 04:09 03:26
帕尔曼: 04:27 05:32 03:09 03:30
米尔斯坦:03:54 05:02 03:11 02:34


表情处理:

在表情上,几位大师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的,谢林的揉音用的比较少,这使他的处理显得比较庄重,同时这也应该是比较符合巴赫的原意的,因为熟悉“本真演奏”的朋友都知道,在巴赫那个时代,在小提琴上几乎是不用什么揉音的,这也是很多人推崇谢林版的一大原因。但是不习惯的朋友听了,特别是初听,可能就会觉得演绎比较“闷”。而格雷米欧就不一样,较多的揉音使得表情丰富一些,但是又不像帕尔曼那样恨不得把所有的表情写在脸上,加上上面提到的节奏因素,使得格雷米欧的巴赫(还有莫扎特)给人一种高贵大方,却又和蔼可亲的感觉。奇怪的是米而斯坦的揉音也用得很少,但是他拉的小无听起来就没有谢林那么“闷”,这或许也跟他的速度较快有关。海费茨的揉音也用的不少,加上他独特的音色与技巧,可以说是处理得最好的了,单独拆开来听无人能比,但是不知道海老是在较劲还是怎么,一到技巧性比较强的地方就拉得快,在慢板反而拉得慢,加上上面提到的次序的安排,使得在整个结构上不是很理想。


音准:

这个本来偶是说不上什么的,因为偶是典型的“泥耳朵”,又非专业人士,哪敢轻言什么“音准”。但是上次看到郑延益先生的乐评集《春风风人》中提到,巴赫的小无最好不要用“绝对音准”,比如恰空的第一个和弦D·F·A,如果采用D与F完全协和的方式,整首曲子的小调性质就要若一些,而如果F稍低一点,整体效果就会好一些。谢林与格雷米欧的处理都是用D与F完全协和的方式,而海费茨与米尔斯坦则采用了D与低一点的F完全协和的方式,听起来感觉就大不一样,仔细听一听,好像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巴赫的情感“在规模上与莎士比亚同等宏伟”

演绎巴赫时最难达到的是一种必要的平衡,在人的情感(确切如巴赫所属的心)与严肃而深奥的演奏外观之间的平衡。巴赫没有浅薄或不定的情感,没有骤降的愤怒,没 有不好的话语和短促的允诺——他的情感在规模上与莎士比亚同等宏伟,与地球上所有的人,从最北端到最南端的族群都相通。


巴赫在他的组曲中传达的就是这些基本的情感。它们要求的不只是轻微的探讨,但你却无法自觉地让你的心脱离这个音乐。这是我的演奏必须解决的最大课题。我知道我的演绎并不完美——我们离完美演出巴赫远得很,从许多朋友处我明白我必须找到介于浪漫狂想演绎的巴赫与学院派枯燥之间理想的中介。很不容易,可想而知。要找到心灵与之回应,而又不矫造于本性的事物是困难的。

5

支持

反对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hommp 2005-4-22 08:37
<P>      to蓝天兄弟:</P><P>另外,昨天在练习拉巴赫Adagio 柔板时,真正感觉到林耀基说的“匀准美”的重要性,还有ake老师说的注意弓段运用的重要性,与你共勉。</P><P>自我感觉最近拉琴进步非常大,希望你也有同样感受。</P>
引用 月白风清 2005-4-22 09:54
请问搂主演奏巴哈的奏鸣曲需要练哪些练习曲?
引用 蓝天的自由 2005-4-22 10:50
<P>巴赫的无伴奏是小提琴文献中的精华</P><P>无论在技术与音乐感知上都是需要有比较上乘的积累</P><P>因此 不是随手可拉的作品</P><P>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他一些组曲中的小乐章开始练习</P><P>然后再过度到他的奏鸣曲  其中赋格尤其难演奏</P><P>而第2组曲的恰空是一部伟大而神圣  是皇冠上的明珠!!</P><P>至于怎样的程度  我个人认为至少在克莱采而以上才适合练巴赫</P><P>仅是我的个人看法 望各位探讨!</P>
引用 月白风清 2005-4-22 12:29
多谢自由大侠的指点。
引用 蓝天的自由 2005-4-23 15:45
<P>别   俺怎能称大侠呢。。。。被别人笑话的   </P><P>俺只是一热爱音乐的小鬼     哈哈</P>
引用 欧洲的冬瓜 2005-6-27 16:47
我也刚头脑发热买了老巴的无伴奏,整整一大本。翻开来看看,只能跳过赋格和奏鸣曲,从急板开始练起。尤其是恰空的和弦,我看谱子就晕,大家都是怎么搞定的呢?上海这大热天,每天练琴能出一斤汗,跟打场羽毛球差不多。不过练琴之后洗个澡还是很爽的。非常渴望那位能传恰空的带子,或者告诉俺能下载的网址也行。我发誓要把这本谱子搞定。
引用 hommp 2005-6-27 18:00
在本站ftp上有录音
引用 蓝天的自由 2005-6-27 22:30
<P>我有一个吉他版本的恰空录音!!也很棒!</P>
引用 blues20000 2005-6-28 12:00
关于巴赫无伴奏的音准,郑延益先生的乐评集《春风风人》中《随风逝去的故帆》的原话是这样的:“就音准的调整来说,解决的最好的无疑是海菲茨,他把调性、旋律、和声由于小提琴有4根空弦而产生的矛盾,解决得很好。这里只举一个简单的例:恰空的第一个和弦D·F·A,这个看起来极简单的和弦,采取什么音准就会影响到整个恰空的演绎。如果用F和A完全协和的办法,整个曲子小调性质就会弱一些,反之,如果低一根头发丝,D跟着低一点和F完全协和,小调性就会强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8 12:01:24编辑过]

引用 空穴来风 2006-6-21 17:14
<P>我不太喜欢海菲兹演奏的巴赫,庄严感不强,那种谦卑恭敬的情绪听不出来。</P><P>我理解的巴赫无伴奏是对上帝的崇拜,要演奏得非常虔诚。</P>
引用 ChARsoN 2006-6-22 17:33
<P>感謝大家的分享(雖然我不是樓主)</P><P>我正在練第一首中的 Fuga</P><P>就是第2樂章</P><P>正面對著一些難題和時間的考驗(下星期二要交「功課」)</P><P>只能趕緊練好再放錄音給大家批一批...</P><P>(目前只練熟了一半好點)</P>

查看全部评论(11)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0 05:00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