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关于克莱斯勒(摘自郑延益乐评集)


2019-2-3 09:52 | 作者: blues20000 | 来自: chinaviolin.net(原文)

摘要: 看了一篇介绍克莱斯勒的文章,读后不禁手痒,姑以此篇续之,因为他的确是一位独一无二的大师,可述的事迹实在是太多了。克氏最大的特点是他的变幻万千,馥郁醇芳如百年陈酿的琴音。许多学琴的人,第一次听 ... ...
  094927vk1k2ahf3kg2z2eg.jpg

  看了一篇介绍克莱斯勒的文章,读后不禁手痒,姑以此篇续之,因为他的确是一位独一无二的大师,可述的事迹实在是太多了。克氏最大的特点是他的变幻万千,馥郁醇芳如百年陈酿的琴音。许多学琴的人,第一次听克的唱片时,往往不相信小提琴能发出如此迷人的声音来!G弦比大提琴还厚,如男低音;D弦似男中音;A弦是男高音;E弦则是女高音。他又喜欢换琴;可是尽管不同的琴,音色已有所不同,但4根弦的特色依然。没有第二个提琴家具有如此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有一次,在伦敦彩排时,好几个乐队琴手拿琴让克试试,他们几乎不相信克在拉的是他们自己的琴!

  克莱斯勒的拿手好戏并不是大作品。虽然他所演奏的协奏曲、奏鸣曲风格独特,听多了回味无穷,他和拉赫马尼诺夫合作的格里戈的《c小调奏鸣曲》更被公认为经典之作,但他拿手的是小品,他是唯一能把这些小品升级成为音乐会正式节目的大师,并重复将之灌成畅销唱片。最近Angel公司出版的《克莱斯勒演奏自己》是精品。许多乐迷去听他的音乐会,实际上是专诚为了去听这些小品。这又是没有第二个提琴家所能做到的。由于这点,没有人跟他争夺他的“皇帝”宝座,包括海菲茨。克莱斯勒是公认的“皇帝”(King)。奥依斯特拉赫甚至说:“他是神,不是人” 由于克莱斯勒从未录过威尼亚夫斯基等作曲家的作品,有人认为他技巧不灵。这是一种大错觉。米尔斯坦说:“很少小提琴家意识到(realize)克莱斯勒拥有神奇的(fantastic)的技巧”。请注意:米尔斯坦说的是提琴家,不是一般人。而且他用了“realize”这个字;意思是说即使是提琴家也要想一想才会意识到这点。事实上克莱斯勒的技巧的确是独有的、惊人的。举几个例子:克莱斯勒拧弓特紧,绷到几成反弧形;用弓紧靠琴码,不常用弓尖弓根(懒得用)这是他制造美的琴音的一种独有的手法和技巧。

  克莱斯勒又是揉音的祖师爷,小提琴普遍使用揉音始于他。他的音色之所以魅人,与众不同的揉音是其因素之一;特别是双音揉音。别的名家演奏双音,两个音的揉音多少都有些区别;人都是低音多些好些,高音少些差些。可是双音的旋律线多数在高声部,只有克莱斯勒的两个音的揉音是“同步的”、一致的、两个音一模一样,因此旋律就清楚。再加上他的双音音准不但准到极点,而且与众不同,能随着旋律和声的需要而变化。再加上他独特的发音,因此就使克莱斯勒的双音扣人心弦地动听。爱尔曼说:“我从来没听过任何人演奏双音能如此动听”。请注意:爱尔曼本人就是以演奏优美动听闻名。这里的“任何人”显然包括他本人,也包括了海菲茨。这句话出自爱尔曼之口,其份量可想而知。事实也的确如此,比一比帕尔曼和克莱斯勒演奏的《吉他》(La Gitana)就再清楚不过。

  克莱斯勒又是唯一喜欢,而且能够用分弓代替连弓演奏小乐句或旋律的大师。这实际上是一种石破天惊的技巧。因为有了这种本事,小提琴演奏就可不受弓长的限制(前面曾提及他不喜用弓尖弓根即由于此)奇怪的是很少人注意到,小提琴教学法至今亦似乎无人提到这点。这实际上是克莱斯勒演奏小品所以能如此醉人的公开秘诀。试问:用连弓反复演奏同一小乐句或旋律,其力度和色彩变化如何能与用不同分弓间以连弓想比拟?《回忆》(Souvenir)就是一个精彩的例子。在《维也纳随想曲》(Caprice Viennois)克莱斯勒甚至于匪夷所思地几次用两弓代替一弓演奏一个六拍长的双音。妙的是,你拉长耳朵听;很清楚他在换弓,可是音响效果却是一弓!真是神乎其神,读者有兴趣,不妨去听听,是哪一个双音?几次? 我建议弹钢琴的人去欣赏一下克莱斯勒的肖邦的玛祖卡、勃拉姆斯的圆舞曲唱片。笔者认为,他的自由速度(Rubato),连科尔托、帕赫曼都有所不及,可媲美任何爵士大师。 克莱斯勒的快速片段是一绝。绝在速度上比任何人都只快不慢,但听起来却并不快,因为它字字都稍带揉音、有弹性、清晰如珠落玉盘。

  他的跳弓是另一绝。绝在像“勾”出来的、带弹性的分弓。字字均匀清楚,长短由心,与分弓交替渗透使用,以表达音乐的需要。《中国花鼓》是一个突出的样板。克莱斯勒还弹的一手好钢琴,有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他演出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由于他刚度完假回来,银行保险库已休息拿不到他的小提琴,他赶到彩排的音乐厅,在钢琴凳上一坐,就向乐队指挥说:先生,让我们开始吧。接着就用钢琴和乐队从头到尾奏了一遍,一字不错。他练琴少,当然更不会练钢琴。我不知道有几位钢琴家能在没准备的情况下弹一遍小提琴协奏曲。无怪乎鲁宾斯坦与他开玩笑说:还好你是拉琴的,不然我们这班人要没饭吃了!

  有很多人,包括提琴家、教师,不相信、或不愿意相信克莱斯勒成名后很少练琴这个事实。因为这近乎如神话。事实上如年青的梅纽因用天才的条件硬闯技术关的时代已逐渐成为过去。用正确的方法练琴,到了一定程度就不须多练琴,这应该是正常的。每天要五六小时才能维持水平,这才是不正常的。钢琴也如此。吉塞金就很少练。他可以周游全世界,身边不带一本琴谱。

  关于克莱斯勒的轶事多至不能胜数,上述的不过是几个信手拈来的例子。总而言之,任何乐迷如果没听过克莱斯勒的小品,将是一个最大的损失。可是这里有一个很不幸的大问题。很奇怪,即使你拥有价值十万的顶级器材,却不一定能重现小提琴真正的音质、音色,尤其是克莱斯勒的琴音。可是这么一来,其迷人的魔力就没有了、不见了,笔者这样说决不是言过其实,我曾以这个问题求教于许多音响专家,他们都说有机会将于专栏中予以探讨。至今为止,我所听到过的,只有“爱群”前老板已经退休的陈先生所精心设计的前级和匹配的Spectrum喇叭,能重现90%克莱斯勒的琴音。可惜现在已经停止生产了。

  像克莱斯勒这样一位独一无二的大师,却有一件事情在同行间传位趣闻。他公开惧内。他太太曾说:“是我造就了他”。克莱斯勒亦居然直认不讳,因为他曾经是一个浪子,是在结婚后,河东狮吼戒绝了他的一切不良嗜好,才使他成为公认的小提琴之王。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海菲茨的琴艺举世崇佩,但他的经理人蔡平(Chapin)却说:“海菲茨是一个孤独寂寞,不开心的人”。因为他高不可攀,无人与之亲近。为了维持所追求的完整(perfect),他几十年来不允许自己在演奏上有丝毫差错(所以不灌帕格尼尼唱片)他本人,由于其老师的熏陶,以及惊人的天赋与自我控制,是“技术只能是音乐的工具”的典范,可是全世界想做海菲茨第二的学琴者,由于大量的技术练习必然会带来机械性,学不到一半,“音乐就从窗口飞走了”(艾达·汉德尔一针见血的话)。这是目前小提琴演奏技术提高、艺术质量降低的重要因素。海菲茨的演奏可以使你激动、流泪,却不会给人温暖、喜悦。克莱斯勒恰恰相反,他不追求技术的十全十美的完整,因此与世无争,没有心理负担,也不需要多练琴(自然,正确的演奏方法是极重要的因素)他要的是温馨、美,因此他给予无数的乐迷以感人肺腑的享受。他让你流泪,同时嘴角却含着微笑。拉琴,对他本人来说就是一种享受、安慰、美,不是一种负担。他把这种喜悦分给成千上万的听众,包括同行,因此他的朋友遍天下,更受罕见的同行的崇敬、爱戴。

  如果我可以选择,我宁选克莱斯勒,不为海菲茨。并以此奉劝所有的提琴教师、学者们。
  
  《跳舞的洋娃娃》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kzNzEwNDQw.html

  《美丽的罗斯玛琳》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A1MTAxMTI0.html


支持

反对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蓝天的自由 2005-5-5 12:16
<P>感谢BLUES200000的分享</P><P>郑延益老师的乐评集----春风风人      真是一本爱乐者的好书</P><P>读了之后真有如沐春风,醍醐灌顶的的感觉   精彩之极!!!!!!!</P>
引用 blues20000 2005-5-5 12:22
<P>郑延益老师的乐评集----春风风人 不仅是一本爱乐者的好书,我觉得学习小提琴演奏的朋友们更该去仔细读一读,里面有很多对小提琴的论述真是对学习小提琴演奏很大。</P>
引用 じD大調馔葎 2006-2-10 22:15
zm  怎么下载的啊
引用 じD大調馔葎 2006-2-10 22:16
哈哈

查看全部评论(4)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2:21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