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克莱斯勒谈小提琴技术问题


2020-10-3 09:36 | 作者: 电子小提琴 | 来自: chinaviolin.net(原文)

摘要: 克莱斯勒谈小提琴技术问题 克莱斯勒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现在提起他,就象四十年前对人谈起萨拉赛地一样。不过在50年代,他被人们称为一代小提琴巨擘,无人能望其项脊。 ...

  克莱斯勒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现在提起他,就象四十年前对人谈起萨拉赛地一样。不过在50年代,他被人们称为一代小提琴巨擘,无人能望其项脊。当然,这个说法是要就其对小提琴艺术的整体贡献,加上其传奇般的生涯而言的。当时很风行听克莱斯勒的唱片,我也听过不少。


  如今听他的录音,会感到他的演奏法和现代杰出的小提琴家的演奏方法有些不同。现在人们往往称之为“诚恳”、“老练”。在50年代,则有不少人喜欢研究克莱斯勒的演奏技法,不但对此津津乐道,并且说得绘声绘色、神乎其神。现在我把它们简要归纳为4点,记在下面。算是留下一些旧事的痕迹。


  第一,右手。一般认为克莱斯勒是法比派的演奏家,法比派运弓有一句名言:“多用弓、多用弓、还要多用弓。”认为这样拉琴,可以发出饱满而优美的声音。但克莱斯勒却不循此道而另辟蹊径。演奏时他右手用力压弓,运弓的长度较短,结合左手的技法,拉出独特而优美的琴声。也有后人试图模仿他的方法,往往以不成功而告终。


  第二,左手。他的左手技法与众不同的是,加上了又快又密的颤指(我国有人把它称为揉弦),不但在4分音符上加,在快速的16分音符上也加,使他的发音另具特点。


  第三,节奏。巧妙地控制节奏是克莱斯勒的独家功夫。说起来方法也不复杂:通常人家拉得快的一些乐句,他也许会拉得略慢;而通常人家拉得慢的一些乐句,他也许会拉得略快。从而形成他的独特风格。不过说来简单,别人一旦模仿起来,也往往会弄巧成拙。


  第四,用琴。现在的小提琴家,有好几位都是“斯特拉蒂瓦里”和“瓜内里”两琴都用(当然还是有倾向那一类的),不过在克莱斯勒的时代,使用这两类琴的演奏家,可分出比较分明的两大阵营。而克莱斯勒则两种琴都用,这表现出他奏出的音色是取决于演奏本身,和所用的琴相对关系不太大。


  与此可见,一代大师就是这样拼搏出来的。克莱斯勒苦心研究出这套方法,来抗衡象萨拉赛地和依扎伊等前辈留下的巨大影响,又以此来区别于他的后辈,如埃尔曼、海菲茨的新一代的风格,特别是后者对乐坛的棱礪攻势。真可谓用心良苦。(本文原作者sonare)


  

1

支持

反对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OmegaYIN 2005-8-9 23:30
<P>……据我所知,克莱斯勒不怎么练琴啊,怎能说是苦心研究……那完全是个人内在气质的反应,如果真是研究出来的,又怎会如此动人……</P><P>如果说模仿的话,有哪个大师能被模仿下来?谁和谁的都不一样……</P>
引用 电子小提琴 2005-8-10 17:00
<P>
据我所知,克莱斯勒不怎么练琴啊,
</P><P>是克莱斯勒成名前不怎么练琴,还是成名后不怎么练琴?</P><P>据我所知,好多网上以及书籍也说到过,好多世界绵的大师都不怎么练琴。</P><P>据说真正练就一身绝活也只有三至六年左右。琴技巩固下来以后就不怎么练了,也很少练。</P>
引用 月白风清 2005-8-10 19:34
大师是奇迹,模仿不了的。
引用 电子小提琴 2005-8-10 20:28
<P>但有一点我是很相信的,在达到一定的程度这后(大概在四五级),再有个三至六年左右的正规的、系统的、艰苦的学习后,我相信小提琴技术就能基本巩固下来,也可以说基本定型了。</P><P>我发现许多学小提琴的,在达到某种程度就上不去了,大多改行了。</P>

查看全部评论(4)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0 05:4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