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小提琴的演奏姿势是反生理自然状态的。演奏小提琴可能较其它乐器更容易导致一些身体损伤。演奏小提琴的这种“别扭”姿势,让初学者一开始就遇到肩手僵硬的问题。之后,“放松”可能是学习者需要长期面对并解决的课题。 现行的教学方法指导和培养出了无数的小提琴人才,我们似乎不用怀疑它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不过,从初学者开始,流行的教学方法无疑都造成了身体的“紧张”。以左手为例,持琴的姿势、手型、手指的音程关系、触弦动作。。。都让学习者感觉十分别扭。这种别扭不但使得手指紧张,它还将紧张传导到手臂、肩部,乃至整个身体。学习小提琴的过程,变成了"造成僵硬”、“克服僵硬”,最后获得解放,到达自由王国的过程。也没有什么不对。其它乐器的学习好像也差不多——都是与自己身体进行斗争,让身体驯服于某种姿势,变得习惯与“自然”起来。 前人的教学经验值得尊重。我不是小提琴教师,当然不知道是否有另外的方法可行。回顾多年接触小提琴的经历,我设想初学者是否可以有一种新的开始方式?这种方式不强调”正确“、”准确“性。什么姿势、手型、指间距离,统统不重要。不要让初学者一上来就”就范“,被铐在设计好的枷锁中。而是先让学习者以自己舒服的姿势,在指板上尽情玩耍,慢慢地适应拉琴的姿势,逐步进入正事。简而言之,传统方法是从”紧张+正确“开始,练习到”不太紧张+更准确“的过程;新方法是从”不太紧张+没规矩“开始,慢慢发展到”自然+比较准确“的过程。对于新方法的可能质疑是,一开始养成的”坏“习惯以后还能纠正得过来吗?我们同样可以自问一下:对于传统教学方法造成的身体紧张,未来我们还能学会放松吗?我本人以前做过一种练习,用任何两个手指在指板上“走路”,在整个指板上上下来回快速跑动,可以不考虑是否踩在音阶上。这个练习目的是为了放松手指、增加手指对指板的感觉,解决换把的紧张。 以上仅仅是一点思考,并不是要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 ![]()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0 05:00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