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对学习小提琴的一点反思


2019-8-4 09:21 | 作者: jialeyh | 来自: chinaviolin.net(原文)

摘要: 大家知道,小提琴的演奏姿势是反生理自然状态的。演奏小提琴可能较其它乐器更容易导致一些身体损伤。演奏小提琴的这种“别扭”姿势,让初学者一开始就遇到肩手僵硬的问题。之后,“放松”可能是学习者需要长期面对并 ...
  大家知道,小提琴的演奏姿势是反生理自然状态的。演奏小提琴可能较其它乐器更容易导致一些身体损伤。演奏小提琴的这种“别扭”姿势,让初学者一开始就遇到肩手僵硬的问题。之后,“放松”可能是学习者需要长期面对并解决的课题。

  现行的教学方法指导和培养出了无数的小提琴人才,我们似乎不用怀疑它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不过,从初学者开始,流行的教学方法无疑都造成了身体的“紧张”。以左手为例,持琴的姿势、手型、手指的音程关系、触弦动作。。。都让学习者感觉十分别扭。这种别扭不但使得手指紧张,它还将紧张传导到手臂、肩部,乃至整个身体。学习小提琴的过程,变成了"造成僵硬”、“克服僵硬”,最后获得解放,到达自由王国的过程。也没有什么不对。其它乐器的学习好像也差不多——都是与自己身体进行斗争,让身体驯服于某种姿势,变得习惯与“自然”起来。

  前人的教学经验值得尊重。我不是小提琴教师,当然不知道是否有另外的方法可行。回顾多年接触小提琴的经历,我设想初学者是否可以有一种新的开始方式?这种方式不强调”正确“、”准确“性。什么姿势、手型、指间距离,统统不重要。不要让初学者一上来就”就范“,被铐在设计好的枷锁中。而是先让学习者以自己舒服的姿势,在指板上尽情玩耍,慢慢地适应拉琴的姿势,逐步进入正事。简而言之,传统方法是从”紧张+正确“开始,练习到”不太紧张+更准确“的过程;新方法是从”不太紧张+没规矩“开始,慢慢发展到”自然+比较准确“的过程。对于新方法的可能质疑是,一开始养成的”坏“习惯以后还能纠正得过来吗?我们同样可以自问一下:对于传统教学方法造成的身体紧张,未来我们还能学会放松吗?我本人以前做过一种练习,用任何两个手指在指板上“走路”,在整个指板上上下来回快速跑动,可以不考虑是否踩在音阶上。这个练习目的是为了放松手指、增加手指对指板的感觉,解决换把的紧张。

  以上仅仅是一点思考,并不是要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

  


支持

反对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太极神人 2019-8-2 15:26
有意思。
不过觉得从紧张到放松的目的,是要让学琴者改变僵硬的姿势,能够用最放松的运弓,拉出最优美动听的音乐。这种训练,80%在右手,可见要发出动人的声音,运弓极其重要。左手的紧张到放松,随着大量的练习,会功到自然成。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引用 ba5rw 2019-8-3 00:47
深有同感!
我教自己孩子拉小提琴,起先讲了一些姿势习惯的重要性,比如为何左手要有握住鸡蛋来按弦的感觉,但是孩子根本不理解,不会听你的,搞得我没脾气了。后来就装着没看到,任其胡来,到了他要拉自己喜欢的曲子的时候,因为姿势和习惯不良,有的音符发音不好或手指按位不实,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这个时候再跟他讲握住鸡蛋指尖用力就容易的问题就明白了,一对比就知道这样用力手指是竖起来的不会塌陷,发音是实的不会发虚和发出怪音等等,而且纠正很快,如果一开始抓住一些所谓重要的缺陷死揪不放,只能引起孩子士可杀不可辱的反叛情绪,摔琴而去……

后来我也发现有的小提琴老师坚持一个基础不过关就不允许学习下一步,搞的孩子抵触情绪极大,所以我感觉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比如弓法指法都不到位,我却故意引导孩子拉熟悉的曲子,比如小星星,结果也能拉出基本的音符和感觉,孩子高兴了,但是实际上是一塌糊涂,污染视听,可是不这样,孩子能继续被忽悠学下去吗?然后按部就班一课一课的拉下来,孩子的进步其实很快。基本的音阶音准和节奏型熟悉了,一首生疏的初级曲子,几乎是二十分钟就能流利拉下来了。后来我跟孩子讲每次拉曲子之前练一会儿空弦(练右手弓法),再拉一会儿音阶(复习和熟悉右手指法和指位,升降号),接着拉曲子就易如反掌,这时候拉小星星就是小菜一碟了,孩子经过自己体会也感觉是这样的。我偷偷观察过,孩子有时候性子急,一拿起琴就拉曲子,结果卡壳找音、碰弦、走调什么状况都有,然后及时提醒他试试空弦两趟,音阶两趟,再拉曲子,结果事实证明是有效的,孩子高兴自己也轻松了。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0 05:00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