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中提琴演奏者,我们最应该骄傲的是我们可以接触两部巴赫作品,即小提琴无伴奏和大提琴无伴奏。大部分中提琴演奏者都拉过小提琴,对小提琴的巴赫有所接触,而改中提琴之后,就要接触大提琴的巴赫了,因此,我们应该对巴赫有更深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巴赫两部作品不同之处的一些看法。我认为,从曲目的严谨性,逻辑性上讲,大提琴的巴赫更胜一酬,而从曲式的丰富,和声的变化,以及技巧上的难度上讲,非小提琴的巴赫莫数。大提琴的无伴奏是六首组曲,形式相对固定,每首都分前奏曲,阿列曼德,库兰特,萨拉班德,小步舞曲1,2,(或布列舞曲1,2)吉格舞。小提琴的无伴奏是三首奏鸣曲,三首组曲,奏鸣曲的形式不固定,即便是组曲,也加入了一些民间形式在内,比如西西里安等等,当然,还有我的挚爱恰空。大提琴的无伴奏,以单音出现的形式居多,因此,更要把握住里面隐藏的和声。我建议,在演奏之前,要好好分析乐谱,找到里面的各个声部,以及"支点音",演奏时,才会有层次感。 小提琴的无伴奏嘛,谱面上要比大提琴的难,除了要注意大提琴的无伴奏的那几点以外,对演奏者的手型,双音音准,也是严峻的考验,以及不同的演奏法(没办法,谁让它丰富呢)。至于巴赫的音乐,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即便是大师,也存在着很大差别,在这里,我不想误导大家,呵呵。(我目前遇到的难题是,既要保持巴赫的音乐性,层次分明,又要卡在严格的节奏内,两者把握不好,郁闷啊) 附:阿列曼德为德国舞曲,速度偏慢;库兰特为法国舞曲,速度偏快;萨拉班德为西班牙舞曲,速度很慢;吉格为英国水手舞曲,速度很快;小步舞为欧洲宫廷舞,一般三拍子;布列是民间舞多为四拍。 琴糊涂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3 13:2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