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揉弦 拉琴,揉弦无疑是最基本,最常用,最具表现力,最实用的技巧之一
在什么阶段开始学习揉弦,怎样练习,揉弦的种类,揉弦的要领。揉弦的运用。等等一系列问题无疑成为实际的,针对性的,具体的,首要的,最迫切的问题。我谈谈一点体会
一;什么阶段开始学习揉弦; 就一般练习者而言当你低把位手型基本定型,左手各指拉各调较为自如,(拉好4个升降号以内的音阶)。各指相对独立,左手各指能够在同把中自如的处于高低不同的音位,并不受相邻两指的牵连。低把位的的各把音位较为娴熟位后。就可以开始练习揉弦了.。
二;怎样练习; 开始将琴头垫好(以免伤琴)固定顶在正前方的任何一物体上。一拍揉一下,,从无名指开始。先向琴头方向滚动,然后滚向琴码方向。要求揉指的第一关节和手腕儿同时弯曲运动。注意;着力点在指肉垫上,、而不是指关节上。进而一拍两下,三下。四下。一个回合后,揉指不能移位。然后食指,中指小指。要求运动速度匀,幅度上下高低一致。每一个回合都要统一。先向琴头方向,是为了解决按指僵硬。(向高音揉生理上有指关节紧张的倾向)。和按指第一关节于第二关节角度过小的弊端。同时防止按指过于立的错误。
三;揉弦的种类, 小臂揉法。手腕儿揉法。指揉法。它们之间相互关联。三种揉法的区别命名,在于它们的发力点,起始动作的先后。 四;各种揉法的特点,及运用。 小臂揉法,音色厚实 在高把位较为方便。低音弦表现力极佳。 手腕儿揉法,较为轻松,低把位更为自如,时值较长的音,运用起来音色很甜美。 指揉法,能够克服小指无力,和小指第一关节较为死板的缺陷。一般小指按音时运用。
五;揉弦的要领。以上三种揉法,无论哪一种根本最终的表现是。 1;揉弦指的第一关节的运动,使其与第二关节角度形成来回周期变化---产生按指于指板角度发生大小变化。 2;进而指肉垫滚动使音产生高低变化,包括变化幅度。和周期频率变化。 3;要想揉好弦,理论上和动作上要明白,以按弦指指垫处为中轴,随时调整手腕儿和按指 使之尽可能的垂直接近中轴。因为从食指,中指无名指,到小指中间有较大不等的距离,它们分别与手腕儿的轴心,及肘的轴心形成不同的角度,要想使揉的较轻松,获得好的震幅。要结合不同的揉弦法进行随时的调整。(为什么大多数人,感到小指较难揉弦,且效果较差.原因就在于----小指按弦肉垫离腕肘的轴心较无名指,等其它指远,故不好揉.不妨转动臂,腕部使之尽可能的接近轴心.再揉,看效果如何.以体会我讲的道理) 4;揉指绝不能移位,移位会使本音发生改变。形成错音----音不准。 5;琴身稳定。持琴,无论夹得多牢,身体骨骼软组织,决定了总有一定范围的软间隙。揉弦却要求越实越好,因而揉弦时。应使琴处在最实处。就像有海绵层一样,我们先把海绵部分按实。左肢不要支琴 ,或者说左肢稳定在最实一点上,用以克服揉弦造成的琴身上下晃动。这样揉音频率幅度会有质的改进。 音效会正确的体现演奏者的意图。 不妨用一下方法鉴定琴身稳定的重要性;将琴持好,并借助其他支点,如墙壁;桌面等,稳定琴头。这时再揉弦,会发现。揉弦质量发生极大地改变,这就是琴身稳定所致,其重要性可见。
六;振幅要适当。有大,有小。可大可小。
七;频率有控制。有快,有慢。能快能慢。还能由快到慢进行变化。
八;换音时,能不间断,很衔接的连揉。
九;揉弦的运用。较快较短的音也要揉,------揉音头。幅度小频率快。
较长较抒情的音------幅度大频率慢。
较长较激情的音-------幅度大频率较快。
多在支柱音上进行处理。
注意情绪的变化-------频率由慢到快。
短的同音连弓断奏时-----揉第二个音。有利于音乐处理。
低音弦时加大振幅
高把位时减小振幅,使曲目色彩统一。
双音演奏时-----揉弦极具表现力。
泛音演奏时------揉弦好像口哨演奏家。
高把位演奏时-------利用揉弦调整音准。 十;注重不同的题材 中国乐曲,滑音较多,注意句子气息起伏,揉弦的音,前后几个音揉弦气息相连。浑如一体。 外国乐曲,揉弦频率较为统一。幅度也较饱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16 20:25:0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