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熟悉fa、do、sol、re、la、mi、si和si、mi、la、re、sol、do、fa,两句口诀。这两句口诀是复式五度音列的源头。如下图: 它关系到升降号的产生原理、调的产生原理、大小三和弦的产生原理、五度相生律的产生原理、纯律的产生原理、和声的产生原理、首调唱名法的产生原理。很多有关《基本乐理》的书籍,只讲了结论,没有讲原理。或只讲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关系,不讲音与音之间的听觉感受。这是用教数学的方法来讲授音乐。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 用复式五度音列排列方式比用音阶方式展示大小三和弦的排列原理似乎更好。do、mi、sol是大调主和弦,它的【上】方五度sol、si、re也【属】于给人具有do、mi、sol同样感受的大调和弦,所以简称【上属】和弦。然后它的【下】方五度fa、la、do也【属】于给人具有do、mi、sol同样感受的大调和弦,所以简称【下属】和弦。la、do、mi是小调主和弦,它的【上】方五度mi、sol、si也【属】于给人具有la、do、mi同样感受的小调和弦,所以简称【上属】和弦。然后它的【下】方五度re、fa、la也【属】于给人具有la、do、mi同样感受的小调和弦,所以简称【下属】和弦。见下图:
C调:包括C自然大调和A自然小调, 复式五度音列图: 在大三和弦里每一组和弦都可能在三个不同的调里分别代表主和弦或上属和弦,或下属和弦。比如C大调G、B、D是上属和弦(见上图C调);在G大调里它就是主和弦(见下图G调);在D大调里它就是下属和弦(见下图D调)。小三和弦也是如此,比如B、D、升F在E小调里它是上属和弦(见下图G调);在B小调里是主和弦(见下图D调);在升F小调里是下属和弦(见下图A调)。其它以此类推。这也说明它们在听觉上【属于】相同的类型。这就是【属】字的意思。 G调:包括G自然大调和E自然小调 复式五度音列图: D调:包括D自然大调和B自然小调 复式五度音列图: A调:包括A自然大调和升F自然小调 复式五度音列图: 这是只有用复式五度音列配合首调唱名法才能讲清楚的事情。请注意fa、do、 sol、re、la、mi、si在以上四个调中的位置。 再举一例,如何在三和弦的基础上产生七和弦。如下: C调:包括C自然大调和A自然小调。 大家都听说过语言文字接龙游戏,如:写不了、了不起、起不来、来上学、学文化……等等。用复式五度音列阐述三和弦也可如此接龙, fa、la、do; do、mi、sol; sol、si、re; re、fa、la; la、do、mi; mi、sol、si; si、re、fa; fa、la、do; 前三组大三和弦自然转到小三和弦,再自然转到减三和弦,最后一个fa、la、do表示又回到开头。第七组si、re、fa(见第三小节)是减三和弦, 下图表示在上图的基础上,大、小三和弦与减三和弦在自然链接中如何产生出四种七和弦。你会发现,每小节有两组与五度接龙有关系的三和弦,它们的结合便能产生出两组七和弦。过程如下: 方法一:两组三和弦重叠后构成九和弦,去掉最上面一个音就得到大七和弦,去掉最下面一个音就得到小七和弦(见第一小节)。 方法二:在第一小节的两组三和弦的基础上,分别取根音和三音构成大七和弦。再分别取三音和五音构成小七和弦(见第二小节)。 其它七和弦构成方法以此类推。 C调: 所有的大七和弦在听觉都是do、mi、sol、si;所有小七和弦的听觉都是la、do、mi、sol;所有大小七和弦(属七)的听觉都是sol、si、re、fa;减小七和弦的听觉都是si、re、fa、la。都属于自然听觉。这也是在复式五度音列的基础上用首调唱名法才能讲清楚的。 七和弦共有七种主要类型,上面讲了四种,产生于大、小三和弦及减三和弦。另外三种七和弦则需加上增三和弦,增三和弦产生于和声小调,如下: 复式五度音列图: 用复式五度音列阐述和声小调三和弦也可如此接龙,但由于不是自然小调,所以G要加升号,升G在这里要唱升sol(见上)。G加升号后与C变成了增五度;与D变成了减五度。正是这一增一减,增加了另外三种七和弦,即小大七和弦、增大七和弦、减七和弦。 上图接龙:fa、la、do; do、mi、升sol; 升sol、si、re; re、fa、la; la、do、mi; mi、升sol、si; si、re、fa; fa、la、do;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0:5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