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中国的提琴制造业走向何方,规模提琴厂必须灭亡


2021-9-24 09:02 | 作者: huame888 | 来自: chinaviolin.net(原文)

摘要: 中国的提琴制 泱泱中国,提琴制作厂家就好比浩瀚的大海,数不胜数,真正懂得制作有雄厚制造水平和经验的,又如沧海之水草。 造商必须灭亡!!!!!中国的提琴制作才有发展!!!!! 我现在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
  中国的提琴制 泱泱中国,提琴制作厂家就好比浩瀚的大海,数不胜数,真正懂得制作有雄厚制造水平和经验的,又如沧海之水草。 造商必须灭亡!!!!!中国的提琴制作才有发展!!!!! 我现在从几个方面来分析给有良心的国人听听: 

  1.中国有限的木材资源,让提琴制造商去无限的砍伐,那50年后我们的子孙用什么木料做琴??那些走出国门的普及小提琴光卖价都顶不上外国制作家的一个最小的配件钱,那难道中国的木料全是垃圾吗?不是!!!是有一这帮垃圾在生产垃圾产品,不信可以问问郑荃、宋老师他们,这些人全是在廉价出卖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 

  2.中国从事网络经营的人们,你们想想,你们是很少做到小提琴行业的推广生意的,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提琴制作界在拼命的价格撕杀(还有的是在以次充好),他们已经不赚钱了,更没有资金来做这些推广. 

  3.有真正制作技术和制作知识的制作者,现在正处于困难和饥饿状态,他们的作品被混同与次品和垃圾之中,为了生活只能廉价销售,他们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证明,他们不去忽悠和推广自己,因为提琴界没有伯乐,没有人为中国的提琴制作事业做出牺牲,没有政府出面主持公道,没有政府来管理稀有的资源,更没人敢去关闭大的垃圾工厂,或者没有政府去参与管理这些垃圾基地。 

  4.象中国的凤灵这么大的公司,真正懂制作技术的实在是太少了,他们用生产量来压倒所有的提琴制作行业,把艺术的东西用照猫画虎的方式变成商品,他们不光是廉价的出卖了中国的稀有木材和劳动力,更是玷污了艺术的灵魂!!! 

  5.好的提琴应该出自真正的艺术家之手,应该有价值的证明,应该和网络事业连手合作,应该有政府的行为,而现在是一片混乱. 是有良心的中国人,是有良心的提琴和吉他制作家们,你们应该把我的帖子在各大网站转发,我们要大声呼吁,呼吁我们的政府,呼吁我们的国人,呼吁乐器制作的同行,为了我们的子孙,为了我们能生活得更好,请你转发吧。

1

支持
3

反对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wq8019 2011-1-21 17:5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棋烟琴酒</i>在2011-1-21 17:49:00的发言:</b><br/>
<p>楼主成长在富余的城市吧?<a title="注释" href="https://www.chinaviolin.net/bbs/s.asp?t=10673"><a href=s.asp?t=10673 title=注释>中国</a></a>偏远山村<a title="注释" href="https://www.chinaviolin.net/bbs/s.asp?t=10692"><a href=s.asp?t=10692 title=注释>印度</a></a>贫民窟干旱的<a title="注释" href="https://www.chinaviolin.net/bbs/s.asp?t=10789"><a href=s.asp?t=10789 title=注释>撒哈拉</a></a>那些喜欢提琴的孩子们不知对此有什么看法。<br/><br/></p></div>
<p>就是,即便是在深圳,很多琴童也是买最便宜的<a href=s.asp?t=18588 title=注释>工厂琴</a>。</p>
引用 霍拉舞曲 2011-1-21 21:59
楼主阳春白雪,主旨很好,但是不现实,不符合国情。<br/>根据<a href=s.asp?t=10673 title=注释>中国</a><a href=s.asp?t=10232 title=注释>乐器</a>协&shy;会和国家轻工业乐器信息中心对部分提琴生产企业产量统计,2008年,我国提琴总产量为接近90万把。<br/>任何事物都有两方面,若按照楼主所言,或许将会有几万甚至十几万人失业,中国的<a href=s.asp?t=8040 title=注释>小提琴</a>制造业将会土崩瓦解。相关提琴的产业链也会就此断掉。<br/>其实近几年来,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得国人提琴制作水平也在突飞猛进发展,华人制琴家在各项国际比赛中频频得奖,已经&shy;达到真正的国际一<a href=s.asp?t=9209 title=注释>流水</a>平。这一切的背后是在这个庞大的提琴产业基础上诞生出来的。没有这个基础,想出现欧洲那样的小提琴制作水准,怕是空中楼阁。<br/>
引用 流水线 2011-1-21 22:44
正是这些廉价的垃圾琴让孩子们有机会迈向了<a href=s.asp?t=10149 title=注释>音乐</a>殿堂的第一步,如果都是精美的艺术品会有多少孩子能摸的到呢,<a href=s.asp?t=10673 title=注释>中国</a>的现状又有多少家庭能消费的起精品<a href=s.asp?t=10232 title=注释>乐器</a>呢
引用 zm98 2011-1-22 02:26
就资源而言,的确应该像保护<a href=s.asp?t=10888 title=注释>巴西</a>苏木那样保护我们的森林,但就制琴而言,完全是市场调控,政府不应该干预!楼主太。。。
引用 经典提琴 2011-1-23 16:01
我很赞同。
引用 赤甲聃 2011-1-23 16:59
实在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br/>一边是庞大的就业压力,<br/>一边是宝贵的资源浪费。<br/><br/>1500年之后的欧洲文明,是建立在广泛掠夺殖民地的财富之上的血腥文明,<br/>现在<a href=s.asp?t=10673 title=注释>中国</a>的崛起,在GDP高速增长的背后,也正是以环境的破坏和廉价劳动力的出卖为代价,<br/><br/>这样的难题比解微分方程更难,更难,更难
引用 鱼儿 2014-6-3 09:2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棋烟琴酒</i>在2011-1-21 17:49:00的发言:</b><br/><p>楼主成长在富余的城市吧?<a title="注释" href="https://www.chinaviolin.net/bbs/s.asp?t=10673" target="_blank">中国</a>偏远山村<a title="注释" href="https://www.chinaviolin.net/bbs/s.asp?t=10692" target="_blank">印度</a>贫民窟干旱的<a title="注释" href="https://www.chinaviolin.net/bbs/s.asp?t=10789" target="_blank">撒哈拉</a>那些喜欢提琴的孩子们不知对此有什么看法。<br/><br/>想一下四十年前贫穷的中国,二三十元一把的普及琴给热爱音乐的人带来多么多的幸福,坛子里的老人应该深有感触。</p>
<p>&nbsp;</p>
<p>再者,名师琴和农民琴在声音上确实出没太大的区别,把制琴吹得玄而又玄,是洋人的炒作,光是琴角琴头锒线的理论就一大堆,但那和声音有什么关系。见过有的名师琴声音还不如农民琴。<br/><br/></p>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 17:58:20编辑过]</font></div></div><p></p>

贫民窟不需要小提琴,不需要艺术,艺术是费脑的东西,会让饥饿更饥饿。
引用 回来火车 2014-6-3 11:16
我看到的现状是:普及老板奔驰宝马。。。
引用 ba5rw 2014-6-3 11:4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棋烟琴酒</i>在2014-6-3 10:47:00的发言:</b><br/>爵士乐的真正起源是贫穷。 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往日黑人奴隶获得了自由,但是生活依然困苦。他们多数是文盲,唯有靠自己故土培植出的音乐娱乐自己。劳动的号子和农田歌曲是在采摘棉花时候唱的,赞美诗歌和圣歌是在种族隔离的教堂里聚会时唱的,而即兴之作则是独唱歌手在一只班卓琴伴奏下吟唱的。在教堂中,黑人牧师借用英国领唱方式来解决唱歌不懂字的问题。上世纪之交流行的音乐会标准的形式,也就是当时军乐团和舞曲乐队的音乐影响了最早的爵士乐的主流表达方式。这些音乐的乐器:铜管乐器,簧管乐器和鼓成为了爵士乐的基本乐器。 迪斯科是7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流行舞曲,最初只是在纽约的一些黑人俱乐部里流传,70年代初逐渐发展成具有全国影响的一种音乐形式,并于70年代中期以后风靡世界。80年代,自张国荣的一曲《monica》风靡香港,迪斯科舞曲开始在中国流行。从音乐上看,迪斯科一般以4/4拍为主,具有强劲的节拍,并且每一拍都很突出;它的速度大约在每分钟120拍左右;它的结构短小,歌词简单,又很多段落的重复。其实,所有的曲子,只要调整一下速度,改成每一拍都很突出的节拍,都可以变成迪斯科舞曲。 </div><p></p>

长知识!学习了!
引用 邦德他侄 2014-6-3 12:03
把坟挖出来了,哈哈,不过确实,资源是越来越紧张了。无米之炊已成事实。很多工厂已在打别的主意。比如用压板制作,用杂木外面粘虎纹皮。还有干脆就用三合板做的。
引用 zcj0404 2014-6-3 23:15
各种层次的共存才是合理的!就是制琴和拉琴的大师们之间也是存在差距的,中国不会只是制琴最好的一个制琴,拉琴的最好的一个拉琴,而其他的(包括2、3名次)都不应该存在。
引用 小于 2014-6-3 23:39
市场决定产品。 普及琴如果没人买,自然就不会再生产。
引用 古风xyz 2014-6-4 09:56
世间万物都有他存在的必要,比如房价,股市,再比如坏人,都是由市场决定的,人为的去控制必有弊端。

查看全部评论(13)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1:1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