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转一篇杂志上登载的提琴修理文章


2016-3-12 11:34 | 作者: zyw8000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小提琴的修理 广西艺术学院 孔宪钊   小提琴的损坏,究其原因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为的,另一种是自然的。所谓人为的,即因使用保养不妥而造成的不该有的过早的损坏。自然的损坏则是因为经长年的使用, ...

小提琴修理

广西艺术学院 孔宪钊

  小提琴的损坏,究其原因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为的,另一种是自然的。所谓人为的,即因使用保养不妥而造成的不该有的过早的损坏。自然的损坏则是因为经长年的使用,致使某些部件磨损、变形、粘胶质变(脱胶)等等。因此,任何一把琴或迟或早都会遇到需要修整的问题。

  现将小提琴常见的损坏现象、损坏部位以及如何修理分述如下,供参考。

  一、脱胶

  1、面、背板与侧板之间的脱胶

  脱胶现象严重时,可以较明显地观察到。拉奏时亦出现明显的嘶嘶声。轻度的脱胶就不易察觉到了,但可通过用中指关节叩击琴板周边来检查。凡遇脱胶之处,不论严重与否,叩击时均会发出“跌、跌”的声响。用此法检查脱胶部位, 既准确又省事。

  在查出脱胶裂口以后,取一块木工细砂纸插入裂口处,用手稍按紧琴板夹住砂纸,然后稍用力将砂纸抽出。如此反复做几次后,再将砂纸反过来照上述方法做几次。目的是将琴板与侧板上残存的旧胶及脏迹清除干净。如果裂口小, 砂纸插不进去时,可先用薄钢片刀将裂口稍开长些,再将砂纸插入(薄钢片刀可用木工手锯条制作,长15厘米、宽3厘米左右为宜,一端磨锋利)。把裂口内的旧胶及脏物清理干净以后,便可用修薄的竹片将热胶液均匀地往裂口处敷(不得有漏敷的地方)。敷胶后上夹,并及时用一湿过热水的布条把裂口处挤出的多余胶液擦掉。如果你使用的是动物胶,还须把粘胶处(带夹子)放在电炉或炭火上稍烘烤一下(注意乐器不可离火太近,以免烤坏漆膜),目的是使裂口内的胶更牢固地附着在琴板与侧板上。待胶干固后(一般需要24小时),拆卸夹子,就算是粘好了。

  如果琴板与侧板之间的脱胶部位太多、太长,最好是把整块板拆下来重新粘。如果面板与背板都需要拆下重粘的话,必须是先拆取一面(面板或背板均可), 待重新粘好并胶干后才能拆取另一面, 这样可以避免琴椐(即铡板)变形或散架。

  拆取面板时,首先应察看木纹走向,然后决定入刀部位。面板边缘的纹理走向大体有5种:内斜型、外斜型、左斜型、右斜型和垂直型。前4种均属不正规型,是由于对材料锯切不当所致。唯有第5种是标准型。

  遇内斜型,进刀方向应由两侧至中缝。

  遇外斜型,进刀方向应由中缝至两侧。

  遇左斜型,进刀方向应从右至左。

  遇右斜型,进刀方向应从左至右。

  总而言之,应顺着纹理斜向方向进刀;如果方向相反, 面板极易劈裂。

  遇垂直型,进刀部位不可从中缝开始。可从左右任何一侧进刀,但仍需谨慎。入刀时,须上下摇动,动作要慢且稳。背板因木材质地较坚实,进刀的部位及方向不那么讲究。

  2.中缝脱胶

  小提琴面、背板,绝大多数由两块拼接而成(背板也有用一块的),中缝脱胶属常见现象。如开胶轻微,只须将胶液填满裂口、上夹,再把挤出的胶液用湿布擦掉即可。如脱胶长度在l/2以上,须把琴板拆下,清理干净粘接面后再涂胶上夹。

  有的琴板制作得较薄,粘接面积小。为了加固起见,胶合后宜在中缝处每相隔4~5厘米粘上一块小木片。小术片宽约6毫米、长约l0毫米、厚0.7毫米。木片材质须与琴板相同。为减轻小术片的重量以利琴板振动,还须将小木片的周边削成斜坡型。粘接后的琴板必须恢复原位,不允许前后、上下出现错位现象。

  3.指板脱胶

  当发现指板脱胶时,应马上将琴弦完全松掉,切不可继续使用,以免琴颈变形。

  修理时,须用薄钢片刀蘸热水将指板拆下,并除掉残存的旧胶。如果琴颈和指板已弯曲,还须用电熨斗分别压在指板和琴颈上加热(压于弯曲处的凸面),使之恢复平直。最后是上胶,上夹(或用绳索捆绑),待干。胶干后把挤出的胶液刮除,并用细砂纸打磨平滑。

  4.对盐、酸腐蚀的处理

  使用年久的小提琴,一般都或重或轻地遭到手汗中的盐份、乳酸、肌酐、尿酸、尿素等物质的腐蚀。侵蚀最甚部位往往是琴颈和琴肩左面那块侧板,其次是腮托螺丝两边的侧板。盐、酸的侵蚀,严重时可以使琴颈、侧板和琴板霉坏。大凡遭侵蚀的地方都极易引起脱胶,而脱胶之处都不能粘接牢固。为了将脱胶之处粘接率固,首先必须将盐,酸及脏物排除。排除方法是:

  把被侵蚀部位的部件取下(如指板、面板或背板),清除残胶及脏物,然后将吸透了干净清水的脱脂棉敷于被侵蚀处,再用烧热的电烙铁烙于脱脂棉上,让水份沸腾蒸发,使盐、酸物质吸附于脱脂棉上。在侵蚀较严重之处,这样的操作程序要重复几次,同时还须勤换脱脂棉。经过了一番蒸腾之后,原来被侵蚀得发黄的部位,一般都能恢复木质本来的面目。此时便可敷胶、上夹,牢固地粘好你的琴了。

  二、指板下塌

  指板下塌,就是指板下端外弧最高处距面板过低,已不足20±lmm。指板下塌后,琴弦与指板间的距离增大,使触弦感觉变硬,对发音及演奏影响很大。因此,一旦发生应及时修整。

  很多人在处理这一问题时,采取修削或打磨琴马的作法,将琴马高度降低。 如此琴音会变得纤细、单薄、尖锐刺耳。这是因为琴马变低后,琴弦对琴马的压力减小,对面板的策动力减弱。为使乐器保持应有的宏亮、浑厚、圆润的音响,并手感舒适。正确的处理办法是把下塌的指板再抬高到标准高度。

  指板下塌有以下三种原因:

  1、指板脱胶,造成琴颈弯曲, 使指板下塌。

  2、琴肩与背板连接处脱胶,致使指板下塌。

  3、制作不合格,高度不够。

  属于第一种情况时,修整方法可参考本文“指板脱胶”一节。

  属于第二、三种时,用薄钢片刀插入脱胶处(肩钮),左右轻轻扳动,使裂口开到两边侧板各6.5CM长度,并用砂纸反复打磨(用插入和拉出的办法),清除残存的胶及脏物。然后涂上胶液,把指板调到标准高度,再上夹。

  调准指板高度后,如果发现背板肩钮边缘超出琴肩,须将其修削至与琴肩齐平并打磨光滑,最后再涂上几道漆。

  笔者不主张采取在指板与琴颈之间垫木片的办法来抬高指板。因为这样会加粗琴颈,不但影响外观,而且手感不舒适,有碍技巧的发挥。

  三、指板磨痕过深

  指板用得年久了,其上必然会出现磨痕,特别在第一把位,往往形成凹坑。这种凹坑深到一定程度,会造成按音吃力、音不准以及拨奏(plzz)时发出单薄的怪音。

  对于出现凹坑的指板,通常是采取把指板表面刮去一层的办法。刮后打磨平滑,并使其保持原来的弧度。工具是薄钢片,砂纸板。操作如感不便,可拆下弦枕,待把指板处理平直后,再重新把弦枕粘好。由于指板被刮去了一层,弦枕的高度也要相应降低一些(弦枕应高出指板表面1.2~1.5mm)。

  一般来说,指板只能进行一次刮磨,不可再进行第二次。否则会使琴颈偏细, 手感不适,而且容易发生拉弯琴颈造成指板下塌的情况。经过了一次刮磨的指板, 若再出现深的指痕时,就只好换一块新的指板了。

  另外, 笔者向读者再推荐一种修补法:首先用刀尖在指板凹坑处交叉刻划,刻痕应具有一定的深度。然后取乌木或紫檀木粉末,拌入胶液,制成腻子,填充凹坑。待干固后,打磨平滑即可。

  四、琴板开裂

  面、背板及侧板开裂是一种较常见的现象。开裂会破坏乐器的音质,严重时会发出杂音。一般来说,如果用手指轻按裂缝旁边时有上下扇动现象,就须要上胶粘台了。

  方法是:按住裂缝的一边,让裂口上下错开,往断面涂胶;然后换按另一边,也使其上下错开,再涂胶。最后还须用手指将胶液往裂缝内填挤。

  如果裂缝较长,应把面板(或背板)拆下,照以上方法粘过后,再在其背面的裂缝上加粘5×8×0.6mm的小薄木片,每隔3cm粘上一片。其木纹应与琴板木纹直角交叉。此方法对于侧板开裂尤其适用。

  粘接裂缝,一般不使用夹县。如琴板裂缝过长,可象粘琴板中缝那样使用夹具。

  另外,在完成粘、夹的工序之后,切记用湿布将挤出的胶液擦净。

  五、琴肩断裂

  琴肩断裂通常是由磕碰造成的。修理时,第一步须把断裂面的两面涂上胶,待胶干固;第二步拆下指板;第三步用7.5mm钻头打孔;第四步修削一根 7.5mm的竹棍,涂上胶(孔内亦需涂上胶),插入孔中(到底).待胶千后,削掉竹棍余出部分,然后再上指板。

六、 琴马弯曲

  琴马一旦弯曲,它的传振能力降低,提琴的音量也就减弱。为防止琴马弯曲,应经常注意观察和纠正它在面板上的站立状态。

  琴马的正确站立状态应是稍向后倾斜。其与琴弦的前后两个夹角的角度基本上是对称的。

  弯曲的琴马一般来说可以修复。方法是:将琴马平放在一块小木板上(凸面向上),盖一张纸片,然后用烧热的电熨斗压在马子上。少顷,马子便可平整。   

  以上介绍的小提琴一些常见的损坏现象的修理方法,原则上也适用于提琴族的其他三个成员——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只是它们的尺寸不同,以上所提供数据不能照搬。

1

支持

反对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ybldwmj 2009-7-21 17:29
谢谢,收藏了。
引用 wld4803 2009-7-21 19:19
<P>又学到不少知识,谢谢。</P>
引用 东府花园 2009-7-21 21:35
学习了!谢谢楼主!!!
引用 Yalun 2009-7-22 12:29
<P>好!好!好! 此文很有用!</P>
引用 Yalun 2009-7-22 12:30
好!
引用 zyw8000 2009-7-22 12:54
<P>哇!看到尊敬的YALUN老师来评论,偶实在有点受宠若惊了!多谢您的支持鼓励!</P><P>偶第一次在论坛上看到修理裂开面板的琴,还是在您的贴子中。记得当时偶也曾发贴给您出过主意呢!最后您使用橡皮条捆扎粘接后的琴身的这个简单实用高效的方法,实在让偶由衷赞叹您的高明。而后再看到修理提琴的,就是要数小于版主的外国老琴的修理了。</P><P>您与小于都是提琴修理的高手,只是一个业余一个专业。呵呵~~~~!</P>[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
引用 liusu_am1990 2009-7-27 22:56
谢谢,指板问题一直困扰我~~这下有答案了。

查看全部评论(7)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0 01:54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