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弦中心按下5mm要比在弦枕處第一指位按下1mm容易 由圖中 , 在二個虛線的方框里, 直角三角形 來計算. 假設弦線的張力是10公斤. 我們來算算二個地方各要用多少力才能把弦按到指板. 上面一個. 代表弦線張力的是斜邊.大約是160mm. 代表按指力度的是直角邊5mm. 由力學計算 上圖 按指力 = 2 x 10公斤 x 5 / 160 = 0.625 公斤 下圖 按指力 = 10公斤 x 1 / 10 = 1 公斤 (這里省去了對付另一邊拉力約0.3公斤) 我的力學,學得也不怎么樣. 請精通的友人指正. 如果有琴友不想用力學計算,那也有辦法. 祇要用手在弦中心捏著琴弦向上拉,看能拉到什么高度. 再在弦枕附近 捏著琴弦向上拉,看能不能拉到這個高度, 也能明白我的意思. 所以當發覺因琴弦離指板太高,造成按弦困難時, 主要原因是在弦枕處 . 祇有在很高把位的地方, 才是由琴馬造成的, 要削低琴馬. |
<B>以下是引用<I>杉山润子</I>在2008-8-14 23:13:00的发言:</B>
发现了~ wcying太伟大了!你又激起了我对物理的兴趣
<B>以下是引用<I>學琴傘</I>在2008-12-31 14:54:00的发言:</B>
<P>謝謝樓主的熱心解答。</P>
<P>不瞞你說, 我這文科生對甚麼力學的一竅不通, 所以, 沒能看明白。</P>
如果有琴友不想用力學計算,那也有辦法.
祇要用手在弦中心捏著琴弦向上拉,看能拉到什么高度. 再在弦枕附近 捏著琴弦向上拉,看能不能拉到這個高度, 也能明白我的意思
<B>以下是引用<I>东府花园</I>在2009-1-1 9:02:00的发言:</B>
wcying绝对是专家型的朋友!这篇文章既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又有符合实际的分析论述;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普遍的实用价值;用一个比较时兴的名词来说法,既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又有充分的人文关怀!很多琴友注重了对琴码、音柱的调整维修,往往忽视了一个不容忽视却又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对与琴枕进行合理调整。还有尾枕,对小提琴声音也不无影响,只是不太明显罢了。
上圖 按指力 = 2 x 10公斤 x 5 / 160 = 0.625 公斤
<B>以下是引用<I>froster</I>在2009-1-14 21:28:00的发言:</B>
<P>力的分解出错了。应该按照LZ图中的粗线部分进行力的分解:</P>
<P>20Xsin(arctan5/160)</P>
<P>另外,后面的算法我认为是:</P>
<P>10X[sin(arctan1/10)+sin(arctan1/310)]</P>
<P>以上的算法包括LZ的算法都是基于“有直角”的假设,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琴弦和指板并不是完全平行的。</P>
<B>以下是引用<I>froster</I>在2009-1-16 23:15:00的发言:</B>
<P>我没有任何冒犯之意,只是就事论事。合情合理的谈论方式是找一位懂得初中物理的局外人来看下,参与我们的讨论。如果有任何冒犯您的言语请谅解。</P>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0 01:3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