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融融妈妈在2009-1-11 14:42:00的发言:
三十一、2008年学琴的感想与回顾
日历飘落,2008的那一篇已经翻过,2009年来了。
2008年是融融比较系统、1对1学琴的一年,是我们感觉她有进步的一年,也是我作为陪练妈妈感觉有进步的一年。回顾起来,总结一下:
一、孩子学琴要尽快1对1
我们离开1对3的学习后,我和其中一个孩子的妈妈保持联系,那位妈妈说感觉多个孩子一起学习是有好处的,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我觉得这位妈妈说得很对。
但是,激发孩子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多个孩子一起学的最大问题是,在有限的复课时间里,老师没有办法推进太多内容,只能减缓进度。而孩子的学习进度是很重要的。没有适当的进度,孩子也不会对学琴有太多兴趣。没有量的积累,哪有质的飞跃。
我认识一位4岁小朋友的妈妈。孩子虽然很小,但已经接触琴一段时间。拉起小曲子来,有模有样。我觉得,如果她能坚持下去,上小学前学到3-5级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在上小学前将学琴最艰苦的第三年克服了,那以后就会在学琴的路上越来越顺利了。
二、考级的时间要选好
融融上半年学琴的进步很明显。第一是还在幼儿园,没有功课,学琴是最重要的事情;第二是每天练习新东西,很有成就感。但考级的时间不太好。2008年赶上奥运,暑期的考级被推迟到10月。
报名考级是必要的,可以要求孩子对每一个曲子都仔细抠好。但如果抠着练、背着练的时间太长,估计孩子也会有厌倦情绪。融融大约学完一级曲目是5月底,如果8月考试,基本这个间隔时间就比较好。但由于是10月考试,大约6月-10月间,就是一边推进新曲子,一边抠一级曲子。仔细练习,精练,效果好。但孩子不喜欢这样枯燥的练习。家长要持续陪同样这些曲子,也很郁闷。所以考完级后,我主动给孩子放松了。到了11月更是直接给她放了假。
现在想来,如果8月考试,考后休息到9月初该是最好的效果。或者年底直接考2级也是一个不错的计划。不过,这个学琴的事情,我们这些家长心里没有什么谱,基本要靠孩子的努力。所以,如何掌握好这个时间,确实是个难题。
三、每日练琴要按照步骤来
练琴应该按照基本功(手指练习、空弦),音阶,练习曲,协奏曲和乐曲的内容安排。最好每天都要练这些内容。从督促练琴的效果来看,如果一个阶段里每天都能按照步骤做,那这个阶段的进步就明显;如果不能按照步骤做,进步就缓慢。
融融不爱拉空弦,不爱做手指练习,不爱练习太多……反正,不是那么自觉
四、陪练要有方法
我常常和孩子着急。指责、动手,都是常事。哄骗,也不知道是否起作用。常常是事情过去后,又自责——不自觉不正是大部分孩子的特点吗?而且,我自己不是一直宣称自己不是要让孩子走专业的吗?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掌握特别好的方法。也许就是在这样宽与严之间相机而变了。但有些家长是有方法的,比如“我们俩”中的妈妈那么认真地一起学习一起练习,上海的那位小宝爸爸鼓励孩子自己总结。我从咱们这个论坛上也学习了很多练习的技巧和陪练的方法,也许不那么系统,想起来的时候就在自家孩子身上用一用。
不管怎么说,新的一年来了。寒假里,我要和融融做一个计划,好好安排时间,既要学习,又要练琴。而且要让她觉得每天练得不多,就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就可以进步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