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融融的学琴之路

[复制链接]
21
 楼主| 融融妈妈 发表于 2008-7-26 15:00:00 | 只看该作者

七、学习的教材

其实我没有探讨教材的资格。因为一开始我就申明过,我是个非专业陪练家长。老师让学啥,我就买啥教材。但通过最近在论坛上潜水,大量地看学琴笔记和讨论后,我好像从一头雾水中找到一些感觉了。

最初阶段,很多老师用《学琴之路》和张世祥的《100天》。融融幼儿园的老师就是用这两本教材教我们的。这两本书的编著者都是著名的教授,都教过很多成功的学生,书自然应该是好的,肯定其中编排的逻辑也是有道理的。我相信,如果是赵薇和张世祥教授二位来1对1讲解,那这些教材一定能起到非凡的效果。据说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是乐团的演奏员,应该说是专业出身。她讲课、我在边上看了一年半,完全感觉不出一课一课之间的关系,似乎总在局部学习。为什么呢?原因也许就在于老师的专业出身。

我不知道目前大多数小提琴教师都是什么背景。也许是艺术院校的毕业生,或者是交响乐团的演奏员?但肯定大部分不是经过教学理论科班训练的小提琴教师。那么他们依靠什么来教孩子呢?我想,他们是依靠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对教学活动的理解。这样,他们自己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啃”下来的教材,才是他们最擅长给我们的孩子讲授的东西。这样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教授们编的教材常常不是专业出身的老师的首选教材了。

不知道我这样的理解对不对。也许完全是误读。但也算是个人的一家之言吧。

看起来,一般老师常常用《铃木》、音阶书(我们L老师用的是赵惟俭编著的音阶教程,上下册)、练习曲(我们现在用开塞,很多程度好的孩子练更加难的)配合起来上。这些书都是得到推崇的,也是经过教学检验的,大家估计都会买的。

学一阶段后,老师又都会围绕考级教程展开教学。我看到论坛上很多声音声讨考级,大有考级害了琴童的意思。于是,考级教程似乎也不那么理直气壮。

说实话,我很赞叹天才琴童,我觉得让天才考级,那肯定是玷污,所以,天才是不应该考级的;我很钦佩准备让孩子走专业道路的家长,孩子一天练琴超过6小时,逐级考试,实在是阻碍孩子进步,浪费孩子练习更高难度、提更高标准的时间,所以,专业孩子不要考级。但如果不准备让孩子走专业道路,那么就应该让孩子考级。(我不在乎是不是可以通过考级得到加分,我关心的是第三方对孩子能力的评价。)那么,考级教程应该是很重要的。

我比较了我手头有限的这几本书。总体感觉,考级教程还是比较科学的,应该可以作为教学的重要材料。(我们用的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业余考级教程)内容上,有音阶、练习曲、协奏曲、外国乐曲和中国乐曲,很全面了。遴选出来的曲目,也是经典的。

不过,就像学习其他课程一样,要想学好考级教程,老师应该在适当时候引入那些成册的练习曲,有目的、有选择地让学生练习。

除此以外,要想让孩子真正爱上小提琴,家长和老师还要有更多的教材之外的引导。例如,音乐会。7月24日,我们去中山音乐堂听盛中国夫妇的音乐会。盛中国感慨地说:北京的小朋友很幸福啊!我女儿听完,对我说:妈妈,我还差得太远啊!

是啊,其实我没有敢奢望没有差距啊!

孩子能感觉到差距,以后能坚持,我已经感觉很幸福了!

音乐是用来享受的。而要获得享受的能力,需要长期枯燥的学习。

良好的音准主要是建立在由耳朵指导的触指感觉上的。——加拉米安
22
 楼主| 融融妈妈 发表于 2008-7-26 15:12:00 | 只看该作者

八、关于教材的补充

我发现南北学琴的教材内容似乎是有一些差别的。《铃木》、《开塞》应该是一样的。考级教程肯定不一样。据L老师说,音协和中央音乐学院的教程差别都很大。因为买书时,她特意嘱咐我们要买中音的。

我看到上海、南京的家长们帖子里写到的一些曲目,似乎很眼生。但一些重要的曲子,像里丁协奏曲,学习中是都会涉及到的。

23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7-27 12:2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融融妈妈在2008-7-26 15:00:00的发言:

最初阶段,很多老师用《学琴之路》和张世祥的《100天》。融融幼儿园的老师就是用这两本教材教我们的。这两本书的编著者都是著名的教授,都教过很多成功的学生,书自然应该是好的,肯定其中编排的逻辑也是有道理的。我相信,如果是赵薇和张世祥教授二位来1对1讲解,那这些教材一定能起到非凡的效果。据说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是乐团的演奏员,应该说是专业出身。她讲课、我在边上看了一年半,完全感觉不出一课一课之间的关系,似乎总在局部学习。为什么呢?原因也许就在于老师的专业出身。

我不知道目前大多数小提琴教师都是什么背景。也许是艺术院校的毕业生,或者是交响乐团的演奏员?但肯定大部分不是经过教学理论科班训练的小提琴教师。那么他们依靠什么来教孩子呢?我想,他们是依靠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对教学活动的理解。这样,他们自己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啃”下来的教材,才是他们最擅长给我们的孩子讲授的东西。这样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教授们编的教材常常不是专业出身的老师的首选教材了。

呵呵,潜水真是没有白潜哈。发现教授的教材里面有逻辑。好的教材里面有很强的逻辑性,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但并不是每个教师都知道,很多教师都是革命加拼命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死记硬背练出来的。

以上的教程,赵薇的学琴之路我没看过,张世祥的一百天我看过。一部好的教材的逻辑性基本是这样:先一条弦,掌握以后换到其余的几根弦,然后,再组合,会越来越复杂的组合;手指先挨个的动-就是级进的上下行,然后就开始跳跃-跳进的上下行,在手指换弦;右手的弓从中间的短弓开始向两头越拉越长,一弓拉一个音-分弓开始,变成一弓拉两个音-连弓,再越来越多音的连弓,再分弓和连弓的组合,长弓和短弓组合;节奏也是从一拍一个音到一拍两个音,再到四个音,再慢慢组合……

复杂的运动是基本的简单的运动的组合,这就是好的教材的逻辑。不好的教材就会比较混乱

24
jackiepang 发表于 2008-7-27 12:39:00 | 只看该作者
音阶,练习曲是关键, 一节一节练过关,拉曲子的时候,,效果就出来了.
25
杉山润子 发表于 2008-7-27 17:16:00 | 只看该作者

加油学阿~相信融融会越来越好的。不要让她失去兴趣呦,可以多听听有欢快曲目的音乐会(不知道北京有没有上海这种价廉物美的音乐会),快乐的学琴哪怕练习曲也是很有意思的

融融妈妈也要加油~~~

26
 楼主| 融融妈妈 发表于 2008-7-27 21:0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cob19730224在2008-7-27 12:28:00的发言: >

呵呵,潜水真是没有白潜哈。发现教授的教材里面有逻辑。好的教材里面有很强的逻辑性,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但并不是每个教师都知道,很多教师都是革命加拼命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死记硬背练出来的。

以上的教程,赵薇的学琴之路我没看过,张世祥的一百天我看过。一部好的教材的逻辑性基本是这样:先一条弦,掌握以后换到其余的几根弦,然后,再组合,会越来越复杂的组合;手指先挨个的动-就是级进的上下行,然后就开始跳跃-跳进的上下行,在手指换弦;右手的弓从中间的短弓开始向两头越拉越长,一弓拉一个音-分弓开始,变成一弓拉两个音-连弓,再越来越多音的连弓,再分弓和连弓的组合,长弓和短弓组合;节奏也是从一拍一个音到一拍两个音,再到四个音,再慢慢组合……

复杂的运动是基本的简单的运动的组合,这就是好的教材的逻辑。不好的教材就会比较混乱

谢谢jacob老师的评论。

老师要是能讲出逻辑性就好了。讲不出来,家长和孩子都一头雾水。

而经典教材,思路是比较清楚的。

27
 楼主| 融融妈妈 发表于 2008-7-27 21:0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ckiepang在2008-7-27 12:39:00的发言: 音阶,练习曲是关键, 一节一节练过关,拉曲子的时候,,效果就出来了.
换老师后,音阶和练习曲就成了重点了,有点效果了。
28
 楼主| 融融妈妈 发表于 2008-7-27 21:1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杉山润子在2008-7-27 17:16:00的发言:

加油学阿~相信融融会越来越好的。不要让她失去兴趣呦,可以多听听有欢快曲目的音乐会(不知道北京有没有上海这种价廉物美的音乐会),快乐的学琴哪怕练习曲也是很有意思的

融融妈妈也要加油~~~

谢谢鼓励啊

北京假期时是有“打开音乐之门”的活动的。一场音乐会,名家的吧,10-100元。我觉得应该是性价比很高的。

29
 楼主| 融融妈妈 发表于 2008-7-29 14:40:00 | 只看该作者

九、新的学琴生活

换了老师,换了教材,换了琴上的小胶布(老师贴胶布的位置都不一样!),换了陪练妈妈的新态度,融融终于开始新的学琴生活了!

L老师的第一课,就给融融来个下马威——每根弦的名字、不同手指发音?融融不知。于是,L老师画了一幅图,标上发音,要求回去弄懂。开始学拉音阶。好像原来W老师没有要求拉八度的音阶。一下子好像作业量增加了很多。

然后,好像每节课都会要求回去拉熟一条音阶(大约5-6行吧)。想一想,原来好像一周的作业不会超过4行,一般都是2行音阶的练习,2行曲子。音阶之后就是《铃木》上的曲子,每周一个新的。

我想,融融毕竟是上了一年半的小班课的,铃木第一册和第二册的内容都进展很顺利。音阶课程逐步拉完书上第二部分。然后拉开塞1,逐步进入到考级教材的第一级,目前正在第二级课程的学习中。L老师还比较满意,说融融有个很好的特点,就是看着新谱子也能自己拉出来,识谱能力还行。

在2008年的1-7月间,融融上了24次课,其间和下面这样一些问题斗争过,而且还要继续和这些问题斗争下去。每一次斗争都是经历老师提醒、我提出要求、细抠动作、孩子哭、我严厉坚持、孩子改正、老师表扬、皆大欢喜、然后问题又悄悄冒出来这样的斗争、再斗争的艰难过程。

第一,右手紧张。这个问题是过去困扰我们很久的,一直很难改。L老师教了摇弓的方法,得到很大缓解。现在每天还都练习,但我觉得孩子现在心理上似乎有些忽视这个问题了,自认为做得不错了。

第二,弓子走不直。练空弦,有效果,好多了。最近我看河北那个十级第一名的爸爸的帖子说,大师认为他孩子的手式业余。我回去和融融说,女儿回答我说——哦,那要求太高了!最近我只好要求她慢练空弦,要求她体会,弦和弓只有一个接触点,始终成90度。我正在计划买林朝阳的《小提琴演奏的秘密》的盘,希望能得到一些启示。我最近一直在想,要保证弓子走直,右手应该是在作圆弧运动。

第三,眼睛看琴不看谱。老师要求要看谱。我那周就不让融融看琴,坚决不允许!好不容易掰过来一些,现在有时候又不看了。

第四,节奏不好。融融一开始就没有养成严格按节奏拉琴的习惯,基本拉成一样长。纠正起来那个费尽啊。我数拍子,口干舌燥;机械节拍器、电子节拍器,全部上场。两拍、一拍半、一拍、半拍。老师给画节拍图,要求打着拍子唱谱;我给分析弓子长短,解释速度一样的时候,长音要走得长,短音走得短。现在,好歹能在固定谱子里拉对了,慢慢也有点意识。她特别喜欢《茉莉花》自己看谱拉来着,第一次,怎么也拉不出那个调,她和我说:妈妈,这就是节奏的问题!

第五,不会拉短弓子。融融拉琴,大开大合。短音也被拉长了。现在正纠正着呢。

第六,音准问题。融融在熟悉的曲子里,一些升降音就是会出错。我是听不出来,所以只能反复和她说,要仔细要认真。效果如何,不知。这不,上周回课,老师说融融在里丁的协奏曲中错了若干升降音,要求本周一定解决这些问题。说实话,非专业家长只能依靠孩子自己的认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琴就是这样不断发现错误、改正、发现新错误、再改正的艰辛过程吧

所以,我现在每次都鼓励融融说:老师发现你的错误,你该高兴才是,因为这样你就可以有新进步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4 9:16:05编辑过]
30
 楼主| 融融妈妈 发表于 2008-7-29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十、换琴

和L老师上课后,大约每天练习量增加了,融融常常反映琴的音跑了,不准了。我们不会调,于是就要由爸爸开车送到琴行去调,总是很麻烦。大约5-6次课后,一次上课中,融融把琴给摔了。

琴头折了!

爸爸说那就换一把琴吧,顺便就从1/8换成1/4的了。

在新街口的那些乐器店里,我们进一家,看一家,听拉的情况。最后在我们走的第一家店里买了开价最贵的一把普及琴,泰兴产的stentor。网上这个琴大约卖400左右。我们没有经验,买贵了一些。我常常恨恨地想:以后网上买,或者出差到上海或江苏的时候去买,反正不过是普提!

不过,我们对这把琴还挺满意的,觉得适合初学的孩子。想起来,和这个琴也算有缘吧:

1、卖琴的大姐会拉琴。乐器店里大约都有会拉琴的。我们遇到的这个卖家拉得比较好,而且她的店面比较安静,我们听起来,乐声不错。

2、stentor的琴作得挺好看、顺眼。那条乐器街上有一家卖据说是北京提琴厂生产的手工琴,价钱也不贵,500左右吧。但琴的颜色就是不如我们买下的琴好看。融融就是没有看上。

3、琴盒精致。非专业人士就是这样买椟还珠的吧。融爸爸说,细节都注意的企业,应该更值得信赖一些。不知道这个结论是否适合小提琴。

好在琴买回来后,老师也肯定了,说还不错。更满意的是,换琴后融融很少说音跑了,不需要在每周中间去调弦了。也许音还是会跑的,但融融的耳朵好像还听不出来。

现在,融融就用着这支琴,每天练习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9 16:10:49编辑过]
31
DUANDD1113 发表于 2008-7-29 16:18:00 | 只看该作者

融融妈妈为什么不买个调音器呢?小提琴的音是要天天调的!

32
 楼主| 融融妈妈 发表于 2008-7-29 16:52:00 | 只看该作者

十一、听音乐会的趣事

L老师说,听音乐会对孩子学琴有帮助。

但我们担心,孩子坐在音乐厅里能坚持住吗?我一直告诉融融,去音乐厅是件正式的事情,应该穿漂亮的裙子、乖乖地坐在里面、安静地欣赏。我对孩子的要求是,提出的要求就要是孩子能做到的,说了就要做到。融融行吗?

今年以来,融融听了三场音乐会了,有什么效果,不知道,有趣的事情倒不少。

第一场音乐会在北大百年讲堂。我那天有事,没有陪着。据融爸爸说,坐在他们前面一排的一位老教授在音乐会开始前,充分鼓励了融融。说小朋友,你这么小就来听音乐会,一定了不起,一定要坚持到最后!融融坚持了。

第二场音乐会是柴亮和他的学生小提琴表演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因为听说是小提琴音乐会,融融很激动,下午就做好了准备。到了音乐厅,更高兴。结果,在柴亮表演的时候,她睡着了……我们买了最贵的票,坐在很前面……我悄悄捅了融融多次,可惜啊,她正神游在音乐的梦乡中吧……柴亮表演结束时,观众鼓掌,我一看,我的女儿惺忪睡眼,使劲鼓掌……好在,所有的曲目,她就是在这个由柴亮拉的曲子(只有柴亮最有名!)中睡了!这以后,我每次说,啊,你上次睡觉啊。融融就说,可是我没有错过给柴亮鼓掌啊!

第三场是盛中国夫妇的演奏会,在中山音乐堂。中山音乐堂坐落在中山公园内,环境很好啊。去音乐堂的路上,经过社稷坛,融融还学习了一下五色土、江山石。这次,我提前要求了中午要休息好,晚上不许睡觉。演奏会的曲目安排得很好,人也很多。带孩子来听演奏会的情形居多。这次,有一些曲目,融融能听出来了。因为假期里,我要求她每天听音乐欣赏盘了。啊,她能听出乐曲了,《小狗圆舞曲》等等。而且,她能感觉到盛中国的演奏技艺高超了!她说:“我和盛中国差好多啊!他拉得好好啊!他的左手拨弦、右手飞弓!”音乐会回来,融融还主动要求听了一次盛中国夫妇的演奏CD碟。

明天,我要带她去参加第四场音乐会“钢琴名师吴迎的家庭音乐会”。也许,明天会有更多的趣事……

33
 楼主| 融融妈妈 发表于 2008-7-29 16:5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UANDD1113在2008-7-29 16:18:00的发言:

融融妈妈为什么不买个调音器呢?小提琴的音是要天天调的!

我有,不会

老师说,她调好以后,尽量让孩子别动那几个部位,可以坚持到下一次上课

34
zh_e_mail 发表于 2008-7-29 17:41:00 | 只看该作者

让孩子学琴的最初动机,都是很相似的,看了BZ的文章,再次感觉到了作为家长的那份热盼,这也是孩子成才之路上的宝贵财富。

35
 楼主| 融融妈妈 发表于 2008-7-30 10: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_e_mail在2008-7-29 17:41:00的发言:

让孩子学琴的最初动机,都是很相似的,看了BZ的文章,再次感觉到了作为家长的那份热盼,这也是孩子成才之路上的宝贵财富。

写这些文字,也算记录家长自己的心情吧

36
jinghan_01 发表于 2008-7-30 10:54:00 | 只看该作者

女儿的老师也建议多听音乐会,可惜,我们的机会不是很多.

37
 楼主| 融融妈妈 发表于 2008-7-30 10:59:00 | 只看该作者

十二、第二十五次课(7月26日)

把前面近两年的小提琴学习情况总结之后,进入最近的课程情况吧。

上周六,是我们和L老师的第25次课。因为要值班,我没有陪。融爸爸担任了艰巨的陪练任务——记笔记。

每次课,首先复习音阶,一级和二级的必考音阶都过了。

在过练习曲的时候,老师指出了融融的问题——个别升降音不准。

过乐曲的时候,上周新练的巴赫《g小调加沃特舞曲》前半部分可以,后半部分不熟;《凤阳花鼓》可以过。融融自告奋勇要求拉的《茉莉花》(属于三级曲目),节奏有问题,需要改进。

总结:上周练习有点沉迷于中国乐曲,练习曲和外国乐曲练习不够。本周练习要求准确,一级曲目要求背奏。

38
 楼主| 融融妈妈 发表于 2008-7-30 11:0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inghan_01在2008-7-30 10:54:00的发言:

女儿的老师也建议多听音乐会,可惜,我们的机会不是很多.

别介意。能让孩子学琴已经是很好的父母。电视里也有音乐会的。

咱们做家长的,只能做到尽自己最大努力就行了

我们也不能和条件更好的家庭比

能让孩子喜欢上音乐,方法有很多的,咱们共同努力吧

39
 楼主| 融融妈妈 发表于 2008-7-30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十三、用内心的歌唱带动双手

我发现潜水的好处很多啊,比如,我告诉融融jacob老师说的要“用内心的歌唱带动双手”去拉琴

昨天晚上,我让融融在拉琴的时候,每支曲子(包括音阶)都要在心里唱起来,手上的音和内心的声音要一致。

融融说了一句让我心花怒放的话——我觉得这样拉,音准多了!

谢谢论坛,谢谢jacob老师!

40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7-30 11:52: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神吧:)

我是在圣经里看见: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发出。我才这么注重内心歌唱和内心活动的;我还看见一句话:叫他生长的是神。我才发现自然的循序渐进的成长的重要性

圣经是是几乎所有杰出科学家的智慧和长期的坚持的力量的来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0 10:44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