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琴制作] 优质提琴声音与制作的奥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何乾忠 发表于 2009-4-4 19: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优质提琴声音与制作的奥秘

提琴这一乐器王国里的皇后,有着神奇而悠久的历史,它那极其丰富的表现力蕴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和解不开的秘密。

提琴制作是一门非常严谨而深奥的学科,属于尖端科学的范畴,赶超名琴的声音一直是世界上的难题,早在十八世纪初斯特拉地瓦利和瓜奈利就完美的塑造了提琴的形象和音质,他们死后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资料,使这伟大的意大利秘密从此失传。

声音是乐器的本能,提琴声音的优劣相差极大,低级琴的声音与世界顶级名琴的声音相比就有天壤之别,在这里发表自己研究的理论观点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提琴的声音要从两个方面去衡量:一.音量,二.音色,统称音质。音量就是声音的响度,好的琴发音敏感响亮异常。音色就是声音的美感,好的声音里面包含了很多泛音,泛音越多声音越美,这里的泛音不同于演奏乐曲的泛音,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优质琴的音量和音色两者缺一不可,相互关连,一定是发音敏感均衡,高音亮丽而透明,刚劲有力,运弓稍加用力就会发出震撼力的响声。低音部分一定是非常浑厚圆润,宽宏而深沉。能够达到高亢使人振奋,低沉令人落泪的效果,琴弓离开琴弦还有回响,正如古人形容的那样,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琴的声音好比歌唱一样,音质差的琴如通俗唱法,声音柔弱无力,人人都会,不需要什么技巧,引用著名钢琴家刘诗昆的一句话:“柔和不是好声音。”好琴的声音如美声唱法,音量大而音色美,具有强有力的穿透力,制作起来比美声唱法难度更高,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演奏家手里的优质琴与提琴制作者有密不可分的关连,笔者也是业余乐团大提琴手和扬琴演奏者,经常看和听演奏家的独奏,他们都有高超的演奏和完美的技巧,但有些琴却不那么理想,总感到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有的高音很好低音却较差,有的低音不错但高音却缺乏力量,满足不了乐曲的要求,也满足不了演奏家的心愿,只有优质琴的声音才能使演奏家得到完美的展示。

在提琴制作繁荣的今天,仿造名琴的外形和尺寸并不难,已经在人们的掌控之中,甚至工艺还可以做得更好,但是仿声音却异常的艰难,因为里面隐藏着好几项不为人知的秘密。

琴板的秘密,人们通常要求木材的产地,存放的年限,年轮和花纹要怎样,其实它们对声音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好看的材料对琴的美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很多琴材料非常好,工艺也不错,就是声音差,可惜了昂贵的好料,浪费了宝贵的森林资源。如果以声音来划分等级,很多高级材料的琴都要划到中、低级范围内。琴板的秘密在于面、背板怎样很好的配合,准确利用频率的特点,使其产生强烈的振动。

低音梁和音柱的秘密,常规要求木材的年轮.尺寸和位置,其实主要矛盾并不在于此,3.4两根弦的声音好坏,低音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音柱对1.2弦的声音更不能忽视,如果音柱不对它的传递功能将大大减弱,怎样才能将面板的振动不折不扣的传递到背板,这又有一种全新的理论。

油漆的秘密,被人们说得最多的是油漆的配方,各家研究的配方五花八门,对声音的说法没有一个定论,实际上油漆是起装饰作用,不管是那种酒精漆和油性漆对琴身的振动都有影响,关键是操作的时候怎样控制油漆的副作用,与白琴保持一致才能使琴箱得到充分的振动。

琴码的秘密就更复杂了!小小的琴码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普遍认为要那里的产地,什么牌子的琴码才好,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好看的琴码和材质的软硬都不是主要原因。选择琴码要以琴而定,因为每把琴的性质不一样,选择的标准就不一样,关键是合适,价格高的外国琴码安在琴上不一定声音就好,价格低的琴码不一定就不好。琴码的修削也非常重要,修哪些会产生怎样的变化,修到什么程度为标准,只有合适的琴码才能够修,不合适的琴码修也不起作用,几句话无法阐明,必须长篇论述。

还有空气音和调试的秘密,对琴的后期调试非常重要,一点不能马虎,就算是琴箱到处都做得很到位,如果没有调试得当那将是前功尽弃。然而,通过调整却能提高琴的音质,发挥它的最大潜能。

优质提琴的制作是一项综合艺术,要有科学的理论作为基础,理论来原于实践,这个理论与书上的理论相差较大,科学技术的研究绝不是常规理念,对传统的观点要进行洗脑,不然人们早就做出了名琴的声音。还要有正确的制作方法,每个部件都有它的振动职能,不要小看边条和黑白线与振动的关系,做得好就是锦上添花,做得不好就背道而驰。每道工序都必须紧紧的围绕声音这个主题,就连使用的粘胶都有考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好办,技术秘密就隐藏在无形的东西里。几项秘密加起来就能达到世界第一流的音质,就能和名琴的声音媲美。当然,不是所有的名琴声音都很好,真正能在演奏家手里独奏的名琴也为数不多。

只要掌握了提琴制作的秘密,就等于掌握了其他各种乐器的核心技术,凡是木材振动的乐器都是相通的,把它运用到民族乐器和钢琴、吉他上都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举一反三,一箭数雕,已经得到了多次证实,国内钢琴赶超世界名牌钢琴的声音也能办到。以上所言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4 19:54:06编辑过]
当你在家里练习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敌人;而当你出现在舞台上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崇拜者。——布舍里
174
tjq 发表于 2013-12-14 14:04: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173
ba5rw 发表于 2013-12-13 23:2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cj0404在2013-12-13 23:09:00的发言:
物体振动通过空气传到耳朵所感受到的声音,可以说空气音就是我们听到的声音。

大师说的是亥姆霍兹共振腔的空气音……哈哈……小提琴琴箱和f孔构成一个空气谐振腔,这恐怕不是什么机密的东西。
172
zcj0404 发表于 2013-12-13 23:09:00 | 只看该作者
物体振动通过空气传到耳朵所感受到的声音,可以说空气音就是我们听到的声音。
171
ba5rw 发表于 2013-12-12 20:40:00 | 只看该作者
一路看下来,对各路大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但是还是想要告诉大家的,现在不需要金耳朵,音频软件就可以解决一切,何老师说空气音要训练,一般人听不出来,这个太玄乎了,我只在童年的时候拉了一段很初级的小提琴几十年后的现在仅仅接触小提琴不到二十天的时候就知道空气音怎么回事了,而且可以非常精确的测量出来。
170
dreamfree 发表于 2013-12-12 15:10:00 | 只看该作者
留个记号,琴的泛音是关键.
169
左嗓子 发表于 2013-11-13 19:20:00 | 只看该作者
辗转胸,我们要宽宏大量,不要为难大师,大师也是有血有肉的阶级胸弟啊!哈哈
168
辗转反侧 发表于 2013-11-13 08:53:00 | 只看该作者
没人要何大师您透露制作机密,甚至没人要看你做琴以及调整的过程。大家要的是看你的成品,听你成品的声音。如果您做出的琴是给人拉、给人听的,那还怕什么?
167
 楼主| 何乾忠 发表于 2013-11-13 08:2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iruoxin在2011-7-14 12:53:00的发言:
老师小提琴很有些研究,在坛子里也是大名鼎鼎,你的这篇文章我拜读了好几次,对于你说的那些秘密和大道理有些看法,说错无怪。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一些基本的常识理论。想学习的人看了之后根本摸不着门,还是一脑门雾水。主要是在对音色和音质的描述方面用词太空洞,太抽象化。我觉得应该把你自己的亲身感受用最恰当、最准确、最直观、最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的词语表达出来。比如说怎样来定义好的音质,他有那些特点?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对声音的描述感觉有哪些微妙之处?不要重复大家都用的词描述,要用你自己的感受来描述。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容易接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众不同的好文章。有很多大师他们有很高的水平,但是他们的表达能力不够强,就只能用一些高调理论应付学生。然后他们的学生也用这些来应付自己的学生,这样的例子很多呀。

其实很多理论都可以把它说得很准确很直观,比如可以把琴马与面板的振动频率关系以及重要程度说得很详细,还可以根据琴的频率决定怎样挑选琴马,为什么有的琴选琴马相对容易有的琴就很难,在选不到合适琴马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方法使其到达要求,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在这里不可能说得这么清楚,也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讲出来,军事机密不能透露。
166
扬扬扬 发表于 2013-11-12 10:42:00 | 只看该作者
一般来讲,要高点明堂的人通常都不会循规蹈矩,且非常执着个性明显。在常人看来有些偏执狂妄比不为奇。百家争鸣大有好处。
165
回来火车 发表于 2013-11-12 04:3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天马健行在2011-9-5 7:41:00的发言:
听说可以在上油漆之前用火山灰处理一下。

火山灰 原子灰 都是很多年前的土方子了。利用细小物质处理琴“毛孔”的方法

164
czb08 发表于 2013-11-12 01:34:00 | 只看该作者
对。。。
163
大跑 发表于 2013-11-11 11:38:00 | 只看该作者
对学术来说要用学术来驳倒它,而不是把它删贴完事,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贴近事实的理论。有写所谓的专家也是开黄腔的,专家不是每一句话都对,所以要准许别人说话,中国人就是从古到今就是缺乏言论自由的精神。
162
大跑 发表于 2013-11-10 19:10:00 | 只看该作者
何大师最大特点就是题目整得很大,结果是说了等于没说。
161
辗转反侧 发表于 2013-11-10 13:4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eilei0611在2013-11-8 19:43:00的发言:

我感觉没到时候!

虽然人生是短促的,但历史是漫长的。要是到了何大师认为可以的那个时候,估计要再来一个上下五千年。
160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3-11-8 19:4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q8019在2013-11-7 23:48:00的发言:
何大师要证明自己,目前可行的方法就是上音像吧。

我感觉没到时候!
159
wq8019 发表于 2013-11-7 23:48:00 | 只看该作者
何大师要证明自己,目前可行的方法就是上音像吧。
158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3-11-7 22:2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何乾忠在2010-4-24 23:01:00的发言:
拉琴的人和制琴者在挑选琴马的时候普遍都是看牌子和木射线是否好看,只要是外国的老牌子和木射线好看价格高也要买,当然生产琴马的厂家也是根据射线的好坏划分等级而定价,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人们买琴马的时候应该听它的频率,音高的为好。

已有2位大师说出同样的话,我认为成立了,哈哈!
157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3-11-7 22:1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yw8000在2010-1-20 22:06: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呵呵!看来那是技术专家的通病了,哈金斯博士也留了一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嗨嗨!哪天专家们都能够不用考虑留一手了,这世界就真正和谐了!呵呵!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还是铁匠师傅诚实啊,在徒弟出徒时,师傅告诉了铁红时千万别用手摸啊!
156
birch 发表于 2011-9-19 11:19: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感谢版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 14:21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