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标准的琴马,看了就知道和国外水平的差距了.

[复制链接]
41
跳动的音符CiCi 发表于 2006-8-28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我的琴马居然是标准的!其实没有关系,还不是可以拉!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门德尔松
42
马达 发表于 2006-8-29 11:48: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中国有这么多人懂削琴马,那外国人就不会说大部分是垃圾了。顺便说一句大家不爱听的话,中国的琴马和音柱的选材和加工50年也别想赶上现在的意大利。

这个言论令人费解。选材需要50年追赶,使我们“选”没有眼光,还是“材”50年后中国才有?
43
chiufang1955 发表于 2013-9-12 15:24:0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初上论坛,愿和大家讨论小提琴上的一下问题。

    就LZ提出的小提琴琴马问题,本人拉琴数十载,更换过多个琴马,琴马在琴上安装好坏确实影响着琴的音色,至于马的高度,因琴而易,高度不影响音质。马稍微偏高点,反而手感好,特别是拉泛音效果突出。其实所谓的标准是人为的,小提琴千变万化,谁也无法说清楚。我觉得还是自己给自己定标准吧。粗略见解,纯属个人看法。本人在打磨、调整琴马倒是有点经验,愿下次同琴友们共同探讨。谢谢!

44
扬扬扬 发表于 2013-9-12 17:27: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琴码图片不就是于版帖子里的吗?大家看看置顶帖嘛。
45
12345677654321 发表于 2013-9-12 18:08:0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而某一个标准不会合适于所有情况。
46
孟秋惠 发表于 2013-9-12 19:11:00 | 只看该作者
外国货的质地就是不一样,像我这把琴的根本没办法和人家比。不过材质是一码事,用起来的顺手程度恐怕世界上还没有绝对标准,看自己的吧。
47
沙里淘456 发表于 2013-9-15 00:27:00 | 只看该作者
琴码是小提琴上的最重要的部件,关于琴码的研究,似乎目前还没有一部专著来祥述这个问题,就目前本人对琴码的研究来看,其中奥妙无穷,琴码的高低宽窄厚簿均与琴的音色相关,就琴的音色相关的琴弦.琴码,音柱三大部件来说(至于琴本身的好差这里暂不论述),琴码占了%80,其余各占%10,琴码高过了头,弦离指板距离过高,会影响手指的换弦速度,快速的乐曲便不好演奏,这也是许多人喜欢拉低码的缘固,但是低码低到何等程度,这是有讲究的,每把琴的弧度是各不相同的,其与弓子的运动相关,E弦的高度是最有原则的,最先应确定E弦的高度,弓子上下运动应以不擦到琴弧的边缘为原则来确定琴码的右边高度,如果发现琴右边缘有松香灰,说明琴码右边低了,应适当提高,每把琴的拱度不同,以同样原则确定琴码的高度会产生如下効果,拱度越高的琴,其琴码就相应低一些,其弦离指板也低一些,如果拱度不够,其相应効果也会反之。本人有6部小提琴,参照了各琴的E弦与指板高度来看,E弦与指板之间最高者在4毫米,最低者2.5毫米,这个距离与每把琴的音色也有关联,琴码越高,音量越大,但相应的杂音和沙音也很多,琴码越低,相应的音色就纯净些,宽者音小,窄码音大,厚码音小,薄码音大,确定了E弦的高度,依照指板的弧度便可确定其它各弦的高度了,琴码的修整并不是要搞得整齐平衡,而是要依据琴的发音来确定,如果低音发音过小,可将琴码左边弄高弄薄一点,如高音发音过小也可将右边修薄一点,这样来调整音量的平衡,还有一点,每把琴要选中一个合适的琴码不容易,十个难挑到一个,选琴码要根据每把琴的特点来选,琴的发音过大就要选木质致密的码,琴的发音小就要选木质疏松的码,琴的质量差用厚码,琴好就用稍薄的码,码子越轻而发音効果越好,说明琴是一把好琴,差琴用轻码,声音就燥得没法拉,这也是验琴的一种方法。琴码是决定音色的关健因素,而修码也有一定的方法,本人在这方面调整过几十部琴,才总结了这点经验,只是本人现在昆明,无像机也无录音设备,没法上传图像,等回到家,一定给大家发个图像和录音,共同探讨。
48
blackgunpe 发表于 2013-10-17 12:15:00 | 只看该作者
太绝对了
49
飞扬琴声hb 发表于 2013-10-17 22:02:00 | 只看该作者
你们就在这里崇洋媚外吧,琴码也要因琴因人而异,没有国标
50
a790421673 发表于 2013-10-18 00:26:00 | 只看该作者
对比下自己的琴,其余的 有的没的 说多了也没意思
51
no5no6 发表于 2013-11-6 21:25:00 | 只看该作者
琴马高低这个问题有点复杂
52
Schaukel 发表于 2013-11-7 10:1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teel2004在2006-3-13 23:17:00的发言:

国内的琴马普遍偏高,标准的是E弦高出指板末端3.75毫米,G弦高出4.75毫米,自己量你们的琴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5 10:24:37编辑过]

显然楼主的琴马灰常灰常的好
53
gun555 发表于 2013-11-8 09:23:00 | 只看该作者
全部偏高?要有充分的调查研究
54
轩辕剑 发表于 2013-11-14 20:46:00 | 只看该作者
主要是制作的交流机会太少了,现在有了网络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55
高山流水zl 发表于 2013-11-14 23:3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沙里淘456在2013-9-15 0:27:00的发言:
琴码是小提琴上的最重要的部件,关于琴码的研究,似乎目前还没有一部专著来祥述这个问题,就目前本人对琴码的研究来看,其中奥妙无穷,琴码的高低宽窄厚簿均与琴的音色相关,就琴的音色相关的琴弦.琴码,音柱三大部件来说(至于琴本身的好差这里暂不论述),琴码占了%80,其余各占%10,琴码高过了头,弦离指板距离过高,会影响手指的换弦速度,快速的乐曲便不好演奏,这也是许多人喜欢拉低码的缘固,但是低码低到何等程度,这是有讲究的,每把琴的弧度是各不相同的,其与弓子的运动相关,E弦的高度是最有原则的,最先应确定E弦的高度,弓子上下运动应以不擦到琴弧的边缘为原则来确定琴码的右边高度,如果发现琴右边缘有松香灰,说明琴码右边低了,应适当提高,每把琴的拱度不同,以同样原则确定琴码的高度会产生如下効果,拱度越高的琴,其琴码就相应低一些,其弦离指板也低一些,如果拱度不够,其相应効果也会反之。本人有6部小提琴,参照了各琴的E弦与指板高度来看,E弦与指板之间最高者在4毫米,最低者2.5毫米,这个距离与每把琴的音色也有关联,琴码越高,音量越大,但相应的杂音和沙音也很多,琴码越低,相应的音色就纯净些,宽者音小,窄码音大,厚码音小,薄码音大,确定了E弦的高度,依照指板的弧度便可确定其它各弦的高度了,琴码的修整并不是要搞得整齐平衡,而是要依据琴的发音来确定,如果低音发音过小,可将琴码左边弄高弄薄一点,如高音发音过小也可将右边修薄一点,这样来调整音量的平衡,还有一点,每把琴要选中一个合适的琴码不容易,十个难挑到一个,选琴码要根据每把琴的特点来选,琴的发音过大就要选木质致密的码,琴的发音小就要选木质疏松的码,琴的质量差用厚码,琴好就用稍薄的码,码子越轻而发音効果越好,说明琴是一把好琴,差琴用轻码,声音就燥得没法拉,这也是验琴的一种方法。琴码是决定音色的关健因素,而修码也有一定的方法,本人在这方面调整过几十部琴,才总结了这点经验,只是本人现在昆明,无像机也无录音设备,没法上传图像,等回到家,一定给大家发个图像和录音,共同探讨。

你说的太好了,受益收藏了。
56
rzmlcrh 发表于 2013-11-17 16:46:00 | 只看该作者
再一次的学习!
57
shui8110188 发表于 2013-11-17 23:16:00 | 只看该作者
不太看懂
58
tsnhappy 发表于 2013-11-18 22:52:00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看演奏者看水平吧。专业演奏的水平,当然琴码是要修得那么严谨,普通的票友,就那种业余的水平,其实没什么大区别。
59
超威蓝猫 发表于 2013-11-29 09:55:00 | 只看该作者
琴码高的话对指力的要求也更高一点
60
歌手 发表于 2013-11-29 13:18:00 | 只看该作者
嗯 我修坏了同十个码都是闲低和太薄了,看来我早超世界水平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13:1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