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物传记] 亨利克·谢林(Henryk Szeryng)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鱼儿 发表于 2004-7-12 10: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亨利克·谢林(Henryk Szeryng)
  亨利克·谢林(1918-1988)是弗莱什培养出来的学生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一位。1918年9月22日,他出生于波兰华沙,是在肖邦的诞生地济拉左瓦-沃拉长大的。5岁时母亲教他弹钢琴,不久又开始学习小提琴。他演奏的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深深地感动了胡贝尔曼。在胡贝尔曼的一再劝说下,他父母同意把儿子送到柏林去踉卡尔·弗莱什学习。   1933年,谢林举行首次公开音乐会,揭开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足迹遍及欧、亚、非、美四大洲的旅行演出序幕。来到巴黎后,谢林跟随纳迪亚·布朗热学习和声与对位,又曾随蒂博进修小提琴。他精细文雅的演奏中注入了法国文化意境淡远的韵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为盟军演出300多场。由于他能流利地讲7种语言,还担任波兰在英国的流亡政府的译员。他对于即使橡柴科夫斯基协奏曲这样熟悉的作品,也能够以新颖的演奏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他的演奏风格是那样文雅清新,以致当我们听说他在生活中是一个轻浮浪子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究竟是布封"风格即人"的限定又出了例外,还是传闻有误?   1946年,谢林第一次来到墨西哥演出,受到墨西哥听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誉。同时他也被当地的风土人情所迷住。他加入了墨西哥国籍,并在墨西哥大学音乐系任教,有时还作为墨西哥官方的文化使节,带着外交护照旅行,宣传墨西哥文化,演奏墨西哥作曲家的作品。   1952年,谢林去欧洲旅行演出,发现了久已失传的帕格尼尼e小调第六小提琴协奏曲的乐谱,后来做了公开演出,并录制了唱片。   1954年,在著名钢琴家阿瑟·鲁宾斯坦的劝说下,他在从事教学工作之余,还到世界各地举行了大量的音乐会。   墨西哥作曲家曼努埃尔·庞塞(188-1948)献给谢林的小提琴协奏曲是这位作曲家生前最后一部大型作品。庞塞于1942年写好总谱,1943年完成配器。同年举行首演,谢林任独奏,墨西哥交响乐团协奏,由庞塞的学生、同为墨西哥作曲家的查维斯担任指挥。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按照传统的奏鸣曲式写成。在乐队简短的引子之后,独奏小提琴拉出浪漫而有节制的主题,在经过充分的发展再现后,小提琴演奏了一段扩展华丽的华彩乐段,直接导向尾声。第二乐章是一皮带有哀怨情调的行板。这里还有一个故事。1912年庞塞根据墨西哥传统曲调写了一首歌"小星星",这首旋律动听的短歌不胫而走、风靡一时,从南美传唱世界各地,各种改编仿作竞相选出,庞塞受出版商的蒙蔽,从中分毫未得。伤心之余,庞塞把它自由地运用在这个乐章中,哀怨中夹带着悔恨之情。第三乐章由带着巴西哥流行歌曲面纱的回旋曲主题引出,生动活泼,诙谐俏皮,不时被轻快惬意的浪漫插部打断。全曲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   庞塞被称为欧化的墨西哥人。而罗多尔夫·阿尔夫特(1900一?)被称为墨西哥化的西班牙人。阿尔夫特是自学成材的作曲家。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写于1939-1941年,是应美籍波兰小提琴家塞缪尔·杜什金的请求而创作的,并由杜什金于1942年举行首演,也由查维斯指挥墨西哥交响乐团协奏。稍后,阿尔夫特在谢林的帮助下对全曲进行了修订。谢林演奏时采用的就是这个1953年面世的修订版。在旋律轮廓与和声进行方面西班牙民族风格十分明显。第一乐章的主题旋律由独奏小提琴以一连串的伴有纯五度的快速双音上行乐句奏出,纯五度是小提琴两根空弦音程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演奏者用一指同时按住两根弦,其对音准的要求之高可想而知。作曲家以主题旋律的对位变奏取代了发展部,使用了诸如卡农、主旋律的延长与缩短、逆行与花饰种种手法。第二乐章同样运用变奏的原则:主题陈述之后是两段即兴风格的变奏,伴以插部,终乐章回旋曲精神抖擞,像是民间活动的描述,队伍的行进,人声的喧嚷,这一切在辉煌的尾声中达到高潮。这首协奏曲写得十分聪明,近似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之灵巧,而无其夸饰。   这两首小提琴协奏曲,谢林于1984年同时录了音,他的声音粘密紧实,技巧出色,情绪活跃,热情奔放,丝毫没有老年人暮气沉沉之感,是他晚年的代表性唱片之一。   谢林对巴赫音乐精神的深刻领会和体认,反映在他录制的6首小提琴独奏奏鸣曲和帕蒂塔中。他先后完整地录制过两次这6首巨作。50年代在CBS公司录制的单声道版本,他的处理严整方正,技巧卓越;60年代在DG公司录制的立体声版本,速度有所减缓,细节更见功夫。这两次录音的共同特点是:恢宏的气势与严谨的结构完美的结合。他的严谨表现在演奏和弦的声部控制恰当,音准无懈可击,对运弓量和运弓部位有其独到之处。谢林认为:巴赫归根结底是一位热情的人道主义作曲家,他的心胸如同宇宙般宽广,他的线条又极为优美动人。谢林在演奏《恰空》时,强调其舞曲的性质,开端全部用和弦奏出,展示宏大的气魄。接下来的几个变奏谢林运用揉指和弓弦接触点的变化来表现双簧管或者长笛似的音色。在进入D大调乐段时,谢林完全不用揉指,以表现静谧庄严的宗教色彩。   谢林演奏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也十分精彩,如行云流水,情趣盎然。他曾经说过:"在巴洛克时代的音乐中,一般的感觉是长的音符应当演奏得短一点,短的音符要长一点。"他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巴洛克风格的典范,别人能够赶得上他的优雅,却很难做到同样的严谨。
工作要持之以恒,真诚的艺术家不能借口情绪不佳而束手坐待。——柴可夫斯基
2
DinoNed 发表于 2007-7-29 15:02:00 | 只看该作者

我来做这个老贴得沙发吧

我太喜欢Szeryng 了!

第一次听他的作品就是巴赫的无伴奏,浑厚而密实圆润的琴音,对感情的强大而自然的控制力,让我非常震惊!

我觉得他对音乐的演绎是一种哲学的演绎,他的音乐最与众不同之处是极其内敛情感。

每一个音符都感情充沛,同时又节制情感,无论什么样作品背后都有一种平和的情绪。他不强加情感给听众,他的音乐是拉给他自己听的。

我觉得他的音乐气质与莫扎特相似,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飞利浦的莫扎特全集中的小提琴协奏曲全部选了他的作品。

他的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完美的小提琴演奏家。巴赫的最佳诠释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9 15:16:30编辑过]
3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07-7-29 16:00:00 | 只看该作者
偶有他演奏的巴赫六首无伴奏组曲,已经不知听了多少遍了,经典啊。
4
chenhuafeng 发表于 2007-7-29 16:27:00 | 只看该作者

Szenyng绝对是个高手,尤其发音方面

他除了Bach之外,Mozart也非常了得

建议大家听听他演奏的Mozart奏鸣曲录音

5
DinoNed 发表于 2007-7-29 23:29:00 | 只看该作者

听谢霖的人一般都是音乐专业的人和古典音乐发烧友,他对音乐内涵的表达非常深。

巴赫和莫扎特是最难表达的,他是公认的巴赫最完美诠释者,演奏莫扎特的专家,却也是顶级小提琴家中最不为人知的。

他的琴声非常耐听,他不作强烈的表达,内敛的气质将你吸引近他的音乐世界,而且你进去了就不愿出来。

我第一次听他的维塔利恰空,反反复复听了两个小时,然后出去一小会,等我回来再听时,纳闷哪里来得钢琴声,然后突然发现,天啊,这曲子竟然有钢琴伴奏!我听了两个小时完全被小提琴声吸引,竟没听到钢琴伴奏,晕啊!

谢霖是第一个,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个让我彻底折服演奏家,听他的作品,每一个音符都让人舒服,让人思考。

希望有更多人的听他的音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6 14:1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