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曲子的技术难点,其实也就是今后这漫长的练习路途中用天天陪伴的东西,所以是非常非常关键的部位。 它的关键性在最初开始练习的时候,是体现不出来的,即使是已经有过演出经历的曲目,曲子中的技术难点仍然容易被人忽略,直到有一天爆发! 技术难点有明的,有暗的,明的就是一些很明显的搞难度乐句,比如帕格尼尼协奏曲,那些难人的地方是人都看得出来,但更多的难点是暗的,比如贝多芬协奏曲一些看似简单的三连音段落,就想地雷一样,如果不彻底排除,就永远有要搁在台上那一刻,这种东西就是练习的核心所在。 所以分析一个曲子的暗礁就要从一开始练习就着手,这种技术难点大致是: 长时间连续平均的音型,这种音型其实大多是小提琴处在伴奏位置的,连贯,但不是很难,所以在平日练习的时候很容易“过关”似乎什么也没发生,但一旦合了伴奏,或者上台心态一微妙变化,这个地雷就算是踩上了。所以对待这种地段,就一个词:重复!要不厌其烦地玩命重复,要保证20遍下来不错一个音,牢牢记住和声变化时的指法,总之即使每天都能完整演奏这个段,也不能放弃对它的重视。 还有一种就是乐段的开头,很多曲子是由一段一段不相连的乐段组成的(指独奏部分),比如几大协奏曲的第三乐章,都是起码4段以上,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很自然地一段一段苦练了,但很少关注每段开头这么一下,这正是将来要出事的地方,特别是有快速音群进入的句子,在平时很容易就找到那些音的,但上了台就不那么回事了,很容易一串音地真空。 所以每一段的开头必须,必须无条件地重复和练习,记住这些音,和指法。 还有很多具体的暗流险滩是要具体分析的,这样看来一个曲子好象就每个地方都很重要,其实要看怎么讲,如果说要追求一个完美的演奏,那每个地方都不能闪失,再简单的地方对我们小提琴来说也有闪失的几率,所以每一句每一段都是极其重要的, 但放在实际练习中,又是应该有重有轻的,重,就是重复和记忆的地方,不需要理由地重复,死记,轻就是要时常过一过的地方,在过这类“轻”的地方一定要注意力集中,不能闪失,一旦有闪失,那恭喜它,升级了,成了VIP ,要好好拖出去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