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近在回帖是遇到网友阐述的一些现状,忽然很有话想说,呵呵~
以下是引用zengxiaomao在2007-5-1 21:22:00的发言:
我看了好多按固定调学琴的,考了小提琴好几级的有“证书”的,往往只会拉常拉的曲子,如果一首简谱歌曲拿在手上,他是没有能力拉出来的。要么就得先翻译成五线谱。难怪有好些家长都说,孩子钱花了不少,时间耗费了不少怎么只会拉教材上的这点曲子哦?
我认为此问题的产生来源于两对矛盾:
(1)应试与实学的矛盾-----小提琴教学的应试化,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把责任推到老师身上,该反思的首先是家长,自从有了考级,家长们的应试意识也猛增,出现两种恶性攀比:第一种是有些家长看着其他孩子的各类艺术证书眼红,学琴的主要目的便成了咱也要拿多少证书从而不落后于他人;而第二种虽然是以培养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家长,却看着其他孩子学什么都考个证,也不甘心自己孩子在这方面落后,况且可能还有这实力干嘛不“顺带”考个证,何乐而不为呢?另外在中国,千年来唯有读书高的正统思想还占有统治地位,很多家长希望此类素质培养只在小学进行,老师们多年的努力使得一般孩子在小学毕业前考完10级变得越来越正常,如此循环效应使得考级热就这么持续火热,如此一来,老师也是人,不可能个个都逆流而上,满足绝大部分家长的实际要求成了首要任务,制定出了普遍适用的教学计划,有的甚至是速成计划,况且少有家长打算让孩子走专业,因此要想单纯从学艺术学音乐的角度来培养孩子(也就是真材实学)往往会与现实产生冲突,更糟的是弄不好人家还不学了呢。所以网友所反映的家长的这种抱怨很大程度上是渴望鱼和熊掌兼得。
(2)专业与实用的矛盾-----提琴的专业培养模式都是基于固定调的,作为老师也大都这么成长过来的,从而先入为主的把这种模式绝对化,尤其是对琴童。然而大众的口味不一,比如有些家长就觉得孩子学一门乐器就该基本掌握它的套路,就该将心里的音符信手拈来,或者再通俗点说能唱什么就应该能拉什么,这也难怪,与大众最近的还是通俗音乐。无论怀着什么目的,目前的这种统一的小提琴培养模式就很难满足这一看似简单的要求。而作为业内人士,如果哪个老师大胆的因材施教,很可能会被同行所不解甚至是排斥,至少我在论坛上常能看到类似的场景。
在提倡艺术普及的今天,究竟哪条路是正道?或者说应该各行其道交叉并通百花齐放?无论对琴童、成人,对提琴、钢琴,对器乐、其他艺术,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0 3:20:3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