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关于琴板厚度的争论

[复制链接]
21
7086 发表于 2008-12-23 12:32:00 | 只看该作者

我只能量F孔附近的厚度

我每天苦练14个小时,现在却有人叫我天才?!——萨拉萨蒂
22
taodeyou 发表于 2008-12-23 15:12:00 | 只看该作者
在广州,谭建华做的琴琴板最厚。这是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
23
jaban 发表于 2008-12-23 16:59:00 | 只看该作者

F孔的厚度是不可靠的 除了测量琴板的所有数据 别的任何一点的厚度都不可靠

24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08-12-25 11:4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taodeyou在2008-12-23 15:12:00的发言: 在广州,谭建华做的琴琴板最厚。这是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
多年前曾有反映说谭建华的琴琴板做的薄,看来谭建华总结了各方的反馈,对琴板的厚度有了自己的理解,希望他的琴经过多年的演奏会越来越好。
25
 楼主| 东府花园 发表于 2008-12-27 08:54:00 | 只看该作者
通过大量比较我发现:新琴的琴板比旧琴的琴板薄,普及琴比高档琴薄,材质差的琴比材质好的薄。很多好琴也是由厚变薄、由重变轻的。所以我还是坚持原来的观点,在同等条件下选购新琴,宁可稍厚一点(当然不能超过制作标准极限),也不可过薄。琴板厚的尚可以调整,而琴板薄的就无法补救了。况且,经过时间与实践的考验,新琴在逐渐变为旧琴的过程中,厚度与重量也会随之逐渐减小。如果说得不对请方家指教!
26
甲壳虫 发表于 2008-12-28 22:12:00 | 只看该作者
都是老师,看了很受益。我做过一把琴。那时还没有电脑(八几年)。照着一个图就做了。结果只能挂在墙上提高室内的艺术氛帏。让人笑了。
27
0下25度 发表于 2009-1-2 16:24:00 | 只看该作者

黄振盛师傅做的琴,面底板的厚度不薄。第一次拉他的琴,感觉很灵敏,一搭弓上去就好容易发声,就以为他做的琴板会是很薄,但有一次我看见他那里有已经做好的板料,经测量让我很惊讶,面底板都不像你们说的数据那样薄,他的数据有些远远超出你们所说的范围。让我不得其解为什么他的琴发音那样好,今天看了这个帖子,打算下次去要他解释……

28
如歌如吟 发表于 2009-1-7 01:17:00 | 只看该作者
这也就是为什么制琴用干燥时间长的木料,也就是做到正常尺寸在保证声音的同时,也能使得声音稳定,因为木材已经很稳定了,没有太大的收缩空间,声音也更持久!
29
huangyaojun 发表于 2009-1-14 11:13:00 | 只看该作者
照以上老师说的,那我们怎知道琴面、底班的厚度呢?我们不可能把琴拆开啊!!
30
 楼主| 东府花园 发表于 2009-4-24 06:46:00 | 只看该作者
在选购新琴的时候,我们只能直接测量 f 孔附近琴板的厚度,只能通过敲击琴板听听声音然后凭感觉猜测其厚度。其实琴板中心部位的厚度才是最重要的。很想知道,用什么办法和工具才能准确把握,希望专家老师们谈谈。
31
qsh 发表于 2009-4-24 11:51:00 | 只看该作者
长了不少见识
32
dayuren 发表于 2012-9-10 10:02:00 | 只看该作者
我刚在淘宝上花1500元买了一把3/4的新琴,在F空这里一量才2mm,心都凉了半截了,奸商无所不在啊。
33
lllvic 发表于 2012-9-13 13:44:00 | 只看该作者
琴板并不是均厚的,手工琴琴板厚度都有差别,大体是中央厚,四周薄。厚薄的标准应该与材料的特性相关,但现在公认的标准都是在意大利古名琴的基础上的认识,并不适用意大利以外的所有材料。国内东北料的比重及机械强度均大于意大利料,理论上讲不应作得比意大利琴厚。国内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材料性能及琴板厚度”的对应研究报告,都靠实践经验摸索。国内也未见到国料小提琴琴板厚度随时间推移而对发音影响的文献。因此,只要你的琴声音好就行。
34
庞熔 发表于 2012-9-13 15:44:00 | 只看该作者
“照以上老师说的,那我们怎知道琴面、底班的厚度呢?我们不可能把琴拆开啊!! ”不做的琴的人只有从声音上来判断怎么样,厚薄不是外行能判断得出来的,有一次别人问我的一把琴面板中间做多厚,我说3.3,他说太薄了,最少要4.0。他不管声音怎么样,他只关心厚薄,如果要是定做,要做5.0都没有问题。什么东西不要先入为主的去看问题,4.0一定比3.3的好吗?还是要看什么料,什么硬度。离开这个单独来谈厚度意义并不大,问厚度买琴无异于“刻舟求剑”。
35
庞熔 发表于 2012-9-13 15:53: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一个数据能做出好琴的话,板就直接用主控铣床来铣,那岂不是每把都是好琴了?
36
沙里淘456 发表于 2012-9-14 23:51:00 | 只看该作者
厚板琴的声音要实沉一些,薄板琴的声音要空飘一些,比起奶味来说厚板琴更有味。
37
zjljl 发表于 2012-9-15 02:36:00 | 只看该作者
我有把75年长春乐器厂产的琴,刚测量,近E弦的F孔处板厚月3.5MM,近G弦的F孔处板厚4MM,声音不算大,但声音很灵敏,音色很好,毕竟该琴拉了快40年,多处开胶并重修过一次。北方琴可能要做厚些。木头也不是什么好的材料,但音色也是一般几万元的新琴是没得比的。
38
琴梦缭绕 发表于 2012-9-21 14:2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小提禽兽在2012-9-15 10:41:00的发言:
为了想方设法把其它各琴音调好,换琴码(换成三棵树)、音柱,调音柱,换弦(换到400多元一套的绿美人金弦),都还比不上这把老破琴的声音好,还会有羊肠线没试过,可这把琴上的是普通国产旧弦,A弦还是断了再接来继续用的。拉完这把琴放下是,就有点吃果大蒜想哼--哼!声音就那么好!一股牛气冲冲的的感觉。每把琴都有其独特的音色,这把琴的音色美不可言达。

看来这位老师;拉琴也有年头了,很羡慕有这么一把国产老琴,不知是否能录个音放上来让大家欣赏一下?一个最普通的数码相机就有录像录音功能的。
39
荷锄晚归 发表于 2022-7-21 20:05:39 | 只看该作者
“在同等条件下选购新琴,宁可稍厚一点(当然不能超过制作标准极限),也不可过薄。琴板厚的尚可以调整,而琴板薄的就无法补救了。”学习了,谢谢!
40
xqm 发表于 2022-7-25 11:50: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老师您的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3 08:2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