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提琴的右手技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一碗莲子羹 发表于 2008-12-27 22: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大提琴的右手技巧

一,握弓 拇指自然弯曲(让右手虎口处的肌肉相对放松),放在弓杆包钢丝的皮子上,姆指尖部右侧触皮即可,(另外,可根据弓杆重量和手感在此加包一块皮子,因人而易)不必过深。 中指与拇指相对,中指的指尖可以碰到弓毛,也可在弓毛之上。中指的关节(第一指甲的关节和第二其后的关节)形成拱形贴在的弓杆上的皮子上。 无名指稍微弯曲放在马尾箱的金属圈部。 食指与中指分开一些,(第一指甲的关节和第二其后的关节)接触弓杆。 小指可摆在花扣处。 还有一种常用握弓,五个手指后移壹指宽的距离,拇指放在弓杆和马尾箱间的犄角处,中指放在马尾箱的金属圈部。 握弓时五个手指都可以调动,有时手指往弓尖方向倾斜一些,有时手指与弓几乎是垂直的,有时......我们总是在运动中变化。 在运弓拉琴前,往往把弓子捏死了,再去练放松,还有用吗? 二,运弓 人在自然状态下,腰部是最有力的,坐着拉琴时,这种力通过肩臂肘腕指传送到弓弦接触点。在运弓拉琴时,本能的第一动作是大臂的运动,这样在它的带领下,整体不零散的动作开始了运行。横向的运弓一要直、二要平、三要稳。 换弦时,由于琴码是拱形面的,在运弓时形成了不同的角度(面)。而“面”是由“点”组成的,在琴上,琴弦面共有七个,即单音的A、D、G、C四个弓弦接触点组成的四个面和双音的AD、DG、GC弓弦接触点组成的三个面。琴弦充分的振动是在弓与弦成90度(直角)时,由于琴弦的排列是弧形,就要做到四根琴弦的90度振动夹角,从持琴者的视角来看,弓子与四根弦的内夹角是不同的。即在A弦时内夹角大于90度,D弦上等于90度,这时候是水平运弓,G弦上小于90度,C弦上小于45度。只有按这些角度演奏四根弦,才能保证每根弦的充分振动。而对于双音的AD、DG、GC三个面,两个音作为一个平面擦弦振动。 在运弓拉琴时,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就能够让音乐作品赋予生命吗? 音乐表现的前提是想象力的丰富,这样对音色的想象也有了不断的要求。音色如同画家的颜料,颜色,厨师的油盐酱醋一样,调和着色彩和味道。 在右手运弓时,我们试图通过一些方法得到这方面的帮助: 1.用身体帮助,以期获得更好的声音,如:在中弓至弓尖,用胸部顶琴板,向前推动。 2.弓速的快慢变化。如:像"橄榄”“飞机起飞,着陆”一样不同的运弓。 3.弓在琴码与指板间(调色板)自由移动。 (一)运弓时的弧线运动,一弓之内(1)弓根时靠近琴码,到弓尖时靠近指板。(2)弓根时靠近指板,到弓尖时靠近琴码。(3)弓根到弓尖时多次上下运行。(4)弓尖开始做相反运行。(5)任何弓段做以上运行。 (二)弓毛的角度变化,(1)全部朝里侧斜弓毛,(2)全弓毛弧形运弓(弓根时梢用一点外侧弓毛)。 4.弓弦接触点变化:如:把位越高,音越高时,靠近琴码。 5.弓根,弓尖换弓时的手腕作用。 以上只是对音色表现方法的一点启发,还有很多很多种方法,大家都可以试着探索。不过要以人为本,注意演奏者胳膊的长短,力量能力的大小等问题。

我每天苦练14个小时,现在却有人叫我天才?!——萨拉萨蒂
2
skbao 发表于 2008-12-28 14:00:00 | 只看该作者
太感激啦!谢谢!谢谢!
3
大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08-12-28 22:14:00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了!
4
琴结 发表于 2009-1-3 22:18: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5
linmaoqian 发表于 2009-2-12 21:22:00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非常感谢。

6
yfkheishi 发表于 2009-3-13 08:49:00 | 只看该作者

十分感谢,正在学习!

7
no5no6 发表于 2009-11-5 15:02:00 | 只看该作者
有图就更好了
8
skbao 发表于 2011-6-8 11:15:00 | 只看该作者
把一碗莲子羹老师的《大提琴的右手技巧》又好好学习、练习了一番,又有了新的收获。
9
linancy02 发表于 2012-1-11 20:03:0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受教了 谢谢老师
10
奚婕 发表于 2012-7-13 17:44:00 | 只看该作者
需要慢慢吸收,真不错
11
LTZXYYJZ 发表于 2012-12-3 20:20:0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 谢谢版主!
12
老虫花 发表于 2012-12-11 14:10:00 | 只看该作者
凡是合乎人臂和手各关节生理条件自由而协调地活动,以达到灵活自如地控制运弓这一目的的方法,都是正确的方法。——司徒志文(大提琴实用教程)
13
skbao 发表于 2015-7-8 23:00:00 | 只看该作者
又找出来学习了几遍,又有新的更深的理解和收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1 05:50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