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维修保养] [原创]将开音进行到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东府花园 发表于 2009-4-17 18: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将开音进行到底”,不是一句赌气话,而是对其事关提琴声音品质提升的重要性、持久性的强调,尤其对新琴更是如此。

开,不是说简单地打开,而是指深入地开发。有效地挖掘提琴的声音潜力,不但有助于新琴某些暂时性声音缺陷的克服,而且更有助于声音品质(包括音量、音质和音色)的改善与提升。

新琴开音,并非一个毫无意义的话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短期行为,它将伴随新琴成长的全过程。说到底,小提琴是艺术工具,除了用以作为品评鉴赏收藏之外,主要的价值是用来演奏。琴是要拉的,而且越拉越好,其实“开音”完全没有超出拉琴的范围,这就是“开音”所依据的理由。尽管有人对此不感兴趣,甚至有人无理取闹,但是一丝一毫也不能阻碍所有的琴依然在拉,所有的开音依然都在同时进行。

开音也不是与拉琴完全等同的概念,否则人们没有必要创造出这样一个词汇来。开音要研究的不是一般的提琴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不是演奏的方法技巧和演奏效果,它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是:以新琴为主要对象,以挖掘与开发提琴整体的内在潜力和功能价值为最高宗旨,以克服目前声音弊病和提升今后声音品质为具体目标,以材质振动的声学原理为依据,以最适应和最适宜的科学方法为手段,通过长期不间断的操持运作实践,尽最大努力将提琴的品质和价值升华到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事实证明,不是所有的开发都能获得成功,也许要遭遇挫折、反复、进步幅度慢、效果不明显的逆境甚至失败的结局。新琴和旧琴不一样,优质琴和劣质琴不一样,国产琴和进口琴不一样,开发人的知识储备与其所采用的方法步骤也会不一样,因琴因人而异,造成开发成果大小不等情况在所难免。盲目地开发毫无潜力可挖的破琴,费尽移山心力也只能劳而无功。好琴不怕开音,怕开音的决非好琴,如果没有这个信念,就不要勉为其难。

我们都知道,声音的本质就是振动,物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物体构成的材料不同,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类的材料,因其重量体积、分子结构、声学品质、干燥程度、组合状态、承受力度、接收及传播信息的速度、所处空间环境的不同,所借助传播的媒介不同,振动情况也会千差万别。

至于小提琴,最原始的声音是运用琴弓马尾摩擦琴弦所发出来的声音,人们把它叫做音源。音源经过音箱的传导、过滤、扩大、共鸣作用后再发出来,才是小提琴诉诸人类听觉器官的声音。关于这些,我在另一篇文章《新琴不妨也听音》中已经阐述过,不再重复。琴声是否纯正响亮,是否优美动听,不仅取决于某个部位的振动,而且取决于整个琴身包括配件的振动。振动才是硬道理,没有振动,就不会发声;各方面的振动没有最好形成“共振”,就不可能有好声音。特别需要阐明的是:振动不等于震动,共振不等于共震,后者是以具有超过震动体自身的疲劳程度极限足以造成破坏性后果的能量作为显著标志的。开音,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并推进振动情况的日益改善直到最后臻于接近完美。它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运行程序,又是一个复杂多样的渠道,既要有针对琴身材质缺陷的特定指向,又要有与之相应灵活多变的步骤方法。

从声学原理上讲,小提琴开音过程中有意增强并促其频繁发生的共振,其基本含义应该是: 1、[resonance]∶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 2、[sympathy]∶能借媒介交互传达振动的几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开音的功利价值取向,直奔以上这两个共振的目标,一是不同部件、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相互引发最后趋向同步的共振,二是借助空气为媒介交互传达各部位之间和谐关系的共振。对共振的具体划分,目前有四个种类:1、充分振动,体现为音量是否响亮;2、和谐振动,体现为音区是否均衡;3、有序振动,体现为音质是否纯正;4、模式振动,体现为音色是否优美。

一把新琴,由于材料品质和制作工艺的档次级别不同,声音品质当然也随之不同。这样,具有较强针对性地开音方法便应运而生了。请注意在开音之前,应对新琴的可调部件(主要是琴码、音柱和琴弦张力)做好合理的调试。调试与开音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制约,所以常常是交错进行螺旋上升最后渐入佳境。

例如每一把琴的具体声音状态都不可同日而语,有的声音微弱疲软无力,那就是琴弦振动不充分了。无论是琴弦张力不够,还是琴板对音源传导扩展不足,都可以通过加大琴弦振动力度来弥补填充。所谓“用力狠拉”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说的。

以此类推,针对其他三种振动的开音方法也是按规律循序渐进。开音不同于选琴,选琴是在诸多新琴中寻觅比较品评鉴定并最后确定购买对象;开音则是只能面对一个固定对象全力以赴倾心投入其中。以新琴原有的基本素质为基础,不再挑剔材质的品质只能在鉴定分析的前提下软硬兼施以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最大限度内让其达到所能发挥的最好水平。

新琴开音之前的分析鉴定,可以参照拙文《新琴不妨也听音》的听音办法,分别通过弹拨空弦、拉奏空弦、拉奏音阶、拉奏泛音、拉奏曲子过程,变换倾听方式与拉奏方式以及场合来加以确定。有必要首先找准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经过长期努力,最后才有可能药到病除,健康痊愈。

新琴开音的具体方式,同新琴听音的方式大同小异。有多少种演奏技巧,就有多少种开音技巧,只不过针对性不同、运用某种具体方式的时间长度、运行密度、操作力度、触及广度、以及演奏技艺水平不同罢了。例如,如果琴弦上某一音位振动不好,就可以反复弹拨、反复拉奏这个音,用古人“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精神改造它,不信它不会按照人的意愿发生变化。开音的一般顺序,可以按照先轻后重、先柔后刚、先低后高、先弛后张、先易后难、先单后双的原则进行。

新琴开音,是一个不能中断的过程。不怕慢,就怕站。一旦长时间搁置起来,即使开音效果不错的琴声也会反弹回生。提琴与所有乐器都一样,不怕频繁使用,就怕长期不动。专业的演奏家在演出之前,都要进行必要的演练,其作用不仅仅是复习演奏技巧,也是对小提琴进行“热身运动”,道理就在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新琴开音,只能在小提琴初始素质即材质品位与制作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它所能达到的程度,只能尽力而为,不可能超越以上先天的决定性因素。甭奢望把一把先天不足的最低档普及琴甚至早已报废的“垃圾琴”脱胎换骨成高档的世界名琴。如果能那样,谁也不会花大价钱去买好琴了。世上万事皆有度,再聪明能干的开音者,也不能是百验百灵的神仙,无所不能的上帝,谁也不能举起一块自己根本举不动的石头。

记得克雷诺夫寓言中有一句名言:“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按上帝给你的嗓子叫好了!”开音不会埋没提琴原有的水平而只能使其走向充分展现,所有的提琴都应该拉,就按构成自身材料素质的水平拉好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4 9:24:52编辑过]
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黑格尔
2
回来火车 发表于 2009-4-17 21:37:00 | 只看该作者

力挺!

3
霍拉舞曲 发表于 2009-4-17 22:02: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请教一下东府花园老师,我的琴声音有些发硬,发干,不软,也不润。如何进行开音?具体如何去做啊。

谢谢啦~~~

4
 楼主| 东府花园 发表于 2009-4-18 00:08:00 | 只看该作者

霍拉舞曲 朋友你好!

我冒昧地讲三条意见,可不一定对啊……

1、首先分析一下导致琴声发硬、发干、不软,也不润的原因所在。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a.琴弦张力过大,感觉拉奏困难,按弦吃力。

b.琴码过高,对面板压力增大,声音传导速度慢。

c.有效琴弦(从弦枕到琴码)的长度小于330mm,振幅受限。

d.琴码的两个马脚与面板表面没有完全贴合。

e.音柱的两端斜面与面板及背板的结合不严密。

f.音箱的各个部位在组合时受力不均衡,内在应力干扰琴声传导与过滤。

声音干硬,实际是音箱整体振动不能与琴弦振动同步的问题,调试与开音要交替进行。

2、调试方面:

a 放开琴弦,将尾绳收紧一些,拉弦板向尾杻移动但不要伸出音箱下端边缘。暂时将微调拆除,适当增加琴弦的总长度,有利于声音变柔。

b 尽量使用木质较软的琴码并削低一些,向指板方向做细微移动,有助于声音变柔。

c 琴码要直立,两只脚的底部要用细砂纸仔细研磨,让其与面板表面完全贴合。

d 检查音柱与上下琴板接触是否有缝隙,通过旋转调整接触越严密越好。音柱与琴码右脚的距离稍做调整,向下移动1~2mm,声音会变柔。

3、开音方面:

a 新琴有序振动较差,开音不要急于用力,尽量用长弓轻拉慢拉,声音会向均衡柔和发展;

b 新琴的模式振动更差,分别按住某些主音(例如G弦的c,D弦上的g)长时间反复拉奏,从低音开始逐渐到高音,你会听到某一个音渐渐变得宽厚舒缓。

c 如果有闲暇时间,连续拨动四条空弦,带动音箱振动趋向和谐,声音越来越动听,余音越来越长。

d 如果有闲暇时间,左手握琴颈,右手指关节轻轻敲击背板,让音柱接触更严密,音箱整体振动及早实现浑然一体,共鸣效果越来越好。

e 有方便条件的话,将琴体靠近大功率电动音箱,接收高分贝声波的震撼刺激,明显感到琴的振动,有利于消除琴体内部不必要的应力。

我想到的只有这么多,不敢保证百分之百立即生效,也许是错误的,仅供参考吧!

5
WayneJones 发表于 2009-4-18 07:07:00 | 只看该作者

太专业了,几百块的练习琴是不是也需要这样折腾啊?

6
WayneJones 发表于 2009-4-18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太专业了,几百块的练习琴是不是也需要这样折腾啊?
7
alavan 发表于 2009-4-18 07:17:00 | 只看该作者
厉害,高见
8
 楼主| 东府花园 发表于 2009-4-18 07:4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ayneJones在2009-4-18 7:07:00的发言:

太专业了,几百块的练习琴是不是也需要这样折腾啊?

几百块钱也是钱啊,到手的东西要学会珍惜,“敝帚自珍”嘛!

买琴干什么?就是用来折腾的,谁不希望自己的琴更完美呢?

实践出真知,通过折腾,积累经验,让琴越变越好一些,为将来买几千几万的琴打基础,难道不也令人感到开心快乐吗?如果您愿意折腾的话。呵呵……

9
霍拉舞曲 发表于 2009-4-18 15: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东府花园在2009-4-18 0:08:00的发言:

霍拉舞曲 朋友你好!

我冒昧地讲三条意见,可不一定对啊……

1、首先分析一下导致琴声发硬、发干、不软,也不润的原因所在。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a.琴弦张力过大,感觉拉奏困难,按弦吃力。

b.琴码过高,对面板压力增大,声音传导速度慢。

c.有效琴弦(从弦枕到琴码)的长度小于330mm,振幅受限。

d.琴码的两个马脚与面板表面没有完全贴合。

e.音柱的两端斜面与面板及背板的结合不严密。

f.音箱的各个部位在组合时受力不均衡,内在应力干扰琴声传导与过滤。

声音干硬,实际是音箱整体振动不能与琴弦振动同步的问题,调试与开音要交替进行。

2、调试方面:

a 放开琴弦,将尾绳收紧一些,拉弦板向尾杻移动但不要伸出音箱下端边缘。暂时将微调拆除,适当增加琴弦的总长度,有利于声音变柔。

b 尽量使用木质较软的琴码并削低一些,向指板方向做细微移动,有助于声音变柔。

c 琴码要直立,两只脚的底部要用细砂纸仔细研磨,让其与面板表面完全贴合。

d 检查音柱与上下琴板接触是否有缝隙,通过旋转调整接触越严密越好。音柱与琴码右脚的距离稍做调整,向下移动1~2mm,声音会变柔。

3、开音方面:

a 新琴有序振动较差,开音不要急于用力,尽量用长弓轻拉慢拉,声音会向均衡柔和发展;

b 新琴的模式振动更差,分别按住某些主音(例如G弦的c,D弦上的g)长时间反复拉奏,从低音开始逐渐到高音,你会听到某一个音渐渐变得宽厚舒缓。

c 如果有闲暇时间,连续拨动四条空弦,带动音箱振动趋向和谐,声音越来越动听,余音越来越长。

d 如果有闲暇时间,左手握琴颈,右手指关节轻轻敲击背板,让音柱接触更严密,音箱整体振动及早实现浑然一体,共鸣效果越来越好。

e 有方便条件的话,将琴体靠近大功率电动音箱,接收高分贝声波的震撼刺激,明显感到琴的振动,有利于消除琴体内部不必要的应力。

我想到的只有这么多,不敢保证百分之百立即生效,也许是错误的,仅供参考吧!

您这三条太宝贵了,句句是行家里手的经验之谈。谢谢您了花园老师。

我想有很多朋友也会和我有相似的情况,希望他们也能看到这样非常有价值的“宝贴”。

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10
好乐曲俱乐部 发表于 2009-4-25 19:54:00 | 只看该作者
顶!
11
笛笙 发表于 2009-4-30 16:53:00 | 只看该作者
12
上山下乡 发表于 2009-5-6 00:23:00 | 只看该作者
13
zyw8000 发表于 2009-5-6 11:31:00 | 只看该作者

东府老师的这篇给提琴开音的精辟贴文,

无论对于新手还是需要给琴开音的琴友,

都可以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顶!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23]
14
chenrsh 发表于 2009-5-8 00:07:00 | 只看该作者
如法炮制,让爱琴引吭高歌。
15
zleon322 发表于 2009-5-13 00:14:00 | 只看该作者
据说新琴要用拉力较大的钢弦来开音比较好,等音稳定了再用尼龙弦,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呢?还是新琴可以一开始就用尼龙弦,对琴的效果是跟钢弦一样的? 请教
16
 楼主| 东府花园 发表于 2009-5-13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leon322在2009-5-13 0:14:00的发言: 据说新琴要用拉力较大的钢弦来开音比较好,等音稳定了再用尼龙弦,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呢?还是新琴可以一开始就用尼龙弦,对琴的效果是跟钢弦一样的? 请教

zleon322朋友你好!

说说我的粗浅看法,不一定正确啊,仅供参考。

开音并非盲目的,而是具有一定针对性和指向性的行为。

开音因琴而异,因人而异,所以采用合理的方法是必要的,包括琴弦的选择。

如果琴声比较柔弱,而您又恰恰喜欢刚劲响亮一些的,就选用“拉力较大的钢弦来开音比较好”。反之,琴声比较宏亮,而您恰恰喜欢温柔绵软一些的,就选用尼龙弦。

开音讲究的是“以毒攻毒”,前一种情况,应该适当加大运弓力度,让琴声及早走向响亮;后一种情况,应该采用柔弱缓慢轻微弓法技巧,以柔的方式引导提琴及早走向温柔。

在实行“以毒攻毒”方略的同时,也要注意“刚柔相济,优势互补”。常言所说“柔能克刚,刚以补柔”的道理,在小提琴开音上同样适用。

17
zleon322 发表于 2009-5-13 11:21:0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东府兄此贴,受益匪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9 05:43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