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以下是引用wld4803在2009-5-15 23:00:00的发言: 老婆已经拉到铃木第二册第九条曲《女巫之舞》了,进度太快。我仔细听了她拉的前面几条的曲子,发现一个问题:在快速连弓时比如第一册的《加沃特舞曲》,第二册的《猎人合唱》、《圆舞曲》等曲子中的16分音符连弓换弦时容易出现噪音或换音不清楚的现象,我建议她对这些部分放慢速度重新练习,特别是左手指法和右手弓法的配合,左手指离弦要晚、按弦要早于右手运弓换弦的瞬间,例如在《圆舞曲》中从D弦的g音换到A弦的b音时,弓换到A弦后3指才能放开,而1指则要在换到A弦时提前按下去,否侧就会出现过度音的噪音,所以这种情况能用保留指的音尽量用保留指。这对于今后快速的连音和快弓发音的清晰、干净是非常重要的。
我揣摩:按弦的问题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1.按弦不够坚决,没有用力按到最底部。2.换指的时候,节奏掌握也不够流畅。正是前辈指出的的样子。
另外,运弓的时候,没有把韵律放进去也是一个原因。多数的音符发音,应该像画画的笔触一样,像梭子两头细,中间粗。而我的音符发音,就像直线:一样粗细,自然也不好听,还会产生不自觉的“拖音”现象。
举报
以下是引用guodaidai在2009-5-30 1:02:00的发言: 这东西还是第一次看见,不知道效果是怎样?其实练习弓走直不是件很难的事情噢,因为右手臂联动手腕带手指参加的拉弓运动属大肌肉群运动,脑子对大肌肉群运动的记忆能力是很快形成的,支招——每天用10到20分钟,找一整包廁纸夹在腋下,使右手臂不参加运动,然后节拍器开到65,拉E弦练习上半弓空弦,上下都是二拍,眼睛看住弓和弦接触成十字,不出五分钟就会喊手臂酸噢,可以这么认为,不经历这样酸胀,肌肉是不容易形成记忆的,所以一定得有酸胀感觉,然后放弃廁纸抬高手臂练习G弦,A和D弦可以不必练习,再全部的手臂运动练习拉下半弓,节奏也是二拍,上下半弓拉直了,再练习拉四拍的全弓,经过这样每天练习,快点可以在二三个星期就能将弓拉直,慢点二到三个月肯定能把弓拉直噢。
个人的方法,拉直就是对着镜子多练。而且,镜子的位置/或者自己站立的位置要根据需要调整。有时候把弓和镜子垂直,有时候把弓和镜子平行,多角度的纠正自己的错误。
不过,我大概每天练1-2小时,半个月以后,基本上弓就拉直了。但,这也不是一劳永逸。每次学习新曲子,还是要对着镜子练习。以防因为新曲子不熟悉,注意力放在左手按弦和音准,一时顾不上注意运弓,弓拉弯掉。
这样的手指,以后要是揉起音来,不是贵琴也是名琴的音质了。不信,早晚一天会这样。
霍曼的二重奏好听啊!努力加巧练!
谢谢 dplzm2009琴友的赞美和sunshunoo8老友的支持!也谢谢今生他世琴友的方法和建议!鼓励和赞美是催化剂,哪怕最后不会达到这么好的效果,我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啦!
2009年6月12日 刘太太写:
我今天练了赵惟俭的《小提琴音阶教程》里的第一把位一个八度的练习,A、D、G、C、降B、降E、F七个调,共有九条。其中降B和降E是第一次接触,感觉还可以。一周后换两个八度的练习。以后每天都要练音阶,因为这是基本功练习。练空弦练发音是每天必做的事,把基本功搞好是最重要的。虽说是玩玩,但还是要正规。跟年轻人比赛了! 每天第一次拉琴时弓子老是抖动,练上一会就慢慢好一些,运弓是我主要的课程,大部分时间都在运弓上,把我的右手大母指都抓痛了,今天晚上休息,上网聊聊,可是打字也是用手指呀,累了!
有幸拜读《老婆学琴记》,感动、赞赏、敬佩、祝福,百感交集,为二位老师写一首小诗吧,呵呵……
佳话传扬只为琴,起伏婉转正温馨。高山流水厅堂论,蜜意柔情旋律寻。夫唱妇随仙乐动,并肩比翼胜知音。和谐重奏成绝配,老树新花又是春。
今天早上打开我们的学琴笔记,竟然看到东府花园老师的跟帖,我和老婆都大为惊喜,特别是你写的七律诗,很有水平,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我们的赞美和鼓励,使我们深受感动。特别是对我老婆的学琴更是一种激励,在此我二人向东府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你的诗我们收藏了。
我老婆是一直不支持我业余做琴、捣鼓琴的,十几年前还因为双方生气,砸掉了自己一把心爱的俄罗斯小提琴,现在想起来都惋惜不已,可见夫妻二人风风雨雨能走到现在也是不容易的。最开始我上小提琴论坛,老婆是不以为然的。但自从我鼓动她学琴,看别人的学琴笔记,自己也开始写学琴笔记后,她就喜欢上了这个论坛。以前她从不上网,也反对我上网,但现在为了能上网发帖子,还特意抽时间练习恢复五笔打字,跟我学着上网,浏览帖子、发帖子。她现在对小提琴论坛比我还痴迷。对我的一些行动,也多了一些理解和支持。关系也更加融洽了。
我经常对我老婆提起东府老师的的文章,昨天晚上她特意找到东府老师半年前的转贴《一个成年人的学琴之路(作者:沙贝达)小提琴之死 》,我们看到深夜12点多,深受启发,为之感动。我老婆更是感触颇深,确实,学琴可以改变一个人,沙贝达老师是我们这些后来的成人学琴者的先行者,我们拜读过他在其它网站的不少文章,我老婆将以他为榜样坚持学琴到底。
刘太太写:
今天上午10点开时练琴,首先是复习《霍曼》第二部分的第6、7条小练习,基本可过,。半弓四个音,有时拉了大半个弓,全弓拉八个音,声音不好听,偶尔会出鸡叫声,拉到E弦和中弓时,还会抖动出绵羊声。明天继续练。又复习了〈铃木〉第二册的两首加沃特舞曲,拉的来劲,过瘾!感情记号也表现出来了,颤音拉的很好,E弦上的高音do也用四指,有点差,小指还是够的着,有时音不准,以后习惯了就好了。
下午复习昨天学过的音阶,比昨天有进步,音于净多了,连音平稳了,我看差不多了把书往后翻了翻,尝试了第一把位两个八度的练习,G大调、g小调,G大调顺利拉下来。g小调自然小调、旋律小调,和声小调稍用了一点劲也过下来了。本来想下周再练它,可我看不用下周了,能拉下来就练了。呵!
老公比我还急,拿出《开塞》让我练,第一课,看谱慢速分弓试拉、较顺利的过了一遍,得到表扬。吃了晚饭后练了五遍。胜利结束今天的练琴。
2009年6月14日
早晨七点不到就起来了,早饭前豆浆机在打芝麻糊时我拉空弦半小时,老公还没起床,他不怕吵,我怎么拉他都不怕吵。吃罢饭,买完菜,总之把一些该做的家务活都搞利索,安心练琴了。
上午从 九点多一直到十二点,练练停停,停停练练,不知练琴时间是多少,大概有两个小时吧,因有肩周炎,持琴久了受不了。休息时唱一唱、跳一跳,调节一下,拉琴更来劲。
今天重点放在《开塞》第一课和音阶上,同时注意运弓,音准方面。强弱记号的表现,还有保留指,小指按E弦的伸指高音do费劲些,多练了些。我想练多了就会好的。
下午 音阶复习时对运弓特别的注意,不用看谱也能拉出来,因为二十四个大小调我能背,所以不看谱,专心看着弓子,直拉,在弦上的位置,等等。上面说的一个八度的音阶。两个八度的音阶G大调较g小调容易些。旋律小调上行时第六、七级音要升高半音,用首调唱名法是:la、xi、do、re、mi、升fa、升so、la,而下行时不用升fa、升so,拉原位的音。和声小调只升高第七级音,上行下行是一样的音。如用固定调唱名法,那g旋律小调就是这样唱,上行:so、ia、降xi、do、re、还原mi、升fa、so,下行:so、还原fa、降mi、re、do、降xi、la、so,所以稍微麻烦一些。要特别注意音准,弓子就差些了,一句话,多练。
2009年6月16日
这两天一直在练音阶和开塞第一课,还有把《霍曼》所学过的小小练习都又仔细地拉了拉。没有拉曲子。主要是音准方面,小提琴的音准相当难掌握,手指的力度稍微不稳音就不准了,幸亏我的耳音很好,自已可以纠正不准的音,音阶拉了一上午还没使自己满意,现在手型还没固定,音准不好,也难免吧。 下午拉《开塞》杂音多,一弓一音的算是简单了,还掌握不好,真是不甘心呀!老公说:“《霍曼》、《铃木》对你太单一,你可开始技巧的训练,专门的技巧练习曲,因你已经有很好的音乐素养,不要浪费时间,毕竟不年轻了。”所以我要认真拉呀。湖南这几天很热,汗湿了衣服,干脆进空调房练,真舒服。 音乐的魅力真大,十六七岁学琵琶、21岁学钢琴,练琴没间断,现在五十多岁又学小提,真是乐在其中,练琴不是不累,就是因为心中有音乐,想练,欣赏别人的演奏和听自己的感觉不一样,自己奏出来的曲子有一种成就感,尽管奏得不完美,心里也很得意。对我来说练习时也是享受,当时学琵琶,它的音色把我迷住了,那个年代如果没有它,我的生活就很单调了,练琵琶是我唯一的娱乐,国家恢复高考上了师范大学音乐院后,学钢琴,练琴又是我的最爱。所以练琴对我来说是非常自然的事,也不觉得累呀、烦呀的,恰恰相反,是快乐,琴伴了我大半生。感谢琴!感谢音乐!
学点乐理知识,刘太太写:
C大调音阶和a小调音阶不管是首调唱名还是固定调唱名是一样的,只有这两个平行大小调是这样的。C大调上行唱:DO、RE、MI、FA、SOL、LA、SI、DO、下行唱:DO、SI、LA、SOL、FA、MI、RE、DO。
a自然小调上行唱la、Si、do、re、mi、fa、Sol、la、下行唱:la、Sol、fa、mi、re、do、Si、la。
a旋律小调首调上行唱:la、Si、do、re、mi、升fa、升Sol、Ia、下行唱:la、还原Sol、还原fa、mi、re、do、Si、la。
a和声小调首调上行唱:LA、SI、DO、RE、MI、FA、升SOI、LA、下行唱:LA、升SOI、FA、MI、RE、DO、SI、LA。
这三个小调的区别是音程之间的音高距离有所改变。音高的距离用“度”来计算,下次接着学。
20096月18日刘太太写:
我的开塞第一课还在继续练习中,老公给我两周时间,说七种弓法都要练好,有压力了,呵!
回水新娘:
2009-6/2009618222040923.jpg (68.84 KB, 下载次数: 118)
下载附件
2009-6-18 22:21 上传
上图第一行谱每一小节就表示一种弓法,再加上一弓一音,总共七种弓法,这是1961年国内版本的,不知道现在的版本和这是否一样?
多练几种弓法还是有好处的。以后碰到的一些练习曲也会有多种弓法要求的,比如你已经拉过的《小星星》就有五种弓法。
我的开塞第一课还在继续练习中,老公给我两周时间,说七种弓法都要练好,有压力了,呵
弓法练习应该是长期的,期望在二个星期去解决好像有点急,因为相对到你练习的乐曲上不一定能用上,还是应该在音准,重音,音的时值上多加功夫,呵呵,老公大概认为年龄上的问题而加快步伐啊?
刘太太回:
谢谢guodaidai的关心,您说的非常对,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老公说把开塞第一课的七种弓法都拉拉,我一弓一音已经练了六天,才把谱子拉熟了一点,还只能用每分钟70拍拉,里面的升号、还原号多,音准难掌握,这两天边拉边背,中间部分有时糊涂,今天拉了一下第二种弓法,还可以拉的,第三种弓法要小心小心地看谱,总之慢慢来吧。习惯了就好。听老朋友的指导,音准,重音,音的时值方面多下功夫。
太感谢您的每一次关注,平常也总回想起这么多的琴友的鼓励和支持,心中总是充满感激。
以下是引用guodaidai在2009-6-19 18:58:00的发言: 我的开塞第一课还在继续练习中,老公给我两周时间,说七种弓法都要练好,有压力了,呵 弓法练习应该是长期的,期望在二个星期去解决好像有点急,因为相对到你练习的乐曲上不一定能用上,还是应该在音准,重音,音的时值上多加功夫,呵呵,老公大概认为年龄上的问题而加快步伐啊?
哈哈哈哈,怪我老婆没有表达清楚,使老朋友理解有误,我的意思是给她两周时间,按开塞第一课的弓法要求(请参考给水新娘回帖的乐谱),用一弓一音、一弓两音、一弓三音、跨小节连音、还有连弓顿音等七种弓法把开塞第一课练完。我相信她是有这个能力的。我并不是要她在两周内掌握现在所有常用的几种弓法,那可能是一辈子也难得完成的。
楼主夫妻真让人羡慕。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1 01:20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