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详述握弓的右手
永远的跷跷板
右手的握弓分为几个部分,包括右手手指,手腕,小臂,肘关节,大臂,肩部,还有胸背肌肉群。这些部位的协作共同构成了右手运弓的基本功能。在练习中,我们经常对几个部分的协同运作做针对练习;但在演奏中,它们会根据不同的技术需要组成多种运动结构。
例如:上半弓分弓主要要依靠小臂进行活动,自然跳弓则是以手腕为主,配合手指来运动,而全弓,则需要手腕,小臂,肘关节和大臂的协同运动。所以右手运动按照不同的部位的配合分为两种结构运动。肩臂和指腕运动。
肩臂运动
由于右手部分的生理结构造成了右手肩臂只能进行下列三项有限的运动。
1,小臂的开合运动
2,小臂以肘关节为中心的转动
3,大臂的转动
这三项运动的共同特征是杠杆架构。同时分为两大杠杆架构:
以肩部为的大臂杠杆,它不单支撑,控制大臂的主要活动,同时还通过手臂的关节来影响小臂,手和手指的许多动作。以肘关节为支点的小臂杠杆,除了起到调节和传承力量之外还承担着运弓的主要动力。
指腕运动
同样也是由两个杠杆构成。一个是以手腕支点为主的手掌杠杆,两一个是指根关节位支点的手指杠杆。由于关节多,结构紧密,协同合作时要求的协调性很强。我大概的分了一下,指腕的运动有5种动作。
1,换弓换弦时的垂直动作。
2,弓根,弓尖换弓时的水平动作。
3,弓杆靠近指板或琴马的纵向转动。
4,直接影响弓弦角度和接触的垂直转动。
5,弓根换弓时的水平转动。
我称之为右手永远的跷跷板。这些跷跷板的协同共同的构成了通常所说的“右手舵式运动”。
持弓能力:
我记得我在卡尔弗莱什曾经介绍了三种握弓的方法:
虽然有些时间的风尘但是也是受用的。
他们各是:德国式,法比式与俄国式。
德国式:食指较前的第一,第二节之间平压弓杆,拇指和中指相对所有手指紧密排列。
法比式:食指第二节最后端斜压弓杆,食指和中指有间距,拇指对着中指。
俄国式:食指二节,三节写压并包住弓杆,食指中指间距很小。卡尔弗莱什本人认为俄国式的持弓方法是最效率的。一方面保持弓子的最大平稳,另一方面最为省力。
(省去一大堆大师们的意见,我又开始懒了。懒的去找他们资料。)
因为他们的争论重点集中在拇指,食指,小指的接触位置上。充分详细毫无争议的说明了右手手型和握弓技术的关键在于这三个手指。
1,对于弓杆本身重量的支撑几乎完全来自右手拇指。当弓离开弦的时候是什么给了弓向上的托力?是拇指!是什么在承受整个弓杆的重量?是拇指!在此同时小指则是起到平衡的作用。
2,离开了拇指的支撑,任何握弓动作都会土崩瓦解。在运弓过程中除了弓本身的重量,还有大部分的压力来自手指,手掌,手臂的下压(反正就这一大块)。而在练习或是演奏中,右手拇指对不同音色,音质,音量的变化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在运弓时。握弓的四个手指对弓杆的施压是在变化的。在下弓时(运弓方向朝下,至上半弓),手指对弓杆的压力偏向食指和中指;而上弓时(运弓方向朝向弓根)食指和中指对弓杆的压力就要减少,同时为了弓杆的平衡,握弓的重新要稍微偏向小指和无名指。右手拇指支持了这种手指握弓的压力。
4,右手食指是杠杆上的重要力点。食指会影响弓对弦的压力。而食指位置和姿势(平压,斜压)就会改变弓杆上力矩的变化。会对运弓质量产生很大影响。
5,小指。主要是体现在下半弓和弓根的作用,其作用是保持平衡。
没小指的的作用,弓子没法拉到弓根。
右手手型:
我觉得右手手型因人而异,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定要有一个“参考对象”。右手手型应该根据手指在运弓中的控制来决定。要和谐。但是握弓的手,无论如何不能捏着弓子,而要形成一个以食指,拇指,小指为杠杆构架的“跷跷板”。
所以我提供一个参考对象好了:拇指和中指形成一个圆环,目的一是套住(提住,勾住……等等“住”)弓杆不从手中脱落。有些夸张的演奏者因为坚持拇指不对中指,曾在舞台上掉落弓子而框瓢。二是保持右手圆型,能够起到放松右手的作用。食指把除手臂压力和重量传上弓杆还要配合小指和手腕的运动。小指的主要保持弓子的平衡,消除多余的力和给予缺少的力。无名指作为小指的辅助,起到增强对弓杆的巩固作用。(拇指说了一堆,不说了。)
弓尖
右手腕一般总是持平或低于手背高度。目的在于弓尖仍然保持弓弦角度。手指力度重心则偏向食指中指。
中弓
中弓要平衡,角度要持平,不然碰弦……此时是右手手指都在发挥作用的时候。
弓根
除了永久的话题:垂直。之外手腕要抬起,肘部自然下放。小指与无名指这是不仅需要控制运弓方向,还要抵消弓杆的重量。这个时侯食指可以采取抱住弓杆的方式来减轻弓根运功的困难。
该说的都说完了。这估计也是我来这个论坛第一次发这么长篇的稿。希望大家斧正。而且有一贴子我回复的是不全面。所以这帖子也算是查漏补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