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评论] [原创]卜显刚—论小提琴技法解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i_laohuyou 发表于 2009-5-24 06: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两年的时间,准备的还算充分吧。继上篇小论文之后,新作会陆续上传。同样是每日更新,希望能给各位琴友带来帮助。文章采用以点为基础,对小提琴演奏逐步分解。

=======================================================================

第一节:基本训练

说起基本功,很多人并不陌生。但究竟什么才是基本功,恐怕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并不十分了解。现在就从这个开始说起。

小提琴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准把握的程度。

二:节奏的准确。

三:控制运弓的能力。

四:音乐表现的手段。

音准在训练时,是最为困难的一个项目。通常在专业团体中,训练音准有如下方式。

首先是对应钢琴,听音,拉琴。对应法。这是最普遍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然而,没有条件进行和钢琴较音训练的孩子毕竟还是占大多数。所以,在这里我介绍一个有效并实用的练习方式给大家,以便学习中,可以方便的定音。

大家知道,A这个音,在演奏中作为国际标准音,其振动频率为440HZ。而在实际演奏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定音标准。即便是教师和提琴家,在教学及演奏中也不可能完全依照其标准完全执行。所谓的绝对音准是并不存在的。请注意,这里有个误区。就是学生在教师处上课的时候,往往听到最多的便是教师说,孩子这个音不准,那个音低了等类似话题。而学生在学习时,根本也无法直观去分辨高低对错。所以便会造成,学琴时候的不知所措,迷茫或盲目服从。要知道,在学习音乐中也是一样,对任何问题,同样要抱有怀疑的态度。

空弦A,在运弓受力时,产生的震动不均匀,同样会改变音频的波动。其中运弓速度,压力和受力角度均会对琴弦产生影响。所以,如若要想掌握优质的音准,首先要改变的应该是对弓子的把握,而不能局限于单纯的左手按弦。

运弓控制是决定音色的非常关键的步骤。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外众多教育家无不认同,小提琴的演奏,有70%的问题是出在运弓上的。而所谓的正确运弓,则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首要研究的问题。

众多教学认为,决定运弓的是肩,大臂,小臂,手腕,手指关节。而把这些步骤逐一分解的话,则显的麻烦而又多余。其实,解决运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放松。时常会有教师对学生大吼:“放松,放松。”而学生则越来越紧。并不是学生不懂得放松,而是方式需要改进。试想,让一个天生畏惧舞台的人登台。即便你告诉他不要紧张,他一样是会紧张的。所以,解决的方法是,不要拉琴,把精神转移,然后去读一下书,或聊聊天。然后在不经意中提到:“看,你现在的状态就是放松。”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你不妨试试。

-------------------------------------------- 精神转移法

肩膀松下来了吗?这并不能说你已经完全放松了。看看你的大臂,是否和琴面的角度出现落差,如果出现了,这说明姿势已经走形,必须纠正了。而在纠正的同时,则必须注意,肩是否依旧保持着聊天时的放松状态呢?如果不是,重新来过,继续转移你的精神,放松以后重新开始吧。也许有人会说:“是不是太慢了?”其实不然,掌握好演奏,这只是最为基本的。想拉出一手人人称赞的好琴,就先从这里开始吧。

也许你在五分钟后就会告诉我,你已经放松了。好的,那么让我们做个实验。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松下来了。

右手将弓子拿起来,(请注意参照正确握弓的姿势)然后将其竖起来。拇指用指尖何食指轻叩住弓子,然后松弛下来让弓子快速滑落。怎么样?感觉到了吗?弓子是不是很轻,有没有在落下的瞬间感觉到弓子正以均匀的速度从手指间划过呢?现在再来看看你的右肩,大小臂以及手指肌肉,还有手腕,有没有紧张。如果都没有,那么可以把弓子放到琴上拉一下试试了。

先不要着急来回硬拉,只拉下弓就可以了。

感觉一下,气是不是很通畅,对照一下镜子,看看有没有非常洒脱的把这一弓拉出来,没有任何停顿和别扭。从一秒钟一拍开始,做好以后,稍微的快一些。可以了?放慢,快到八分音符的长度,也就是半秒,就可以了。慢到全音符,四秒。不过这个过程,你要始终保持着整个右肩,大小臂,手腕,手指关节的完全松弛。直至做到,毫无阻碍的,可以演奏出任何一个速度的下弓,而始终可以通顺自然为准。听听你的声音,有没有断节,有没有轻重不均。弓速是不是同样的快慢。手腕有没有“自然”下凹。都做好了,现在可以反向练习上弓了。

道理是一样的,上弓按照下弓的感觉重新来一次。不过这次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整个训练,最好可以持续两周以上,耐心是少不了的。下次你的演奏,就会有变化了,不信么?那么你试试看。

=====================================================================

相信你已经把右手持弓动作松弛下来了。不过,这个时候的训练只是刚刚开始。做好上面这个练习,你可以尝试着拉下弓了,是连续不断的重起下弓。每个音拉一拍,然后用一拍的时间来重新起弓。要注意,拉下弓的时候,尽量保持运弓的平稳和速度均匀。

上一节当中,我们已经提到了的,精神转移。可以在这里有效的使用了。把精神转移到其他地方,使右手臂整个松弛。然后拉出来完整的下弓。每次下弓在演奏时都要有类似物体自由下“坠”的感觉。当重起弓的瞬间,手臂要象弹簧一样,“弹”起来,而不是简单的重新抬弓。掌握这个实用的动作要领,对于整个演奏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好处的。

动作是否连贯了?OK。下面可以反过来了。上弓,重起,然后弹起,落弓。同样,用一拍的时间来运弓,一拍的时间来弹弓准备。

当以上两种练习做的熟练以后,你可以接下来做更深一步的练习了。逐渐提快演奏的速度和抬弓的速度。也许有朋友会问,究竟要快到什么程度。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心急而过早的提速,以为这样会导致运弓抬起的不稳定和动作变型。所以,在一个节奏并未达到随心所欲起速的时候,万不能就进行下一个速度的练习。尽量保持每周一个速度,或更长时间,会给你运弓的稳定性和右手臂弹性能力得到非常大的提升。当然,同时要用您的耳朵仔细辨认音色均匀程度和变化。只有几乎保持稳定完美的声音,才是提高右手运弓最佳的手段。

要注意,右手的动作练习,时刻要配合左手演奏的进行。最好能按照自己实际的演奏能力,加以按弦动作。初学者可以尝试演奏空弦,一至三把位音阶。有一定演奏能力的,可以演奏把位音阶和有目的性的选择小乐曲。而更高水平的演奏者则可以将各类乐曲,练习曲,随想曲等分类进行分别的练习。整个练习可以贯穿所有的演奏,但这不是唯一的练习方法。每天只要拿出10分钟,将对您的技巧提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

通过前边的练习,相信您已经对右手运弓的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事实上,好的运弓会改变音色,这个论点绝大多数人还是可以理解的。

一个基本的音准,甚至于乐感。在没有好的运弓的支持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上一节中,我们提到的重起弓法的练习和精神转移的练习,只是最基础的准备练习。对于一个演奏者来说,做好这些基础的东西是非常必要的。不仅仅是单纯的重复运弓,而是为将来,长时间的更深一步的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众多练习曲中,往往许多学生在练习的时候采取单一的重复练习。这样做确实可是提高演奏的水平,但如果不能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则会浪费很多无谓的时间。这里说的有效,指的是可以快速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传统方式的重复练习。

例如,日常的音阶练习。众所周知,音阶,其主要练习目的为提高演奏者的音准,慢速运弓的能力,但却很少有人将其运弓的方法融合到其中。就连音乐学院的学生也不免在练习中会步入其中的岔路。在个人音阶练习中,如能增加额外的附加练习为最好。

通常我会让学生每周更换不同的运弓方式和节奏来进行音阶或重复音型练习曲的练习。可选弓法通常有:

全弓。一弓一音,一音两拍(一拍,四拍,八拍,十六拍)这里用拍来代表分值,以便于初学者更容易理解。

全弓。一弓两音 ,一音一拍(三音至十音,十二音,十六音,二十四音与三十二音)要注意的是。其中非常数节奏的三音,五音,七音,九音练习比较困难,可放在后期水平较高时再进行练习 。

弓法中,可选择如下方式进行练习:较长的分弓。短暂的三分之一弓法(弓根,弓中以及弓尖或有目的性的选择上半弓,下半弓或其它不同局部弓位进行练习。)

特殊弓法也是需要注意的部分。例如:顿弓,保持音,跳弓,上下弓连顿弓,连跳弓,抛弓,重起弓等。这些不同的弓法同样也需要分别进行大量的练习。

接下来,结实混合节奏和混合弓法的练习了。在不同的练习中,需要参杂各种类型的节奏与弓法进行混编练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灵活掌握这些未来必须的技巧做准备。

最后,就是特殊音色练习的阶段。在演奏中,时常会有一些特殊音色出现。其具有代表性的有:重音,断奏,泛弓,提弓以及不常用到的坠弓。

不要忘记,运弓触弦点的变化。在指板与琴码间,我们可以简易的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即:靠近指板的区域,靠近琴码的区域,以及中部区域。这些区域练习也是最终的练习了。

经过以上的练习。相信每天没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是无法完成的。很多人认为,在音阶中,只是练习音准,现在有了这些方法,你不会再无所事事了,拿起你的琴,按部就班的练习吧。你会觉得音阶练习的时间,也许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长。

=====================================================================

准备工作要持续的坚持做下去,每日的练习既充实而又艰辛。每天拿出来定量的时间来练习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基础,事实上是很有效的工作,如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效果将更加理想。

右手的状态固然重要,左手同样不容忽视。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数的教师是以左右手分别进行分解并加以教导的。在这里,同样的问题不再累述。右手臂的松弛配合精神转移和长久的上下弓持续练习,将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控制运弓能力。请不要嫌弃如此做法多余和麻烦,只有经过了练习的朋友才会更真切的感受到这种练习效果的于众不同之处。

这一节中,跳过繁琐的运弓练习。我们来了解下左手。

不论如何,左手始终是演奏好提琴的重点。往往右手很出色的演奏者,左手大多不尽人意。传统的教学法则,是将练习曲进行到底。这样的做法,即浪费时间又不能稳固和便捷的让学习者掌握大量的演奏技巧。

左手同右手一样,要演奏者掌握更为精细的演奏技巧。首要的便是解决音准问题。

大家都知道,当左手轻轻按弦的时候,将产生泛音,这也是演奏中技巧表现的一种手段。但,在初学的时候,有很多人由于精神分散,不能很好的控制按弦。这将产生不“实”的音色。在优秀运弓的同时,将左手按实,这是演奏者首要解决的问题。

当声音出现飘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右手,而又找不出问题根源所在。这个时候,可以看看,是不是左手手指没有按“实”。好了,左右好了,右手又变形了?初学者容易犯这个毛病。这并不是你不适合学琴,要知道,没人能生下来就控制好双手,不必怀疑自己的能力,按部就班的练习下去,会成功的。

建议先从简单的开始,没问题了再更换难一些的。

有的朋友说,让我推荐一些练习。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任何乐谱都可以进行练习。初学者可以选择没有换把的小星星,稍微入门的可以选择维瓦尔第的a小调协奏曲一乐章,有点基础的可以选择罗德第六协奏曲一乐章,再好一些的可以拉一拉三大无穷动:里斯,诺瓦切克,帕格尼尼。再高级一些的可以选择一些速度较慢但相对较注重情感的乐曲或练习曲进行练习。

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选择,将手指按实只是其对手指稳定性检验的一种手段而已。如果有能力的,更应该尝试进行不同的手指压力进行练习,找出适合自己按弦的力量。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的步入音乐的大门。

很多演奏者也许会说,我会拉帕格尼尼了。我可以拉中国花鼓了。我已经水平很高了。请看看大师的演奏,请录制下您的录音。比较一下。如果您觉得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您去听听无伴奏组曲和奏鸣曲。看看别人是怎样拉的。目标明确了吗?如果您说,那样的要求太高了,我达不到。那么我告诉你,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只有你不敢做的。

=====================================================================

音准是精准的数字,音色如韵律的诗歌,节奏是约束脱缰野马的缰绳,乐感如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双手。 ----------小卜笔录

耽误了很久没有更新,和大家说句抱歉了。不浪费笔墨在这里,接下来接续上边的话题。

孩子初学,面临的问题很多。很多时候,他们是在错误中摸索着前进的。好比黑暗,在这里要找出光明。

很多孩子练习的时候,单纯的在应付差事。依我说,不如不练。

合格的家长,应该学会观察,而不是单一纯粹的监督。要知道,没有人喜欢被监督。

学习中充满枯燥和乏味。每天的练习除了音阶还有音乐。这些家长必须知道。

为什么?孩子当初喜爱提琴,是因为提琴好听。要反复强调这一点。正因为如此,所以,每个人的声音最终是不同的,是富有智慧,感情和理性的。你要告诉孩子,准确的音,就好像数字一样。偏离了轨道的数字,别人是看不懂的。

最原始的办法也最有效,让教师给琴贴上标记把。最好用修改液,不会影响太多琴表的发音。OK,都做好了吗?看看你的双手,松弛下来没有,按弦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太紧,也不可太松。当整条手臂放松后,应当自然下垂,甚至有一点点的向外。因为人的骨骼就是这样张的,不要过分向内侧弯曲,那是将来要说的问题。

要把握音准,就要程式化。首先你要明白,小提琴的四根线,角度是不同的。左臂和手在换线的过程中,是保持着“移动”的状态。而手型,则尽量不动,这才是保证音准的奥秘。

当你演奏的时候,首先看看哪根弦你可以演奏的最好,然后,依照样子把手型转移的其他弦上去。当然,转移的不只是手,是整个手臂,包括呼吸的调整和身体的协调。

对不起,时间比较紧迫,不能过多的泡在网上了,下次再继续。

内容较多,更新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7 8:06:27编辑过]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2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5-24 07:49:00 | 只看该作者
LZ能结合自己的经验,谈小提琴教学的问题,是很有价值的。
3
退后 发表于 2009-5-24 10:10:00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在刚开始学琴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用钢琴听音,在两年后就绝对不要再用钢琴听音了,最好一开始就不用钢琴听.因为律制的不同,钢琴用的是十二平均律,而小提琴用的是五度相生津,不同的律制会产生不同的音准,虽然差别只有零点几赫兹,但对学生耳朵的敏感程度有很大的影响.钢琴的音准是调音师说了算,小提琴的音准则是有演奏者说了算,因此,必须从小训练.
4
hbhero 发表于 2009-5-25 10:05:0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资料,先做个记号,慢慢对照练习
5
夏夏 发表于 2009-5-25 12:49:00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贴子

6
huixin_lz 发表于 2009-5-26 07:58:00 | 只看该作者
两个字:谢谢!
7
 楼主| ai_laohuyou 发表于 2009-5-28 02:44:00 | 只看该作者
已经更新
8
涅磐凤凰 发表于 2009-5-28 11:54: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上一篇读给孩子听,这一篇读给自己听。板凳搬过来,且让我好好一段一段看下来。。。。。。

9
上山下乡 发表于 2009-5-28 23:50:00 | 只看该作者
又看到一篇好文章!谢谢你的无私奉献!学习中。
10
fuwajingjing 发表于 2009-5-29 23:32: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学习体会中。。。
11
candycatmom 发表于 2009-6-2 02:03:00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谢谢楼主!希望看到更多好文!
12
上山下乡 发表于 2009-6-3 22:36:00 | 只看该作者
13
llllllllll 发表于 2009-6-25 12:23:00 | 只看该作者
14
钟爱一生 发表于 2009-6-25 14:51:00 | 只看该作者
好学之人!
15
老腾 发表于 2009-6-25 15:43: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已下载学习。

16
 楼主| ai_laohuyou 发表于 2009-7-7 08:10:00 | 只看该作者

今日已更,抱歉让大家久等了。

17
erom 发表于 2009-7-7 11:14:00 | 只看该作者

将好好对照学习。

18
michael98 发表于 2009-7-7 13:19:00 | 只看该作者
LZ老师的这个感言正如或就是教课书!非常经典!!能否多谈谈左手,是否把左手的敏捷.准确.快速纳入四大基本功的范畴
19
 楼主| ai_laohuyou 发表于 2009-7-13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左手敏捷和快速,与日常练习中正确的手型,放松,静态,动态的肌肉活动是关联的,平时我们所说的基本功中,当然是包含了这个方面。但基本功,这个话题,涉及方面太过广泛,通常情况下,通过不懈努力,正确的方法,都可以锻造出,快而敏捷的左手。

如左手按弦不够快,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不外乎以下几点。1:手指反应速度不够理想(主要是练习时间不够多导致)

2:快速按弦后发音不清晰(主要因为手指快速后影响到右手运弓的正常演奏和左手按弦不够结实)

3:双手配合不够紧密(其征兆为拉出来的声音是弓先行,音尾随)

以上的问题,只有通过,慢速分练的方式,长期的把精神注意力集中在慢速按弦时的精准上,运弓换弓换弦的基础上,才可能逐渐见到成效。

之所以没有把此类归纳为我所总结的四类基本功的范畴中,是因为,此类技术,是包含了左手音准,即准确按弦,右手运弓换弦换弓,控制力量的综合性技巧。此类技术在小提琴练习中较多,也较难以完全区分。可以在今后的新书中整理归纳,感谢楼上网友的思维提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3 8:38:55编辑过]
20
liweihao5253 发表于 2009-7-14 18:14:00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9 05:43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