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南京的小提琴业余爱好者, 现已退休. 我是从初中开始拉琴的, 主要是同学们相互切磋. 拉过霍曼,马扎斯等练习曲,也在中学大学和单位登台独奏过新疆之春等曲.

[复制链接]
261
华之乐音 发表于 2009-10-22 19:31: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本意是想让咱这里的琴友都去那里现场练功,既拉了琴又交了友,更重要的是有视频拉琴更能交流琴技和认识一些实实在在的琴友(我指的是有视频能看见模样了)。努力了,也做到了。“电信”的“网通”的都有了,可是这里的朋友去的就是飞橹一人(还不常去),大家的想法是拉好了在去。这和我想的不一样了,那不光是表演的地方,也可以上麦练琴的地方。我知道这里的琴友大都是“电信”的,去了以前的“小提琴音乐厅”房间肯定会卡的,为了大家,我极力去争取人家原本是“网通”的“小提琴音乐厅”和室主说硬改成“电信”的了,(我和室主说论坛里的琴友都是“电信”)。人家改了,可人家在“电信”也很卡的,真的没法听没法拉了,论坛的琴友还是没几人去,那我真的就无能为力了。为了“电信”的琴友,那个“小提琴音乐厅”还在保留着!只能顺其自然了!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262
 楼主| Wangfeilu 发表于 2009-10-23 11:32:00 | 只看该作者

华之乐音琴友是这里的"老"朋友了。 说“老”其实也不老, 我登陆这个网站也只有四个月多一点的时间, 但感觉好象是认识了好长的时间了似的。她一直十分关心网站的朋友们,希望大家到“音乐厅”练琴。我的水平有了一点儿提高就是因为去了这个音乐厅练琴,受到了启发和激励。真希望大家都到那里去练琴,那样,人气不就旺起来了吗?我知道,大家都希望电信的音乐厅能有一两个能够起到领衔作用的水平较高的爱好者,以使参与者能有所提高。另外,大家都会希望等自己拉得较成熟以后再上麦,我自己就属于这种情况。总之,一切顺其自然吧, 都会好起来的。

----------------------------------

林风沁心脾,山光荡臆胸。

263
 楼主| Wangfeilu 发表于 2009-10-26 10:25:0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试着上"小提琴音乐厅", 让我输密码, 结果输了密码也进不去了, 不知出了什么问题. 室主小提琴说肯定是电信"犯病"了. 不知是怎么回事. 现正练几个小曲子, 进步十分缓慢. 等拉得不太难听时就上SINA UC. 哦, 对了, 看到了"回来火车"的帖子, 说最近他们组织了些小提琴爱好者在上海聚会了, 搞得很热闹很成功的, 可能是"中国小提琴网"的网主组织的, 以后若有类似的活动,地点也合适的话也参与一下, 挺有意思的.

--------------------------------

云薄雁飞远, 塔耸入霜钟.

264
gdae2009 发表于 2009-10-26 14: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来火车"组织的小提琴爱好者聚会 之所以热闹是在于他们的面晤 面对面的拉琴 面对面的交流 网络音乐厅的冷清是在于网络本身的虚拟 南京的爱好者有谁能发起或组织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呢 我预感 这一定会无比成功
265
华之乐音 发表于 2009-10-26 14: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gdae2009在2009-10-26 14:16:00的发言: "回来火车"组织的小提琴爱好者聚会 之所以热闹是在于他们的面晤 面对面的拉琴 面对面的交流 网络音乐厅的冷清是在于网络本身的虚拟 南京的爱好者有谁能发起或组织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呢 我预感 这一定会无比成功

不是网络音乐厅的虚拟,是多数琴友不知道网上还有个视频练琴的房间。不是网络音乐厅冷清,是初学琴的琴友不敢上麦拉琴,把练琴错当为演奏,这样心理就有压力了。原本小提琴这门艺术就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相比之下人气就不会多的。大家开心面对面的教流故然是好事,琴友聚会毕竟是只能一年一次,在网上练琴是天天如此,我们拉的很开心,玩的也很好,拉琴的兴趣更浓了。这样在一种压力下反之会进步更大,提高更快。网络是虚拟的,朋友的友谊是真实的!

266
 楼主| Wangfeilu 发表于 2009-10-28 10:23:00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昨天下午, 南京的六位琴友聚会了, 其中包括一位原在省歌拉琴已退休的沈老师. 他给大家讲解了一下弓指法要领, 受益匪浅. 还来了一位在某琴行当老师的吉他手, 也已退休. 他给大家伴奏, 每人独奏一,二首曲子. 我拉了<红河山歌>和<二泉映月>, 一位琴友(东道主)说"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倒不是说我拉得怎么好, 是说有所进步. 这个进步当归功于这个提琴网上琴友的交流与帮助, 还有"小提琴音乐厅"的锻炼和启发. 就象华之乐音琴友所说, 经受了视频压力的锻炼后心理得到锤炼,技术有所提高, 自信也增强了. 当然, 每个人的基础和起点不同, 但只要自己比原有水平得到提高不就是达到目的了吗? 拉琴后大家举杯畅饮, 很是热闹. 只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才会这么开心啊. 以后不知是否会有机会组织更大范围的聚会呢?

--------------------------------------------

知天命年志学琴, 未及闻声已感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28 10:57:44编辑过]
267
guodaidai 发表于 2009-10-28 11:44:00 | 只看该作者
令人羡慕的南京先生琴聚啊,那肯定拍些照片?帖些出来让琴友们解眼馋.......
268
 楼主| Wangfeilu 发表于 2009-10-29 15:10:00 | 只看该作者

还真没有任何人想到拍照片。其实, 小范围的聚会已有四、五次了, 没有任何人想到这一点, 大概是大家都觉得自己老了,长得也丑,没什么可拍的吧。 从去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开始认识两位会拉小提琴和一位弹吉它的朋友到现在已有一年多了。大家都说应搞个重奏, 可到现在也没能搞出来, 重要的原因是水平不太齐整。比方说,巴赫的那首二重奏曲, 应该说是很简单的, 可不知为什么他们都不会拉,说以前没拉过。但是即使是“即席”拉奏也应该能拉得出来啊!结果是我和那位原省歌的提琴手给大家拉了这个二重奏。那位吉它手是位业余高手,他可给任何曲子作即席伴奏,很难得的。有一位朋友给大家拉了《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他原来在部队文工团干过几年。另一位拉《新疆之春》《沉思》等也拉得不错,但就是不会拉这个简单的二重奏,我怎么也弄不明白。在一起聚会聚会,玩一玩可以的,但很难深入下去,这就不行了。我通过另一个机会认识了南京琴行的一位拉大提琴的业余爱好者,又通过这个网站认识了一位拉小提琴的爱好者,并正准备再找一位拉中提琴的朋友玩一玩弦乐四重奏,一定会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上午去了书店,两个南京最大的书店都没有弦乐四重奏的曲谱,很遗憾。不知那位朋友能否告知怎样能找到这些重奏谱啊?上海是人才济济的地方,GUODAIDAI 琴友应能结识到几位志同道合的琴友的。

-------------------------------------

269
 楼主| Wangfeilu 发表于 2009-10-30 09:57:00 | 只看该作者

想问一下, 南京有没有中提琴业余爱好者啊? 非常欢迎加盟我们准备组建的弦乐四重奏小乐队啊! 现在我们的两把小提琴(包括我)和一把大提琴准备先开始二重奏的聚会活动了, 三缺一啊。 如有,请与我联系:wwysport@163.com

准备再修炼一个阶段就上SINA UC 与网友们在网上聚会了。现在拉得好象比以前好听了一点儿。我的感觉就好象道士在山上练功似的。我们住的地方实际上就是靠市中心的一个小山包,叫做五台山啊。南京属丘陵地带,周围山多水多,缺点就是夏天太热了。

-----------------------------------

先由铃木开塞始,择机试奏贝多芬。

270
 楼主| Wangfeilu 发表于 2009-11-2 09:50:00 | 只看该作者

向琴友们报告一下近来的练琴情况. 近来开始练<海滨音诗>. 感到这首曲子难度还是挺大的. 尤其是高音的和声部分很不容易拉准. 节奏的变化也比较复杂, 不太容易掌握拍节速度. 说实在话, 以前我不是很喜欢中国的小提琴曲. 觉得小提琴是外国的乐器, 演奏某些中国的曲子不是很合适. 中国有些曲子滑音和装饰音较多, 和外国曲子的旋律风格不同, 有些曲子拉奏起来觉得很别扭, 甚至有些"俗气". 现在我觉得有些中国曲子用小提琴拉起来还是很好听的, 但很不容易拉好, 甚至比外国曲子还难拉好, 需要反复练习才行. 对了, 在<海滨音诗>中有一段描写大海波涛的部分的拍节有一个象汉字的二十的符号, 是不是"散板"的意思啊?

-------------------------------------

凤首回望玛瑙纹, 松枫暗递树脂香.

271
 楼主| Wangfeilu 发表于 2009-11-2 09:57:00 | 只看该作者

顺便说一下, 我发现我写的帖子上的日期和时间都不对了, 最近我的电脑的日期和时钟功能发生紊乱, 是病毒在作怪了, 怎么也纠正不过来, 而且, 屏幕经常会忽然变窄了一些, 过段时间又突然恢复了, 真拿它没有办法.

272
 楼主| Wangfeilu 发表于 2009-11-5 09:01:00 | 只看该作者

各位琴友好。 昨天去钓鱼了, 晚上早早就睡了,太累了, 没有练琴。最近在练几个小曲子, 进展缓慢啊。 最近也不找老师了, 自己跟着碟盘练就可以了, 但不断会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 两个音符上有一个连弓符, 但其中一个音符上标着下弓,第二个音符上标着上弓,那么这个连弓符友有什么意义呢? 有的一串音符上有一个大连弓符,里面又有几个小连弓符,这里的弓法应怎样处理呢? 谢答贴琴友。

-----------------------------------

双孔横腰架桃码,四弦纵跨飞索梁。

273
guodaidai 发表于 2009-11-5 12:20:00 | 只看该作者

两个音符上有一个连弓符, 但其中一个音符上标着下弓,第二个音符上标着上弓,那么这个连弓符友有什么意义呢? 有的一串音符上有一个大连弓符,里面又有几个小连弓符,这里的弓法应怎样处理呢? 谢答贴琴友

南京先生:第一个问题,好像是可以二种弓法都可以使用的意思,第二个问题有一个大连弓符,里面又有几个小连弓符,心理感觉有这个地方有区分的感觉就可以了,一般是听众不能感觉的很微小的停顿,只是你自己知道的这样处理

274
 楼主| Wangfeilu 发表于 2009-11-6 09:16: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GUODAIDAI 琴友的说明。这样就一下子搞明白了, 令人十分高兴啊。网上与琴友交流无疑是大有益的。最近GUO琴友上SINA UC 拉琴了吗? 我近来练了几首小曲子, 大概再练几天就准备上麦和琴友们交流交流了。 我原先会的曲目太少了,老是拉那么几首旧曲子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而且也感到很厌倦了,况且拉得又不好听。现在自我感觉有些进步, 比以前好听些了,当然,比那些拉得好的琴友还差的远。不管怎么说,有进步就令人高兴哪。

-------------------------------------

单音独奏云丝滑,和声共鸣烟莽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6 9:18:00编辑过]
275
 楼主| Wangfeilu 发表于 2009-11-9 11:01:00 | 只看该作者

琴友们好。昨晚上了小提琴音乐厅,拉了4首小曲子,衬衫已汗湿了。平时连续拉两个小时都不出汗的。可见,上麦还是挺费劲儿的,正因为这样,才达到了练功的效果。在SINA UC 上拉琴时很容易发觉自己的薄弱环节,下来后就可有针对性的补课。我发现电信的小提琴音乐厅好象比以前人气旺了一些。共有六七个琴友,室主小提琴也在,但她没拉,她说她那边“卡”,因为她是网通的,这多遗憾哪。全国的成年提琴爱好者本来就不多,知道这个小提琴音乐厅并且也愿意来访问上麦的就更少了,现在又由于“卡”的问题把本来就不多的琴友分成了两队,人就显得更少了。真希望以后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

尽抒人间悲喜情,无论角羽与宫商。

276
 楼主| Wangfeilu 发表于 2009-11-10 08:54:0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遇到一个小问题: 在一串和声音符的左边有一个垂直的水波纹一样的符号,不知道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啊? 谢答贴琴友。

277
wld4803 发表于 2009-11-10 15: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楼主Wangfeilu朋友:这好像是快速的琶音(分解和弦)符号。演奏时从低到高依次快速连弓奏出。
278
 楼主| Wangfeilu 发表于 2009-11-12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我昨天回了个帖子, 谢了WLD4803 朋友的答疑, 怎么这个帖子又不见了呢? 真挺奇怪的. 我还说了要感谢这个小提琴论坛为琴友们练琴交流提供了方便. 一个人闷在家里实在是闷得慌, 上上论坛, 再上上SINA UC 很开心的. 我还说了, 希望 明年WLD4803 的夫人就可上SINA UC 上和琴友们交流了.

--------------------------------------

吴天云开大江流, 楚地日出钟峰秀.

279
wld4803 发表于 2009-11-12 12:30:0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互相交流,不必言谢。楼主昨天谈到首调固定调的帖子,我在这里这里也回了贴,后来都不见了,可能是论坛出了点小问题。帖子丢失了。
280
天山之春 发表于 2009-11-12 15:49:00 | 只看该作者
诶,我昨天写了一个关于首调固定调的贴子也不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16:4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