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的文章是分两次发的,但未见第一次发的文章,现将它补发在这里,请大家批评。本网站的编辑先生如果能将我的两块文章按顺序拼合在一起,并帮我将“附:换弦”前多余的“(全文完)”删除,则不胜感谢。MYQ 2004.12.8 买琴与修琴记 MYQ一、从一家提琴厂看国产琴1998年出差苏州,到苏州乐器厂门市部看了一下,仅两三把提琴,其他为民族乐器。经了解,该厂不生产提琴(遗憾)。试一下提琴,音量小得可怜。我从宣传资料上得知常熟市张桥镇有家提琴厂,于是由一政府部门用汽车把我送到该厂,选购了一把,450元,为“虎纹琴”(所产提琴都是虎纹琴)。第二年,我出差常州时,再次打道去这家工厂,目的是为换琴。厂名冠有“中外合资”字样,产品大多销往境外。它没有自己的商标,商标权在别人手里:或者在销售商手里,或者在合资的另一方,所以直接从厂里买的琴没有商标。这个厂属私人,办了有些年头了。规模不大,一个院子,南三间为作坊,北三间为办公室、仓库等。作坊总面积可能不足100平方米。我没进作坊参观,在门外看到里面有大的工作台,未见特殊的机器设备。一般的设备,如锯板机、打磨机,我想是会有的(任何木工厂都有)。我曾见工人用凿子凿大提琴的面板或底板。什么叫手工琴?什么叫机制琴?以全部工序判断还是以主要工序判断?我想象不出木质的提琴可以用模型压制出来,因为木材的可塑性是极低的。特别是提琴的主要部件——面板与背板,我想,既不是用模型压出来的,也不是可以用机器车、刨、铣出来的。我省的泰兴市溪桥镇,号称“提琴之乡”,有提琴生产企业30多家,预计今年全年提琴出口数量可达50万把(占全国产量的60%,占全球产量的20%)。我虽未去过溪桥,但据《扬子晚报》2003年报道,企业里80%的工人都是女性。一些车间,由农民个体承包。更有大量的家庭作坊,从事提琴配件的生产。农村有的是廉价劳动力,我想象不出农村小作坊会购买生产流水线或自控设备来生产提琴。我的看法是:国产提琴基本上是手工货。说它是手工货,并不排除在某些次要工序上使用机器。有些工序上使用机器,不仅可以提高效率,更可提高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