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商品类型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琴弓配件 书籍软件 出租服务 提琴定制 维修保养 收购置换 制琴相关 公益赠送 古旧提琴 价格范围 500以内 2千以内 2千-6千 6千-1万 1万-5万 5万以上 售后服务 七日包退 一月试用 一年保修 三年保修 终身维护 付款方式 网上银行 支付宝 当面交易 货到付款 分期付款 VUC支持 全部支持 需要订制 暂不支持 提琴尺寸 4/4 成人 7/8 坤琴 3/4 儿童 1/2 儿童 1/4 更小 琴形样式 斯式琴 瓜奈里 阿马蒂 其它 商家省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台湾国外 商家城市
以下是引用zqwcpzy在2009-12-3 21:09:00的发言: 既然谈到音梁我就不妨多说几句,供参考,有的资料讲到:低音梁做的太短,会使琴音变得柔弱,过长又会阻碍面板的震动;低音梁过厚时D、G两弦的声音会生硬发闷,过薄发音无力;过高时,G、D两弦会产生近似鼻音的音色,而过低时又会平淡无味;一般说来,面板薄时,音梁做的可稍微高些长些,面板厚时梁可低些短些。
既然谈到音梁我就不妨多说几句,供参考,有的资料讲到:低音梁做的太短,会使琴音变得柔弱,过长又会阻碍面板的震动;低音梁过厚时D、G两弦的声音会生硬发闷,过薄发音无力;过高时,G、D两弦会产生近似鼻音的音色,而过低时又会平淡无味;一般说来,面板薄时,音梁做的可稍微高些长些,面板厚时梁可低些短些。
人们对于低音梁的作用现在认识得越来越深入了!我也发现,很多老琴的低音梁很短,很宽,很低;而相比之下很多新琴的低音梁,不断加长、加高、变窄。看来除了琴码、音柱的调整对小提琴的整体音色产生影响之外,低音梁的调整越来越被提到了制琴与修琴的议事日程。猜想老琴的琴板普遍比新琴厚一些,为了不影响振动,故如此为之;相形之下新琴的琴板越来越薄,越来越能轻易实现充分振动,为了保持提琴声音的结实、紧张、宽厚即努力让琴声具有内涵而不显得空虚飘散,除了让琴码越来越坚硬变厚、音柱越来越加粗加长,适当调整低音梁也不失为力求达到整体和谐振动的办法之一。
举报
应该贴一标签在里面,真的难得啊
另外问问各位老师,标签都是用什么胶粘贴上的啊?
搞不好会不会影响音
2009-12/200912523540842.jpg (109.61 KB, 下载次数: 125)
下载附件
2009-12-5 23:54 上传
2009-12/2009125235510132.jpg (117.78 KB, 下载次数: 119)
2009-12-5 23:55 上传
2009-12/2009125235552938.jpg (109.61 KB, 下载次数: 141)
2009-12-5 23:56 上传
2009-12/2009125235629220.jpg (118.67 KB, 下载次数: 171)
2009-12/2009125235733154.jpg (115.52 KB, 下载次数: 151)
2009-12-5 23:58 上传
2009-12/2009125235758428.jpg (130.84 KB, 下载次数: 143)
2009-12/20091260646877.jpg (121.01 KB, 下载次数: 116)
2009-12-6 00:07 上传
2009-12/20091260749941.jpg (68.65 KB, 下载次数: 137)
2009-12-6 00:08 上传
哇,楼主的手艺不得了,琴箱、面板、琴头已有很高的水准,再做一两个就是大师的工艺水平当之无愧了!
更难得的是楼主具有电子工程技术背景,对面板、琴箱、整琴谐振频率和曲线的测试、调整匹配,有装备、技术和理论的优势,有利于用普通的材料制作出一流音色的好琴!
继续关注。
呵呵!看到楼主“zqwcpzy”朋友自制提琴的勤奋,偶想到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此言用在楼主身上,感觉恰如其分。偶真心佩服楼主的精神!
另外,偶看了楼主展示的这张图,如果不是角度关系或视觉有误,感觉琴颈根部与肩钮相连处,是否稍觉厚了一些(图中箭头所指处)。若真厚,当左手翻到高把位时,拇指心正好按在此处。此处稍厚是否有碍其他手指接近该按之音?呵呵!只是疑问,并非肯定。如若说错,切勿上心!
2009-12/2009128164638381.jpg (261.55 KB, 下载次数: 154)
2009-12-8 16:47 上传
以下是引用zyw8000在2009-12-8 16:44:00的发言: 另外,偶看了楼主展示的这张图,如果不是角度关系或视觉有误,感觉琴颈根部与肩钮相连处,是否稍觉厚了一些(图中箭头所指处)。若真厚,当左手翻到高把位时,拇指心正好按在此处。此处稍厚是否有碍其他手指接近该按之音?呵呵!只是疑问,并非肯定。如若说错,切勿上心! 2009-12/2009128164638381.jpg (261.55 KB, 下载次数: 176) 下载附件 2009-12-8 16:47 上传 [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
2009-12/2009128164638381.jpg (261.55 KB, 下载次数: 176)
以下是引用zqwcpzy在2009-12-8 21:36:00的发言: 另外,我有意把旋首挖得很深,一方面觉得这样线条显得生动,另一方面是为减轻一点重量,琴头每减轻一克,对支点会减少约59克厘米的力矩,毕竟脖子是肉长的。嘿嘿!
另外,我有意把旋首挖得很深,一方面觉得这样线条显得生动,另一方面是为减轻一点重量,琴头每减轻一克,对支点会减少约59克厘米的力矩,毕竟脖子是肉长的。嘿嘿!
您这个“琴头螺旋挖深”的设想和制作,使琴头的线条更突出,立体感更强,整个形体更生动,非常好看的!而且,螺旋挖深,制作更难。盛赞之!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另外再提个不一定正确的建议:您的这个琴头螺旋线被挖去的旋尖角(箭头指处),是否可以再往上进一点点,即尖角再往上深一点儿。可能看上去会更有精神!
也许已经很深了,照片太小,看得不真切!偶瞎说说,供参考哦!呵呵!
2009-12/2009129113213105.jpg (155.63 KB, 下载次数: 195)
2009-12-9 11:32 上传
2009-12/20091212225745150.jpg (118.64 KB, 下载次数: 158)
2009-12-12 22:58 上传
2009-12/20091212225816394.jpg (108.4 KB, 下载次数: 162)
2009-12/20091212225846381.jpg (132.48 KB, 下载次数: 136)
2009-12-12 22:59 上传
2009-12/2009121222598103.jpg (27.32 KB, 下载次数: 120)
2009-12/20091212225954463.jpg (114.49 KB, 下载次数: 149)
2009-12-12 23:00 上传
2009-12/2009121223027751.jpg (116.76 KB, 下载次数: 148)
2009-12/2009121223058715.jpg (153.66 KB, 下载次数: 138)
2009-12-12 23:01 上传
2009-12/2009121223127356.jpg (113.3 KB, 下载次数: 167)
2009-12/2009121223157371.jpg (128.56 KB, 下载次数: 141)
2009-12-12 23:02 上传
2009-12/2009121223227504.jpg (110.22 KB, 下载次数: 178)
2009-12/200912122332144.jpg (120.74 KB, 下载次数: 175)
2009-12-12 23:03 上传
2009-12/200912122333810.jpg (130.41 KB, 下载次数: 139)
2009-12-12 23:04 上传
2009-12/200912122342467.jpg (126.76 KB, 下载次数: 119)
2009-12/2009121223434933.jpg (122.74 KB, 下载次数: 142)
2009-12-12 23:05 上传
2009-12/200912122355334.jpg (127.21 KB, 下载次数: 151)
2009-12/2009121223531859.jpg (108.67 KB, 下载次数: 150)
2009-12-12 23:06 上传
2009-12/2009121223555906.jpg (122.74 KB, 下载次数: 144)
2009-12/2009121223622661.jpg (127.1 KB, 下载次数: 127)
2009-12/2009121223647431.jpg (113.34 KB, 下载次数: 141)
2009-12-12 23:07 上传
2009-12/2009121223723578.jpg (111.61 KB, 下载次数: 161)
呵呵!楼主“zqwcpzy”朋友的工具,一个个,一件件,一堆堆,一摊摊。土洋结合,精致壮观,何止“十八般”?令人数不胜数,眼花缭乱!有几件,偶还叫不出名堂,也不知是派啥用场?如此众多工具齐集一方,实在是让人啧啧称羡。真想一一在手,操弄一番。但看得见,碰不着,使人心里直痒痒!呵呵!
看来楼主车、钳、刨、磨、铣、锯、焊样样行呀,工具做的很齐全。佩服!如果是在机械厂可能也有这个加工条件。像我们要自制工具,不少工序就要请人加工,比买的还贵。
我查了一下,网上买一套工具起码也要五六千元,还不如楼主的真材实料、好用。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7 04:4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