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还有这样的调琴大师!!!

[复制链接]
181
wangdagang 发表于 2011-9-7 20: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棋烟琴酒在2011-9-7 19:48:00的发言:
古琴没有什么秘密--优异的声音是由优秀的制作,优秀材料长时间的老化,优秀的演奏三个条件产生的,这是现代制琴界的共识,并没有把调琴放在多么重要的地位。更新一下知识再来吧。

正是因为现代制琴界对古名琴的研究没有了方向,才达成这愚蠢的共识。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门德尔松
182
fliu2010 发表于 2011-9-7 21: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棋烟琴酒在2011-9-7 19:48:00的发言:
古琴没有什么秘密--优异的声音是由优秀的制作,优秀材料长时间的老化,优秀的演奏三个条件产生的,这是现代制琴界的共识,并没有把调琴放在多么重要的地位。更新一下知识再来吧。

   烟酒棋琴(请允许我把您的网名略做调整)所言甚是,不过调琴还是重要的,特别是琴马很重要,至少在心理上很重要。我喜欢的马是颜色要深,磨出的粉都是黄的,点大条宽,点条不混,这种马放上去声音未必好多少,但我心里踏实,觉得对得住老琴。

183
wangdagang 发表于 2011-9-7 22:58:00 | 只看该作者
烟酒仁兄我们的调琴不是你所想的那么简单,这么讲吧,我们调琴所涉及的领域和深度还不是你的高度能理解的,这也不单单是说仁兄你,包括当代意大利学派的权威,也未必有我们了解他们老祖宗的琴发音的秘密所在。
184
fliu2010 发表于 2011-9-7 23:5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棋烟琴酒在2011-9-7 22:24:00的发言:
fliu2010先生好!琴码确实重要。先生有时间请看一下我在本坛08年的贴子“琴码钻孔打磨法”,不吝赐教!https://www.chinaviolin.net/bbs/dispbbs.asp?boardid=42&id=31663&move=next
另外我的网名棋烟琴酒的本意是“以棋为烟,以琴代酒”,取意于“梅妻鹤子”。
至于调琴的作用,用“医疗保健养生可以使人健康,但不可以把人变成超人”来比喻,不知合适否?

   棋烟琴酒网友:刚才拜读了您08年的贴,坦率地谈谈个人看法:
打孔法我02年就试过多次,后来那些马被我扔掉了。我还破坏了很多好马:扩大内孔,厚薄试验,加乌木垫子,乌木底座,乌木夹层。。。。。。在马上涂油不一而足,最后的结论还是回到传统。对声音太薄的琴,用厚一点的马是可以调过来的,音量小的琴,马高一点可以好些,但想根本改变其档次是不可能的。每把琴都有一个最佳的马,一旦找到,就别再乱动她。
您最后一句话是经典,赞一个!

185
wangdagang 发表于 2011-9-7 23:56: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吃白食,外带广告!仁兄我愿意和你聊。
186
天马健行 发表于 2011-9-8 07:16:0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高兴fliu2010决定参加琴友会,请问王先生能否参加?非常期待。
187
fliu2010 发表于 2011-9-8 08:03:00 | 只看该作者

   您好,烟酒君!
偶非常看重e弦的音量,这是小提琴的主表现区,为此试过各种办法以减少马对振动的阻尼,可谓费尽移山心力,卷不及暮雨朝云:没啥效果。厚马的固有频率要高些,但用上后整个琴的固有频率反而降低,因而声音变厚实。这说明琴马的传递功能和其本身频率是相反的。
偶认为琴不分国产外产,只分老与新,好与差而已,国产新琴也有音量奇大的,但再大大不过老琴。偶这次带来的老琴有300年以上,且不谈音色音质音性没琴能比,就音量这一项,也是一流,而且马子很传统。
顺便谈谈偶为何在40年前要淘汰那把17年代的意大利米兰的名琴格那迄诺给胡坤,原因就是此琴音量太小,不适合独奏用。

188
wangdagang 发表于 2011-9-8 08:22:00 | 只看该作者
很多琴拿到我这里调整声音,基本上我不动这些琴的琴码,除非它有致命的缺陷,我以前讲过它只起到一个传导的作用,并不会改变一把琴的声音本质,一把声音存在问题的琴,无论你如何匹配琴码,都不会起到作用,另外理想的小提琴声音是均衡的,这种均衡是在一个完美的震动下产生的,低音效果很好,而高音效果差的说法是不对的,也就是说高音差就不存在低音好,而低音好也就不存在高音差,高低音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189
老腾 发表于 2011-9-8 08:5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angdagang在2011-9-8 8:22:00的发言:
很多琴拿到我这里调整声音,基本上我不动这些琴的琴码,除非它有致命的缺陷,我以前讲过它只起到一个传导的作用,并不会改变一把琴的声音本质,一把声音存在问题的琴,无论你如何匹配琴码,都不会起到作用,另外理想的小提琴声音是均衡的,这种均衡是在一个完美的震动下产生的,低音效果很好,而高音效果差的说法是不对的,也就是说高音差就不存在低音好,而低音好也就不存在高音差,高低音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根据我平时的实践,我同意王先生的这个说法。

190
宝音坊 发表于 2011-9-8 10:0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angdagang在2011-9-8 8:22:00的发言:
很多琴拿到我这里调整声音,基本上我不动这些琴的琴码,除非它有致命的缺陷,我以前讲过它只起到一个传导的作用,并不会改变一把琴的声音本质,一把声音存在问题的琴,无论你如何匹配琴码,都不会起到作用,另外理想的小提琴声音是均衡的,这种均衡是在一个完美的震动下产生的,低音效果很好,而高音效果差的说法是不对的,也就是说高音差就不存在低音好,而低音好也就不存在高音差,高低音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王先生又有好东西出来了。非常感谢!

191
宝音坊 发表于 2011-9-8 10:3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个人想法与观点】
    琴马很重要,但不能改变音箱的所有震动模式,也不能改变与
提升一把琴的发音状态(体系)
    音柱很重要,1)在力学上, 2)在传震上, 3)主要在音箱
的震动(上下左右)平衡作用上。
    一个很贵的琴马,不可能对所有的琴都起到最佳发挥作用。
音柱也同样。 总的就是琴马,音柱要让琴接受认可,平衡的发挥
作用。
        希望得到王先生的指教! (还是这句话,如不方便就不用了)
谢谢!
192
fliu2010 发表于 2011-9-8 11:3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angdagang在2011-9-8 8:22:00的发言:
很多琴拿到我这里调整声音,基本上我不动这些琴的琴码,除非它有致命的缺陷,我以前讲过它只起到一个传导的作用,并不会改变一把琴的声音本质,一把声音存在问题的琴,无论你如何匹配琴码,都不会起到作用,另外理想的小提琴声音是均衡的,这种均衡是在一个完美的震动下产生的,低音效果很好,而高音效果差的说法是不对的,也就是说高音差就不存在低音好,而低音好也就不存在高音差,高低音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说得不错。
好琴的声音是均衡的,这只是相对而言,即便是顶尖的好琴,也存在亮点和暗点,只不过很难发现而已。要仔细对比才有体会。好琴的g弦都很棒,e弦都很亮,其她的弦也适配,多数情况下跟马没多大关系,但有个别超级好琴,非常挑马,改变了马的配制就拒绝出好声音,绝非耸人听闻!

193
fliu2010 发表于 2011-9-8 11:5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棋烟琴酒在2011-9-8 11:37:00的发言:
fliu2010先生,如果您有机会在国产琴上试一下重1。6克左右的厚码,就会体验到我说的效果。

另回答上面各位网友,板子薄的琴低音音量都不小,但高音是像被人卡住脖子一样的吱吱声很重,包括琴圣斯老头的许多名琴的录音也能听出这毛病。

      好的,我试试,1.6克要用天枰来称吧,暂时没天枰!
斯琴成熟期的面板背板边沿是最薄的,但音量只是中上等,而他前期的琴音量更大些,接近瓜琴的发音。
感觉斯特拉迪瓦里琴总体追求的是抒情女高音的效果,所以他的g弦是以通透为主,而非浑厚为主。而她的e弦是无可比拟的美。出怪叫声,可能是后人没调好。

194
cad5628 发表于 2011-9-9 10:51:00 | 只看该作者
太厉害了!神仙手!
195
wangdagang 发表于 2011-9-9 13:1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宝音坊在2011-9-8 10:32:00的发言:
【以下是个人想法与观点】
    琴马很重要,但不能改变音箱的所有震动模式,也不能改变与
提升一把琴的发音状态(体系)
    音柱很重要,1)在力学上, 2)在传震上, 3)主要在音箱
的震动(上下左右)平衡作用上。
    一个很贵的琴马,不可能对所有的琴都起到最佳发挥作用。
音柱也同样。 总的就是琴马,音柱要让琴接受认可,平衡的发挥
作用。
        希望得到王先生的指教! (还是这句话,如不方便就不用了)
谢谢!

仁兄聪明,佩服。
196
wangdagang 发表于 2011-9-10 10:34:00 | 只看该作者
E弦须一定亮度,但不可过亮,品一把琴一定要把明亮度与表面响度分开,表面的响度是没有内涵,没有品质的。单独的强调某一根弦发音的重要性更是品琴的误区,一把真正好的小提琴,发音是均衡与整体的,如果某一方面突出,那么就说明这把琴的震动是不谐和的。
197
fliu2010 发表于 2011-9-10 11:3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angdagang在2011-9-10 10:34:00的发言:
E弦须一定亮度,但不可过亮,品一把琴一定要把明亮度与表面响度分开,表面的响度是没有内涵,没有品质的。单独的强调某一根弦发音的重要性更是品琴的误区,一把真正好的小提琴,发音是均衡与整体的,如果某一方面突出,那么就说明这把琴的震动是不谐和的。

    说得不错。但还该再深入一点,具体一点。
e弦的发音和g弦的发音之所以牵动每一个演奏者的心,就因为这两根弦如果好了,其他两弦一般来说都不会差。
首先谈谈g弦的话题:好的g弦既通透,又浑厚而且敏感,到最高把位发音都松弛无比。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斯琴的g弦在3大琴中是最差的,她的味道不够浓,但她的“淡”味却很有品质。使人联想到李双江的歌喉(李当然不能跟斯琴相提并论)。瓜琴的g弦才是王者之音:浑厚,集中,纯净,亮头,柔度,弛性,磁性和弹性无琴能比,虽然这样说,阿琴g弦的高贵气质(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但实在找不到更准确的语言),当令斯瓜都称臣!
至于e弦,是最难好的一根弦,很多国产新琴的e弦味同板胡,响而噪,很多东欧洋拉圾琴的e弦单薄而黯淡,“叫'不起来,能综合国产新琴和东欧洋拉圾琴的优点,既“叫”又”水”的琴,那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琴!

198
wangdagang 发表于 2011-9-10 13:2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ad5628在2011-9-9 10:51:00的发言:
太厉害了!神仙手!

仁兄高抬,艺无止境,互相学习!
199
wangdagang 发表于 2011-9-10 19:14:00 | 只看该作者
阿玛蒂琴的G 弦发音总体来讲还是偏弱的,当然阿玛蒂琴的制作和时代的要求有很大关联,按现代演奏要求,如果与大型交响乐团合作,阿玛蒂的琴还是达不到斯特拉底瓦里和瓜涅利琴所能达到的效果。
200
fliu2010 发表于 2011-9-11 08:14:00 | 只看该作者
阿玛蒂琴的G 弦发音总体来讲还是偏弱的,当然阿玛蒂琴的制作和时代的要求有很大关联,按现代演奏要求,如果与大型交响乐团合作,阿玛蒂的琴还是达不到斯特拉底瓦里和瓜涅利琴所能达到的效果。 自帕格尼尼以来,没有一位名扬天下的大师使用阿马蒂琴。许多阿琴发音偏弱是事实。偶曾为此伤透了脑筋。相信王先生对此也束手无策吧!我不是那种自己欺骗自己的人:明明不好,偏要找理由说好。阿琴的面板太厚了,振动达不到最大值,然而若要改造她,就不再是阿琴了,人们将失去这道美丽的风景线。其实,就是在大型交响乐团之中,阿琴的穿透力虽不如斯瓜,但也不会被淹没,人们依然能感觉到她是当之无愧的独奏用小提琴,她甜美无比的发音来自天堂。 另外,通过寻找合适的好马,合适的弦距和合适的音柱位置,可以让阿琴的音量上一个很大的挡次,这一点偶通过多种努力,确实做到了:她完全可以在音量上跟斯瓜无甚区别,各位可到上海来见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7 09:33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