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评论] 浅析“指根发力”观点的错误性

[复制链接]
41
beyondzzy 发表于 2011-5-11 22:47: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手指按弦的力量主要来应该自于手指内侧肌肉收缩产生,至于三个指节肌肉收缩有没有先后顺序大家自己可以体会,各人情况有异,就不下定论了,这是我和我女朋友共同的认识——我拉了20年小提琴,她是医学专业学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拉了10多年大提琴.对于你反复强调的关节发力(不管是按弦、揉弦还是从生理角度上)这个说法,我们一致认为您是外行
我在艺术上下过一番功夫,谁如果像我这样下一番功夫,他也会达到这样的境地。——巴赫
42
天音 发表于 2011-5-12 10:53:00 | 只看该作者
我本人也觉得,手指抬落动作,看到的第几关节动明显这些并不是关键,事实是在动的部位不一定是所谓的发力部位。。因为运动部位与发力的点那是二回事情,在这里不展开讨论,手指可以实施的是只要保持放松状态(当然还有各就各位)。提供手指的灵活性至少有二个途径:首先保守松弛状态可以随时按需要出击;第二要想有力度,抬高点再落指,要想快速,你得抬低点,如果已经会了,还真不需要去研究发力在哪里,如果谁问我,我便告诉他:是你的眼睛或者小脑(运动神经总部)本能地指挥着自己相关的肌肉按你的需要就实现了,不需要那么复杂,因为连动物都可以做好的本能。你看飞鸟与其他动物,他们是通过不断的操练中就会了拍打翅膀与找到了平衡,它们没上幼儿园,貌似不读书不研究,只需看着它们的长辈来效仿,大胆点是需要的,不是吗。

宁波小提琴老师薛宗丁
2011年5月
43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1-5-15 09:43:00 | 只看该作者
老师现在活着就好了!
44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1-5-15 09:45:00 | 只看该作者
还有zyw8000在就好拉
45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1-5-15 11:14: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从头到尾的看完了这篇文章,楼主呢可能是一位学生的家长,在他也参与到小提琴的学习当中以后觉得用这样的一篇文章来表达自己对如何抬指和落指的学习感受,想与大家共同分享他的心得,无疑这是一件大好事,首先仅代表我个人向楼主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因为我们用的中文,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文字是经不起推敲的,是最有魅力的,也是最容易被读者误解的,举例是更能说明问题的,但是要用解剖学,建筑学,机械的术语来解释那应该说以手掌为参考平面第一关节抬起多少度(比如1-46°)但我们拉琴不是机械人,要你输入程序,我想这是一种感觉,一种关节的感觉可又有谁能用文字把感觉描写出来呢,这就需要读者有领悟精神wcying老师呢也是好意,我希望大家都能正确理解,论坛吗就是这样,我觉得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家有进步,才能不是死水一谭。最后一句我想说的是大脑指挥手移动,第三关节显神通,要想把琴拉得好,放松的感觉少不了。

46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1-5-15 12:33:00 | 只看该作者
咱是琴拉的很差的业余爱好者,也来凑热闹。历来专家,教授都阐明‘掌关节’,。我体会还是用中间指段用力为‘主’较好。要想得到纯净,无杂音,那指尖肉垫落指必须‘稳’如泰山,不是敲打。如落指瞬间,稍有‘颤抖’,发音会不纯净。多少会产生有不想要的杂音[偏离主音的其他音]。尤其在慢板时,不仿,大家试试看,是掌关节发力为主,还是第二关节发力为主,好些?当然是个人的感觉了。在落指后,让主音,清晰放出来,再柔音那是后续的事了。哈!哈 见笑了,多指正。
47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1-5-15 19:26:00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关节不会发力,我尝试了。第一指段也不会发力,到底是啥再发力。我想没人能说用文字说明白哈哈!
48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1-5-17 09:11:00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 小提琴协奏曲 斯特恩 阿巴多指挥   到视频网,看一看,斯特恩的落指。
49
愚公8538 发表于 2011-5-18 13:24:00 | 只看该作者

哪个指头发力都是看情况的,对于快速的节奏,在快弓时,指根发力反而不好,对于优美的旋律更不宜指根发力。指根发力适合于一些颗粒性的音,类似于保持音

50
身心都献给艺术 发表于 2011-5-23 20:50:00 | 只看该作者
这难道是因人而异?
51
天音 发表于 2011-6-20 06:43:00 | 只看该作者

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告诉了我们,你当运功中找平衡,在变化中求稳定,在安静中待出击……

52
弦之韵 发表于 2012-2-29 17:05:0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大家的讨论,颇有收获。我认为手指的每条肌肉都要参与配合动作,指根发力的好处多了,只要手型正确用很少的力就能够完成按弦动作,因为手指本身就是做成了一个弓形,是很自然的,反正我是很舒服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1 16:41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