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mifi在2011-4-2 13:10:00的发言:手指的起落,当然是只动手指,其他部分不要有主动的动作,手、手臂都不能乱晃动。 要看清楚了前面的表达,中心思想就是任何关节都要放松,关节不能用力。 前面也明明说了,“手腕 揉弦”的说法是有问题的,容易造成腕关节用力的误解。意思就是说,腕关节要放松,不要用力。 如果必须要谈到“发力”的问题,当然有生理发力点和心理发力点的区别。生理发力点就是肌肉,肌肉是生理力源,但肌肉并非心理发力点。心理发力点不在肌肉上,而在你要动作的肢节上。 比如手指起落,尽管生理发力点是位于小臂上的肌肉,但心理发力点却要放到手指上。你要想着抬动手指,手指才能抬起来,而决不是想着小臂肌肉去故意使劲。 明白这个意思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 13:12:00编辑过]
想不到,完全混淆的概念還可以繼續混淆下去. "關節"是什么定義. 是二根骨頭中間的連接部分. 就像門的鉸,是門與牆的連接部分. 它的功能是使二個部分連在一起不會分開,但又能相對轉動的機構. 我這樣說,相信不會超乎一般常識吧. 那末,門鉸能用力嗎? 關節能用力嗎?
所以樓主的哪句話:"中心思想就是任何关节都要放松,关节不能用力". 是一句徹頭徹尾的廢話.
門鉸的例子不好.因為門不會自己轉動. 我來換一個例子. 吊車,大家都不會陌生吧. 可以看到二段鋼架由中間由轉軸連接. 二段鋼架就不會分開,但可以相對轉動. 就像人体的各個關節. 但這個"轉軸"並不能使二段鋼架轉動. 使鋼架能轉動的是另外有連接二個鋼架的鋼絲繩. 相對於鋼絲繩來說,使人体關節轉動的是關節旁邊的肌肉. 沒有鋼絲繩拉著,二段鋼架祇能癱瘓在那裡. 沒有肌肉,手指也就祇能癱在那裡,動彈不得. 哈,這可是最放松的了. 想要用力也完全不可能.
這個概念明確了.再來看按指是哪幾段骨頭必須要動的. 指根關節處要不要轉動.它前邊的哪段骨頭,要不要運動. 林教授的說法是必須要參與的. 而且是為主的. 所以有"指根發力"的說法. 是跨越指根關節的肌肉伸縮達到根關節的轉動來完成的. 林教授沒錯吧! 他是根據科學知識說話的.
是你夾硬要違背科學,另搞一個混淆的概念出來. 搞出"關節發力",從而就是沒"放松",也就是僵硬. 我再重申一次. 關節根本不可能發力, 發力也不等於沒放松,更不等於僵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