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edwardpychan在2011-6-11 12:55:00的发言:澄江老弟(原来他比豆豆还小半岁, 只能做小老弟了) 这个帖子真不错, 使我也受益匪浅了, 硬件上, 这里找不到您所提到的产品, 我买了个Bose OE耳机, 又买了Sony ECM-719 可以夹在衬衫上的小电容话筒, 只是没用独立声卡, 录的结果您听过了, 总觉得不像我自已听到的琴声, 软件后期处理能改善效果吗? 似乎那话筒pick up了太多高频 噪音, 使琴声沙哑, Cooledit的filter能滤去吗? 什么 频率范围呢?
Bose OE耳机俺没具体使用过,据说该耳机解析力不错,声音也很纯净,应该不会是耳机反馈失真。主要还是音源的问题。 Sony ECM-719是款驻极体微型立体声麦克风,灵敏度和频响、动态范围还是不错的,不过这种麦比较适合录制人声语音对白等,由于其指向性和结构特征,录制出来的声音会比较干。 从您录制的作品判断,您的居所条件还是不错的,环境安静宁馨,房间无回响。可以考虑下买支大振膜电容麦克风,搭配带48伏幻象电源的话放,效果应该能有进一步提升。 当然,不排除板载声卡及驱动本身可能产生的影响,您还可以加块稍好点的准专业声卡,大约七八百元左右的就可以了(因为我不知道您那边市场价格多少,所以只以国内价格参照),具体声卡类型什么的我会在该主题下一步更新中补充完整。 这里要提一点,我们在家庭录音时,实听录音效果确实有可能与我们耳朵听到的有点不同,这未必就全是中间经过的复杂的模数、数模及音频处理环节的影响,也和个人主观感觉以及声学反馈原理不同有关。如果不是差别很明显,未必就一定要换装备。 我们录音所得到的独立音轨,简称为干声。对其做的所有优化,都是基于一种有目的的“失真”处理。比如说您所反感的高频噪音,通过cool edit来处理当然可以处理掉,可是与此同时,其相关频率的一些信息也会丢失,使干声变质。 所以,如果可以,应尽可能地提高干声的质量,减少后期处理的工序,以减少失真度。在cooledit中对音轨进行的具体调整,要视不同的录音结果而定,亲耳边听边调才能得到最满意的效果,生硬地照搬参数,有可能会极大损耗干声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