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得体会] 2011钢琴小提琴大赛讨论专帖

[复制链接]
61
cuiyinping 发表于 2011-10-24 01:44:00 | 只看该作者
她的博文--10月23日9:23分 一年多没写博文了,呵呵。网络时代真好!好多新玩意可以玩,人人网、微博…… 这一年好充实好忙喔,学到的东东真不少!初一期末考试,我的专业成绩年级第一名,顺利升入初二。 初二好忙!9月份开学时接到参加“2011年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的通知。一个月的时间来准备比赛,太意外,也太匆忙了,完全没有准备好,开学制定的学习计划也完全打乱了。 参加CCTV大赛,是我第一次比赛,主要目的是向优秀选手学习。专业老师跟我讲比赛只是专业学习过程中很小的一部分,对你来讲名次不太重要,你要做好名落孙山的心理准备。 说实话,我的专业老师不喜欢我去比赛,我以前提出过参加各类比赛的想法,她甚至说你要是想比赛的话,就换专业老师吧。 怎么可能换老师!我随她学了5年的琴,建立不是一般的师生关系,她如同我的上海母亲——我未满8岁就来上海学琴,一直在她身边。我的整个学习计划中还从来没有安排一项赛事。 我对老师不要我参加比赛,专注于专业学习和研究,有点困惑!“比赛是学习的很小部分,向优秀选手学习,那怕是那些整体上不如你的选手,也有闪光点……,在展示自己时,做好平常的我即可……” 随着CCTV比赛深入进行和全程现场观摩参与,我逐渐明白了老师的深刻寓意! 历经一个月“2011年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的初赛、复赛阶段,我真的学到了不少东西,是该回到专注于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日常轨道上来了,我有太多的功课要做了,我决定放弃比赛! 如果说有些朋友关注我为何放弃决赛,这也算是答复吧。 如果说我的演奏能给你们带来一丝丝享受和快乐,我很满足、很快乐了!
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黑格尔
62
cuiyinping 发表于 2011-10-24 01:45:00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来上海学琴,专业老师第二次见面就给我两张VCD碟片,一张是“才艺飞扬——上音附中优秀学生赴新加坡演出”,另一张则是Hilary Hahn演出碟片。 那一刻起,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上音附中的优秀学生;那一刻起,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中国的Hilary Hahn,不仅是上音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经过这么些年的努力,我的梦想依旧!
63
cuiyinping 发表于 2011-10-24 01:51:00 | 只看该作者
成年组第一名宁方亮追忆恩师林耀基教授的文章 标 题: 林老师。彼岸花开。------宁方亮 发 布 者: 发布时间: 2010-10-29 22:12:10 大 | 中 | 小我放下背上的琴,放下心中的情,放下满眼的悲伤,放下指尖的泪。我坐在您身边。看您收起琴房钥匙,然后陷在有着高高后背的矮沙发里。您寿眉长长,额头宽宽,漂亮的双眼皮。看您双手指挥音乐,哼唱美丽的音符,流光溢彩的眼神。动情处手舞足蹈,你拎着自己的西瓜帽陶醉在旋律中,神采飞扬。 您心态似顽童纯真,心胸若大山大河。 中国失去了一位哲人,音乐界失去了一座里程碑。而我,失去了一片天。 从未有把您当作一位高高在上的教授,于我,您更像是一位爱护孙女的爷爷。贪玩的孩子只要不紧紧盯着就会溜神跑掉,可您从没有放弃过我。我悔啊!!我悔我这些年为什么这么不懂事,总是在您的催促声中拿起琴来.......我悔我理解的还太少........ 您是不是已经乘着仙鹤云游于天地之间,微笑着看着我们。我知道。我要坚强。我可以做到。但,独自坐时,我控制不住一遍一遍的想您,您的笑容为什么模糊了........ 头痛欲裂,我逃离学校逃离您的悲伤,来到公园的草坪。阳光照在我的身上,温暖安详。我抬头,却刺伤我双眼,湿了脖颈。 您常说我,要冷静的头脑,火热的心。但为何我冷静的指尖却於在化不开的忧伤里,抬不起来。 2009.3.17
64
cuiyinping 发表于 2011-10-24 02:02:00 | 只看该作者
上音对CCTV的比赛太不重视了,成人组决赛8人名单,只有田博阳一个上海的,前7名貌似都是中央院的
65
alan2959 发表于 2011-10-24 02:50:00 | 只看该作者
台上拼的狠,台下的招术也连绵不断,各显神通。 仙子的退出如果是个人意愿才怪,就算说的再大义懔然,反正我是不信。
66
tyltyl123123 发表于 2011-10-24 08:32:00 | 只看该作者
你好。。请问苏达老师是那里的。能教出这么多好学生的老师我怎么没听说过。。。
67
 楼主| dou0328 发表于 2011-10-24 12:16:00 | 只看该作者
听大家的议论感觉苏老师是河南的。 另外,我发现命题演奏时的选题有点问题呀,都是从“幻想”开始,每次转的顺序及“情绪”排列的顺序都是一样的,这很容易让人猜到呀。比如一位选手说完开始立即喊停,很可能停在第二个最多第三个。
68
wuif 发表于 2011-10-24 19:09:00 | 只看该作者
挺黄达! 这大赛真够乱的。黄达比赛完后的打分、排名时,显示她的总分是98.60分,排名第5。而节目最后的排名显示她的总分是98.80分,排名第2。也没说明哪是错哪是对。总之太乱了!
69
alan2959 发表于 2011-10-24 23:56:00 | 只看该作者
成年组的总体水平很高呀,那个胡冰洁都是乐团演奏员了,够专业,又有经验,但得分刚过96,莫非真的比院校学生都差吗?不知高人如何评价?
70
alan2959 发表于 2011-10-24 23:5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uif在2011-10-24 19:09:00的发言:
挺黄达! 这大赛真够乱的。黄达比赛完后的打分、排名时,显示她的总分是98.60分,排名第5。而节目最后的排名显示她的总分是98.80分,排名第2。也没说明哪是错哪是对。总之太乱了!

就是,到现在也没有个合理或不合理的解释,总之就是无条件接受,真霸道。让人胡思乱想
71
 楼主| dou0328 发表于 2011-10-25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曲目有些单一呀,成人和青少年大部分都是那些曲子。
72
CoolKing 发表于 2011-10-25 08:31:00 | 只看该作者
林朝阳评委出分最低,严重支持。 再业余的比赛也要坚持原则啊!
73
 楼主| dou0328 发表于 2011-10-25 09:55:00 | 只看该作者

黄达 旋律 木屐舞

 

 

74
 楼主| dou0328 发表于 2011-10-25 09:58:00 | 只看该作者

孙睿 精灵之舞

 

75
Nomos 发表于 2011-10-25 16:1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ou0328在2011-10-25 7:30:00的发言:
感觉曲目有些单一呀,成人和青少年大部分都是那些曲子。

老师的问题,学琴10多年老师就教过那些曲子,拉琴一辈子也是那些曲子。在他们看来,音乐就是这些,音乐就是这样的。自选曲目中鲜有莫扎特、贝多芬,更没有巴赫。难道他们的曲子简单到不如眼?更别说偏些的曲子了。全国都在拉炫技、拉小品,极低水平的重复,井底之蛙。音乐不是杂技!技巧只是卖油翁的活计。音乐要音乐背后的东西来支撑。去和欧洲街头卖艺的比比,就知道自己水平有多差了。

同样25岁,看看人家干些什么。

http://www.bach-cantatas.com/Bio/Alard-Benjamin.htm

http://www.jpc.de/jpcng/home/search?fastsearch=Benjamin%20Alard&pd_orderby=score
76
alan2959 发表于 2011-10-25 19:0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Nomos在2011-10-25 16:19:00的发言:

老师的问题,学琴10多年老师就教过那些曲子,拉琴一辈子也是那些曲子。在他们看来,音乐就是这些,音乐就是这样的。自选曲目中鲜有莫扎特、贝多芬,更没有巴赫。难道他们的曲子简单到不如眼?更别说偏些的曲子了。全国都在拉炫技、拉小品,极低水平的重复,井底之蛙。音乐不是杂技!技巧只是卖油翁的活计。音乐要音乐背后的东西来支撑。去和欧洲街头卖艺的比比,就知道自己水平有多差了。

同样25岁,看看人家干些什么。

http://www.bach-cantatas.com/Bio/Alard-Benjamin.htm

http://www.jpc.de/jpcng/home/search?fastsearch=Benjamin%20Alard&pd_orderby=score

楼上高见。曾听某国内著名音乐教育家说过,巴哈的作品太难理解,选手在参赛时最好最好别选,因为选手的或选手老师的理解基本上不会与评委们的理解相同,而评委们的理解又必定是各有不同的,所以,为保证比赛成绩,对巴哈这类大师的作品,只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比赛本身有一定的功利性,何况我们的音乐教育从打一开始就是为了完成某个功利目标而启动的,与国外的街头艺人怎么比?
77
 楼主| dou0328 发表于 2011-10-25 19:21:00 | 只看该作者
78
自信使者 发表于 2011-10-25 19:2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lan2959在2011-10-25 19:05:00的发言:

楼上高见。曾听某国内著名音乐教育家说过,巴哈的作品太难理解,选手在参赛时最好最好别选,因为选手的或选手老师的理解基本上不会与评委们的理解相同,而评委们的理解又必定是各有不同的,所以,为保证比赛成绩,对巴哈这类大师的作品,只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比赛本身有一定的功利性,何况我们的音乐教育从打一开始就是为了完成某个功利目标而启动的,与国外的街头艺人怎么比?

是啊....人家没有“我要上春晚”

 

79
爱的欢乐0609 发表于 2011-10-25 19:54:00 | 只看该作者
我感觉还不错
80
Nomos 发表于 2011-10-25 23:0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lan2959在2011-10-25 19:05:00的发言:

楼上高见。曾听某国内著名音乐教育家说过,巴哈的作品太难理解,选手在参赛时最好最好别选,因为选手的或选手老师的理解基本上不会与评委们的理解相同,而评委们的理解又必定是各有不同的,所以,为保证比赛成绩,对巴哈这类大师的作品,只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比赛本身有一定的功利性,何况我们的音乐教育从打一开始就是为了完成某个功利目标而启动的,与国外的街头艺人怎么比?

不比音乐比技巧?哈哈,难怪巴托克说“只有马才参加比赛”。从头洗牌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1 02:54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