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Nomos在2011-10-25 16:19:00的发言:老师的问题,学琴10多年老师就教过那些曲子,拉琴一辈子也是那些曲子。在他们看来,音乐就是这些,音乐就是这样的。自选曲目中鲜有莫扎特、贝多芬,更没有巴赫。难道他们的曲子简单到不如眼?更别说偏些的曲子了。全国都在拉炫技、拉小品,极低水平的重复,井底之蛙。音乐不是杂技!技巧只是卖油翁的活计。音乐要音乐背后的东西来支撑。去和欧洲街头卖艺的比比,就知道自己水平有多差了。 同样25岁,看看人家干些什么。 http://www.bach-cantatas.com/Bio/Alard-Benjamin.htm http://www.jpc.de/jpcng/home/search?fastsearch=Benjamin%20Alard&pd_orderby=score
楼上高见。曾听某国内著名音乐教育家说过,巴哈的作品太难理解,选手在参赛时最好最好别选,因为选手的或选手老师的理解基本上不会与评委们的理解相同,而评委们的理解又必定是各有不同的,所以,为保证比赛成绩,对巴哈这类大师的作品,只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比赛本身有一定的功利性,何况我们的音乐教育从打一开始就是为了完成某个功利目标而启动的,与国外的街头艺人怎么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