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得体会] 2011钢琴小提琴大赛讨论专帖

[复制链接]
101
alan2959 发表于 2011-10-28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Nomos在2011-10-28 12:14:00的发言:

你还真把我问住了,谁是大师?让我好好想想……
国人弄西洋古典音乐的,老一辈的傅聪,小辈的王健,还有这些年才在国内“火”的朱晓玫,还有谁可称大师?我还真想不起来了。您来补充下?

以你的标准,火起来的——国内或国外——就可以称为大师,那大师就多如过江之鲫了。看来首先要说清楚的,是大师到底是个啥标准,但难处在于,这东西根本就不能做定量分析,所以,我们就是说再多的废话,也不可能定出一条无争议的标准来,所以,算了,不纠缠。 但是,无论以任何标准来比对,我想薛伟都当得起大师称号,我能想到的理由就这么几条:一,拿过一大堆世界级大奖;二,当世界顶级音乐学院里当过多年教授;三,赢得了世界上的普遍赞誉;四,出过一大堆的个人专辑,其中还有一小堆是“三星带花”;五,在国内,他的某专辑销量排名榜首多年,至今未遇敌手;六,出任过世界最顶级小提琴比赛的评委…… 我是音乐圈外人,所知极有限,只能提出这样微不足道的几条,想必是引人发笑的浅薄。我并不否认华人音乐家纵横天下的不知凡几,其中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情况也大有人在:比如前段时间旅美小提琴家张乐在国内的保利巡演中,几百人的某音乐厅里只坐了三分之一的听众,原因是很多人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若说他是大师,恐怕没有几个会同意吧。这是环境和媒介因素造成的,倒也怪他不得。 还有一点拙见想请兄指教的:并不认为谁火了谁就是大师,连自封为大师都不行,反正我坚决不认。前段时间电视上见到一个在裤裆下拉琴的仁兄,技术可称是世界无敌——因为我此前还从未见过这样作派的音乐家——而且据说也火的要命,好多媒体请他去献演,但我并不觉得他离哗众取宠的芙蓉姐姐有多大的距离。
工作要持之以恒,真诚的艺术家不能借口情绪不佳而束手坐待。——柴可夫斯基
102
音乐之声 发表于 2011-10-28 14:55:00 | 只看该作者
国内目前还没看出有谁是小提琴这个乐器的大师,个人觉得大师既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103
zajage 发表于 2011-10-28 15:05:00 | 只看该作者
觉得:alan2959说得有理! 大师不大师的,不是上这个论坛的人封的,而是大家心目中的印象或评价吧,你喜欢他表达的音乐,认为他是,那就是了,你不喜欢他表达的音乐,可能他也是真正的大师!
104
琴缘未了 发表于 2011-10-28 15:20: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是指张少博吗?

105
琴缘未了 发表于 2011-10-28 15:27:00 | 只看该作者
严重同意!即使狼郎也算不上大师。
106
Nomos 发表于 2011-10-28 15: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101楼:
首先感谢你为所谓“大师”写了这么多。
以我的标准,确实就想起这3人。张乐我知道,我还真没觉得他是大师。我想您不否认傅聪是大师吧?
没想到你这样理解我说的“火”,汗颜啊!我敢断定您真的不知道朱晓玫。以你的这几条,郎朗是比傅聪更大的大师了,朱晓玫就更啥也不是了,呵呵……
国际顶尖比赛?任何所谓大赛只不过是一个圈子玩儿自己的游戏,别的圈子都可能会无视,你还以为真是地球第一了?
“三星带花”?你还在听5大公司啊,以是否是“三星带花”作为是否购买的依据?
“五,在国内,他的某专辑销量排名榜首多年,至今未遇敌手;”——请教这是指那个专辑?梁祝吗?
107
alan2959 发表于 2011-10-28 17:1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Nomos在2011-10-28 15:41:00的发言:
回101楼:
首先感谢你为所谓“大师”写了这么多。
以我的标准,确实就想起这3人。张乐我知道,我还真没觉得他是大师。我想您不否认傅聪是大师吧?
没想到你这样理解我说的“火”,汗颜啊!我敢断定您真的不知道朱晓玫。以你的这几条,郎朗是比傅聪更大的大师了,朱晓玫就更啥也不是了,呵呵……
国际顶尖比赛?任何所谓大赛只不过是一个圈子玩儿自己的游戏,别的圈子都可能会无视,你还以为真是地球第一了?
“三星带花”?你还在听5大公司啊,以是否是“三星带花”作为是否购买的依据?
“五,在国内,他的某专辑销量排名榜首多年,至今未遇敌手;”——请教这是指那个专辑?梁祝吗?

别误会,我说过了,我是圈外人,充其量是个不发烧的爱好者,对乐坛的风云人物确实知道的极少,三星带花也是最近才从网上看来的新词,本人更是从不买太贵的CD,承你指教,头次听说朱晓玫……我写了五条,不是罗列大师的标准,只是把一些常被人提起的因素拿来证明,在这些方面,薛伟都足够卓越。据我所知,中国古典乐唱片销量最高的纪录仍由《爱的致意》保持。 再多说两句,据我拙见,所谓大师,是一些在专业领域里做出突出贡献,并被社会大众(某些专业领域可以是小众)以及同行业者的多数认可的杰出人物,比如已经过世的林耀基先生对中国小提琴教育做出的贡献至今无人能及,从政府到民间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流行与传世两种标准总是纠缠在一起,人们尽可以从各自的立场去理解大师这个称谓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所以我前面提的大师一词仍然会存在争议。使情况更加复杂的是,在标新立异的今天,大师不但是一种尊称,还可以被用作职称,比如象棋国际特级大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等等,再加上有人以为大师的帽子可以订做,于是在时装店里买回一顶,自已戴在头上者更不乏其人。综上可知,我们要谈的问题,其争议的核心恰好处在问题之外,即大师一词是在什么意义上被使用的?如果混着说,那只能是一笔糊涂帐了。 说薛伟是大师,我不想列举陈旧的理由,只是表达我个人的见解,别人尽可以不同意,当然,我也有不同意别人认为他不是大师的权利。我想,薛伟通过此次比赛,引领了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新风气,这正是林老先生未竟的事业。青岛比赛的结果令人惊惧:中国选手(国内学习者)全数出局,得第二名的中国人也是美式教育培养出来的。我们原来的培养模式出了问题已是不能回避的事实,而真正把这个问题堂堂正正摆在国人面前引起大家重视的正是薛伟。就这一点来说,他已经毫无疑问是处在中国音乐教育的最前沿。有人称之为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我想并不为过。如果这样的人还不能称为大师,这样的眼光和气魄还不配做大师,那我就不知大师这个头衔谁还配做了。难道教个弓法,改个指法,讲讲西洋文化背景,谈谈音乐家的私生活就可以了吗?薛老师在点评时说过:真正的音乐家,不但要有自己的独特理解,独特的音乐处理,还要有一套理论做支撑,使音乐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合情合理。再次建议你在网络电视台观看一下第二现场的专家点评视频。可证我并未窜改原意。 仁兄所说的火,我并未误解,但盛行一时者多,名垂后世者寡,如果从时间的绝对概念上算,当代就没有人可以称大师了。这正与文学界论争的什么是经典异曲同工。 无论如何,谢谢你的认真回复,在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上争论,感到有与朋友把酒论道的快乐。并借此再次向我所尊敬的薛伟大师表达敬意。附带说一句,他并不认识我。
108
alan2959 发表于 2011-10-28 17:2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Nomos在2011-10-27 23:45:00的发言:

别大师了,还不够格。只拉小品协奏曲成不了大师的,呵呵~~

回看这场争论的缘起,发现我自己有点离题了,薛伟大师不但拉小品,协奏曲,还有很多很多奏鸣曲,不过国内没有尽数出版,我们不大容易见到罢了。他把音乐小品引入国内的专业教育和比赛,也是扭转只重技术不重音乐的落后局面的一种努力。大家只要比对央视大赛与其它各类比赛的规定曲目就会发现这一点了。谁敢说小品比协奏曲更好演?技术难度低并不等于简单,这个道理就是有太多人至今还理解不了。把小提琴演奏搞成炫技耍宝卖弄绝活,那还不如去看杂技。
109
Nomos 发表于 2011-10-28 19:1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lan2959在2011-10-28 17:10:00的发言:

别误会,我说过了,我是圈外人,充其量是个不发烧的爱好者,对乐坛的风云人物确实知道的极少,三星带花也是最近才从网上看来的新词,本人更是从不买太贵的CD,承你指教,头次听说朱晓玫……我写了五条,不是罗列大师的标准,只是把一些常被人提起的因素拿来证明,在这些方面,薛伟都足够卓越。据我所知,中国古典乐唱片销量最高的纪录仍由《爱的致意》保持。 再多说两句,据我拙见,所谓大师,是一些在专业领域里做出突出贡献,并被社会大众(某些专业领域可以是小众)以及同行业者的多数认可的杰出人物,比如已经过世的林耀基先生对中国小提琴教育做出的贡献至今无人能及,从政府到民间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流行与传世两种标准总是纠缠在一起,人们尽可以从各自的立场去理解大师这个称谓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所以我前面提的大师一词仍然会存在争议。使情况更加复杂的是,在标新立异的今天,大师不但是一种尊称,还可以被用作职称,比如象棋国际特级大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等等,再加上有人以为大师的帽子可以订做,于是在时装店里买回一顶,自已戴在头上者更不乏其人。综上可知,我们要谈的问题,其争议的核心恰好处在问题之外,即大师一词是在什么意义上被使用的?如果混着说,那只能是一笔糊涂帐了。 说薛伟是大师,我不想列举陈旧的理由,只是表达我个人的见解,别人尽可以不同意,当然,我也有不同意别人认为他不是大师的权利。我想,薛伟通过此次比赛,引领了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新风气,这正是林老先生未竟的事业。青岛比赛的结果令人惊惧:中国选手(国内学习者)全数出局,得第二名的中国人也是美式教育培养出来的。我们原来的培养模式出了问题已是不能回避的事实,而真正把这个问题堂堂正正摆在国人面前引起大家重视的正是薛伟。就这一点来说,他已经毫无疑问是处在中国音乐教育的最前沿。有人称之为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我想并不为过。如果这样的人还不能称为大师,这样的眼光和气魄还不配做大师,那我就不知大师这个头衔谁还配做了。难道教个弓法,改个指法,讲讲西洋文化背景,谈谈音乐家的私生活就可以了吗?薛老师在点评时说过:真正的音乐家,不但要有自己的独特理解,独特的音乐处理,还要有一套理论做支撑,使音乐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合情合理。再次建议你在网络电视台观看一下第二现场的专家点评视频。可证我并未窜改原意。 仁兄所说的火,我并未误解,但盛行一时者多,名垂后世者寡,如果从时间的绝对概念上算,当代就没有人可以称大师了。这正与文学界论争的什么是经典异曲同工。 无论如何,谢谢你的认真回复,在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上争论,感到有与朋友把酒论道的快乐。并借此再次向我所尊敬的薛伟大师表达敬意。附带说一句,他并不认识我。

不想多说了。
“流通的往往是劣币”,中国的音乐教育想有进步,需要从头“洗牌”,从审美、从人生观价值观改起。否则不论多久,还是连人家街头卖艺的都不如。
110
Nomos 发表于 2011-10-28 19:2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lan2959在2011-10-28 17:23:00的发言:

回看这场争论的缘起,发现我自己有点离题了,薛伟大师不但拉小品,协奏曲,还有很多很多奏鸣曲,不过国内没有尽数出版,我们不大容易见到罢了。他把音乐小品引入国内的专业教育和比赛,也是扭转只重技术不重音乐的落后局面的一种努力。大家只要比对央视大赛与其它各类比赛的规定曲目就会发现这一点了。谁敢说小品比协奏曲更好演?技术难度低并不等于简单,这个道理就是有太多人至今还理解不了。把小提琴演奏搞成炫技耍宝卖弄绝活,那还不如去看杂技。

他拉了什么很容易知道并听到:

http://www.jpc.de/jpcng/home/search?fastsearch=xue%20wei&pd_orderby=score
http://www.mdt.co.uk/MDTSite/pages/search/searchresults.asp?sGeneralSearch=xue+wei&sGeneralSearchSection=General&startfrom=1&sCatalogueNumber=&submitflag=true&sMSLSort=Filter2Date+DESC%2C+ProductView+DESC%2C+SaleView+DESC&bSortBy=DESC&serial=11102843273147941&x=13&y=9
http://www.hmv.co.jp/search/index.asp?keyword=xue+wei&site=&target=SEARCH&type=sr
http://www.prestoclassical.co.uk/search.php?searchString=xue+wei

从来没说过技术容易就是简单。建议中国全部“大师”、全部参赛选手都去看西班牙街头卖艺的拉的卡农(优酷上有),是骡子是马,有不服气的自己拉了看看。
111
自信使者 发表于 2011-10-28 20:22:00 | 只看该作者

薛伟也要开创薛式教学法,并高于他的恩师成为演奏家。。。。

112
bigyonglei 发表于 2011-10-29 00:58:0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咱们现在所说的古典音乐,也就是当时的流行音乐,现在不流行了就改称高雅音乐,除非把自己变成老古董,很难弹出他们的原汁原味,而且正是所谓的原汁原味进一步限制了它们的流行。学琴的多,看演出的少,我觉得就是这个原因。DAVID弹的一些曲子对我很有感触,但听这次的比赛,觉得它们离自己很遥远,根本没有感觉。个人观点。
113
 楼主| dou0328 发表于 2011-10-30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宁方亮 匈牙利舞曲

 

114
 楼主| dou0328 发表于 2011-10-30 09:18:00 | 只看该作者

巩媛 浅棕色头发的珍妮 马刀舞曲

 

115
琴缘未了 发表于 2011-10-30 10:21:00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不少评委的学生在台上比赛,这些评委不用回避吗?国际比赛也这样吗?
116
琴缘未了 发表于 2011-10-30 10:29:0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分析一下,为何这次比赛上音落得如此惨败?原来一直是与中央平分天下,如今成了中央一枝独秀?
117
 楼主| dou0328 发表于 2011-10-30 11:29:00 | 只看该作者

2011小提琴大赛决赛 王进宇 思乡曲 霍拉舞曲

 

118
 楼主| dou0328 发表于 2011-10-30 11:32:00 | 只看该作者

201小提琴大赛决赛 赵一男 夏夜

 

119
自信使者 发表于 2011-10-30 14:15:00 | 只看该作者
决赛中第二现场增加的音乐知识讲解与普及更有看头。。。。
120
 楼主| dou0328 发表于 2011-10-30 15:03:0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1 02:10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