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琴弓配件] [原创]设想一种新的音柱模型(欢迎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索尔的吉他 发表于 2012-2-18 23: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黑格尔
8
弹琴说爱 发表于 2012-2-19 19:2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风雅颂在2012-2-19 15:58:00的发言:

记得过去有人还说过选择音柱的论题,即摔在地上或桌子上的同样规格的音柱以音高越高为越好。

 

实际上这并非唯一标准,我个人以为,得按照琴的发音来选择音柱的固有频率,即对那些发音躁的琴要选择自身频率低些的音柱,而低音发闷的则要选择自身频率高的音柱。

我很赞同这种说法。 我也是把我的琴的音柱微微收了一点要,效果很好。
7
庞熔 发表于 2012-2-19 13:22:00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我搞过一种椭圆型音柱,对付那种很细的音孔。
6
偶登三宝殿 发表于 2012-2-19 10:47:00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改革,多讨论不如多实验。实验流程一定要设计好,要用音响分析仪记录+人耳辨别的双结合。建议在同一根音柱上实验﹔即多次安装找到最佳发音点→记录最佳发音点→在这点上多次重复安装/拆除并记录平均值。用同一音柱修成小腰型,在同一点上多次重复安装/拆除并记录平均值。最后比较优劣。
5
tsaiwc 发表于 2012-2-19 10:4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fliu2010在2012-2-19 0:16:00的发言:

     好主意!

我有两把琴就如此,很好!

好在哪里?有实验证明,或者理论依据?
4
zh_e_mail 发表于 2012-2-19 10:18:00 |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行,哪怕你能想出横截面是方形的,也千万不要这样的形状。

3
fliu2010 发表于 2012-2-19 00:16:00 | 只看该作者

     好主意!

我有两把琴就如此,很好!

2
 楼主| 索尔的吉他 发表于 2012-2-18 23:43:00 | 只看该作者
如图:左边的音柱形状是传统音柱。右边是我设想的改良音柱。 众所周知,音柱的作用有两点:第一,起支撑面板的作用。第二,起传导声波(把振动波由面板传导至背板)的作用。 而音柱重量越小,声波(振动波)在传导的过程中损失就越小,失真也就越小。这也就是为什么经过多年干燥的音柱声音比较好的原因。 因此有人提出,把音柱做细,越细则重量越轻。可是音柱做细之后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太细的横截面容易陷入面板和背板中,因为压强增加了。而且,与面板、背板的接触面变小了,也容易导致振动波的不完全传导,即“滤波效应”,直接导致音色失真。 因此论坛又有网友提出,把音柱做成空心的,确定好长度后,再把两端封死。这样的想法是不错,可是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对设备、手艺的精确度的要求都比较高。 因此我设想:如果能想图中右侧的音柱那样,做成发电厂冷凝塔的形状,既减轻了重量,又不影响两端跟面板背板的接触面积,这样是否可行呢?希望大家一起来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9 21:1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