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莫明莫鸣在2015-6-16 15:45:00的发言: 惭愧,我们家学琴还是有目的的,还是想用这个参加自主招生,或者万一成绩不行,当艺术特长用,而且在国外的亲戚也说出国很有用,初中开始如果就不能学琴,那我觉得不是小孩的问题,肯定是家长的问题,学校课业再紧张,如果12岁就切断小孩学校外的特长训练,我想以后下半生除了后悔还是后悔了,我不是很看重初中成绩,只要他能保持就行,家里也有从事文化补习的亲戚,效果是很好的,我们家经常临时抱佛脚,想来想去也觉得,学校里的课程,小孩认真听了就行,因为再怎么读书,一个学校能出人头地上清华北大的又有几个呢,我反正觉得自家小孩不是太会读书的类型,但成绩做个中上游还是没问题,其他的就要靠特色了,以后学习又不是顶尖的,做人又没特长,这样人生也没什么意思,我自己呢,从小学书法跟着我爷爷,每天一个小时左右的练习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我虽然写得不好,但磕磕碰碰坚持了这么久,大学因为会写几个字,获得好处不多说,后来参加工作,可以说也有这个特长的大半功劳。
因为我工作时间的特殊情况,每次去老师那里总会碰到一个前面的学生,而学完了后面的学生就来了,前面的一个小孩,拉得很好,老师经常表扬的就是,这个小孩练琴效率不错,而我们上课呢,除了基本功和一般错误,老师就是反复提出,效率不够,要小孩多思考,我问了几次她家长,也就说小孩比较自觉,有一次去的比较早,聊开了,才透露,她小孩也是转过来改毛病,只是她自己很上心,特别请求老师寒暑假匀出半个月连续带着小孩学怎么练琴,坚持了一年,果然好很多,难怪小孩进步很快。像我这种比较木的,还真想不到,今年暑假我也不带小孩出远门玩了,希望请老师带着连续练一阵子琴就好了,如果老师不同意,我也要请陪练,不然我感觉小孩大部分时间拉琴浑浑噩噩,拉四五个小时连别人半个小时的效果都没有,前几天看了几本什么考神的学习书籍,也是不断强调学习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加上小孩上初中,时间越发紧张,早点给他养成习惯,也是早点给自己省事,作为家长,我的任务就是给小孩制定严格的作息标准,比如吃饭洗澡的时间,还有绝不准玩网络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