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选琴经验] 新人求教 —好的音色和坏的音色是怎样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众神的黄昏 发表于 2017-2-25 14:3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众神的黄昏 于 2017-2-26 18:57 编辑

年近四十,最近跟儿子一起学琴。这几天把本版的帖子大致浏览了一下,关于音色方面学到很多 形容词,紧啊,空啊,明亮啊,圆润啊,柔美啊,泛音多啊…楼主终于可以自豪的宣布,已经能够从字面上判断音色的好坏了…
是啊,上面这些形容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新人不懂啊。业余爱好者没有条件拉好多的琴,即使有估计也听不出个所以然。所以,还请论坛各位大大帮忙,提供一些小提琴音色的录音什么的,链接也可,以便新人能够直观感受。
由于楼主木耳,最近一耳还有听力下降的趋势(有贝多芬的潜质…),大家提供录音的时候,最好能有好新色和差音色的对比以及说明。先行谢过大家了。我把自己那把红棉的声音传上来了,琴差,拉的更差。希望各位大大能够用几个典型的形容词描述一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achykthgos/#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S2OR0lsxig/
工作要持之以恒,真诚的艺术家不能借口情绪不佳而束手坐待。——柴可夫斯基
2
计算机场统计 发表于 2017-2-25 17:22:20 | 只看该作者
您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小提琴名家的视频或录音与业余人士的对比着听!我理解,好的琴应该是有“奶油味”的。
3
乐乐呵呵 发表于 2017-2-25 18:14:19 | 只看该作者
你在那个城市,就直接在这个网站的网上商城找当地的制琴师,到他的工作室,现场比较,喜欢那一把,就直接买那一把。
4
 楼主| 众神的黄昏 发表于 2017-2-25 18:40:44 | 只看该作者
乐乐呵呵 发表于 2017-2-25 18:14
你在那个城市,就直接在这个网站的网上商城找当地的制琴师,到他的工作室,现场比较,喜欢那一把,就直接买 ...

感谢乐乐呵呵的回复。需要买琴的时候,一定按照您说的办。不过深知自己水平有限,手头这把四百块钱的红棉完全对的住自己目前的水平,打算练到开塞再换琴。
只是近期看帖子,对音色缺乏感性认识,故有比问。
5
 楼主| 众神的黄昏 发表于 2017-2-25 18:49:50 | 只看该作者
计算机场统计 发表于 2017-2-25 17:22
您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小提琴名家的视频或录音与业余人士的对比着听!我理解,好的琴应该是有“奶油味”的。 ...

感谢您的回复。名家与业余的视频也都看过,但是无法分辨这其中的差异,究竟是技术造成的,还是琴本身的因素。
听名家的拉琴,自然可以定义“奶油味”,但是,不“奶油”的是什么味道,无从知晓…
记得儿子小的时候,有一次他妈妈吃牛肉干,就问妈妈你吃什么,他妈妈回了一句“吃雪花梨“。之后有一次,儿子想吃牛肉干,他说的就是”我想吃雪花梨”…
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6
ba5rw 发表于 2017-2-25 23:36:06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好的音色?我个人的理解是没有标准。邓丽君、宋祖英、帕瓦罗蒂、阿宝……音色唱法大相庭径,但是我都佩服都喜欢,小提琴的意思呢其实也是一样的,看你演奏的是什么风格的曲子,甚至于什么场合。夸张的说,有时候一把没有粘牢的破小提琴,演奏某一首曲子的效果胜于完美的琴。所以,其实音色没有标准。但是和服装什么的一样,有一定的流行性……可能艺术的共性就是这样,不像科学有严格的可重复再现的标准。听腻了某一种音色,另一种音色会使你耳目一新!为什么会有耳目一新的成语呢?想想就明白了!哈哈……
7
 楼主| 众神的黄昏 发表于 2017-2-26 10:04:03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我表达的不准确,题目应该改成,差的音色是怎样的。其实就是想了解一下好的和差的音色之间的对比,在新人购琴时能予以指导,以免买了一把公认的音色差的琴,自己还感觉良好。
8
liabc 发表于 2017-2-26 10:18:44 | 只看该作者
随着练琴的时间增加,加上自已用心的比较,自然而然会产生出来的。这就是练琴的功夫!不知你学了几年????
9
suishiisfine 发表于 2017-2-26 10:28:2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可以到当地卖提琴的琴行,各个价位的琴都试一下便知!不过得装出诚心买琴的样子,或者在那买点琴弦之类的东西,否则人家会不高兴
10
suishiisfine 发表于 2017-2-26 10:34:0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初学,在淘宝上买过琴,也在本网商家买过。只拉较低价格的琴的时候自我感觉还不错,不过当你拉一把更高级的琴便知原来的琴的差距了!所以我觉得对比还是很重要的
11
suishiisfine 发表于 2017-2-26 10:36:11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提醒你不要在淘宝买千元以上的琴
12
诗乐提琴 发表于 2017-2-26 10:48:07 | 只看该作者
众神的黄昏 发表于 2017-2-26 10:04
可能我表达的不准确,题目应该改成,差的音色是怎样的。其实就是想了解一下好的和差的音色之间的对比,在新 ...

音色较差的琴高音尖锐刺耳共鸣差,低音单薄无力,声音传的很近更说不上会有奶油的味道!琴的声音要靠琴箱的共鸣,通过琴弓与琴弦的摩擦,由琴码 音柱传送到底板,底板的反射产生共鸣 有F孔传出,如果材料不干透声音会有消弱发闷有阻力,一支好声音的琴有多方面的要求,每个制作师傅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大致的说一下,第一材料要干,第二底板与面板的搭配第三内部尺寸于看得见的弧度,油漆装配==这是一支好的音色琴都需要具备的!
13
suishiisfine 发表于 2017-2-26 11:00:30 | 只看该作者
在卖家诚信的前提下,随着价格的增加,音色的改善是逐渐变化的过程。没有一个截断点,比这好就是好,比这差就是差,所谓好与坏要相对其价格而言。500块买到1000元琴的音色就是好,如果这把琴花了5000便是差
14
杭州老琴 发表于 2017-2-26 11:08: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杭州老琴 于 2017-2-26 11:14 编辑

我觉得无手的小提琴家他这把小提琴的音色“撕帛味”比较明显,请你听一听。
《震撼提琴人民的- 无右手-小提琴家-华人-殷兆基先生》来自美国费城的科迪斯音乐学院—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 ... m=a2h0k.8191407.0.0
15
 楼主| 众神的黄昏 发表于 2017-2-26 12:31:00 | 只看该作者
liabc 发表于 2017-2-26 10:18
随着练琴的时间增加,加上自已用心的比较,自然而然会产生出来的。这就是练琴的功夫!不知你学了几年??? ...

感谢您的回复。我三十年前在学校拉过两年霍曼,去年年底孩子学琴,才以陪练的身份重拾小提琴,相当于从头学起。现在想起来,真心后悔小时侯没有坚持下来。几年后水平提高了,对音色的认识可能会有所变化。
16
 楼主| 众神的黄昏 发表于 2017-2-26 12:36:45 | 只看该作者
诗乐提琴 发表于 2017-2-26 10:48
音色较差的琴高音尖锐刺耳共鸣差,低音单薄无力,声音传的很近更说不上会有奶油的味道!琴的声音要靠琴箱 ...

感谢诗乐提琴的回复。本人理工男,您这些技术方面的表述,理解起来更方便直观些。希望您能够更多的分享技术类的东西,造福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
不知道贵店在北京哪里,商城那里好像没有看到。
17
 楼主| 众神的黄昏 发表于 2017-2-26 12:42:44 | 只看该作者
杭州老琴 发表于 2017-2-26 11:08
我觉得无手的小提琴家他这把小提琴的音色“撕帛味”比较明显,请你听一听。
《震撼提琴人民的- 无右手-小提 ...

感谢杭州老琴的回复,让我对音色有了直观的了解。老琴和其他大大如有其它类似的音频和说明,还请不吝赐教。
我也想把自己那个破琴的录音传上来,请大家用几个形容词点评一下,可是不会上传音频文件。难道本坛不支持本地上传,只能通过链接的形式?
18
悠悠爸爸 发表于 2017-2-26 12:43:15 | 只看该作者
既然是学理工的,看看我贴的“拨云见日:解开Stradivarius的秘密”和“小提琴的奥秘:看看科学家怎么做小提琴”,尤其是前面一个,有直观的演奏对比,后一个则更直观地解释了结构与音色的关系。
19
 楼主| 众神的黄昏 发表于 2017-2-26 12:44:49 | 只看该作者
同时感谢ba5rw,liabc,suishiisfine朋友的意见和建议。
20
 楼主| 众神的黄昏 发表于 2017-2-26 12:58:57 | 只看该作者
悠悠爸爸 发表于 2017-2-26 12:43
既然是学理工的,看看我贴的“拨云见日:解开Stradivarius的秘密”和“小提琴的奥秘:看看科学家怎么做小提 ...

谢谢悠悠爸爸的回复,有时间一定仔细研究一下。
理工科的可能对技术类的表述,更容易接受。我想起了本版的热帖,小提琴制作是艺术还是科学。虽然不好直接回答,但是做为理工人,还是希望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艺术的东西;也许现在实现不了,那也是由于现今技术水平的局限。传统艺术范畴琴棋书画中的棋,不是就几近解决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0 23:11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