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普罗科菲耶夫《战争与和平》序曲 罗斯特罗波维奇丨泰斗与斗士 1 泰斗辞世 2007年4月27日,世界古典乐坛上一位倍受尊敬的大提琴演奏家永远离开了我们。穆斯季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Mstislav Rostropovich)这位俄罗斯音乐家,以精湛的技艺和富有情感的演绎树造了音乐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罗斯特罗波维奇之所以享有如此之高的威望不仅仅是因为他卓越的演绎技巧,更因为他最终为真理站了出来,他为捍卫社会的公正所表现出的正直与勇气,让人们看到了道德的力量。他的逝世被俄罗斯总统普京称之为“俄罗斯文化的重大损失”。 作为器乐演奏家,罗斯特罗波维奇的演奏具有独特的魅力。他热情开朗极富情感的韵味尤其适合演奏古典浪漫音乐,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演绎能够渗入到音乐的内核,能够让乐曲中蕴藏的那种内心呼唤自然释放出来。无论这些作品是标准的古典音乐还是当代大提琴作品。这样的演绎能力充分展示出他的大家风范。在他所走过的60多年的演奏旅程中,罗斯特罗波维奇用他的大提琴不倦地歌唱,演奏了几乎所有著名的大提琴乐曲,其中首演差不多就有240场之多。他对音乐精微的理解力以及热力四射的演奏使他成为了继卡萨尔斯之后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大提琴演奏家。为他题写作品的作曲家不仅包括了像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布里顿、阿沃・帕特这样的音乐前辈,甚至还有斯克尼特、詹姆斯・麦克米兰和罗迪奥・斯克德林等现代作曲家。 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 2 20世纪大提琴天才 罗斯特罗波维奇1927年3月27日出生于前苏联边远的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一个音乐家庭。父亲利奥波德是卡萨尔斯的学生,也许正是这一点,大提琴从小在罗斯特罗波维奇心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不过罗斯特罗波维奇的音乐启蒙教育并非是从大提琴开始的,他从4岁起跟着母亲练习钢琴,直到10岁时才正式随父亲习琴。战争爆发后,一家人被迫迁往苏联远东城市奥伦堡,这也是罗斯特罗波维奇母亲索菲娅的故乡。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罗斯特罗波维奇不得不进入当地的一所普通学校学习。 1943年,罗斯特罗波维奇考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叔父科佐鲁波夫学习大提琴。但他同时还选修了钢琴和作曲课程。由于学习优异,他获准到肖斯塔科维奇的管弦乐作曲班学习,在那里,罗斯特罗波维奇的音乐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3年之后,青年罗斯特罗波维奇第一次与莫斯科爱乐合作,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演奏旅程,也就是在这一年他获得了学院授予的大提琴博士学位。这些优异的成绩和引人注目的演奏技巧当然与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天赋分不开;他不仅大提琴演奏出众,而且还弹得一手好钢琴,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名字很快就在音乐圈中传播开来。并且迅速成为了当时苏联最有才气的青年大提琴演奏家。这个冒出来的音乐天才深得肖斯塔科维奇的赏识,师生关系很快发展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友谊,并且并未因日后的种种波折而中断。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音乐问题,一起弹奏钢琴四手联弹。罗斯特罗波维奇后来回忆起这段生活时把肖斯塔科维奇描绘成是父亲之外最敬佩的人。肖斯塔科维奇后来还特意为他的这位得意门生创作了两首大提琴协奏曲。除了肖斯塔科维奇,罗斯特罗波维奇还与当时苏联两位著名的作曲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即普洛科菲耶夫和米亚斯科夫斯基。这两人都是后来所谓的“反形式主义”的受害人。1948年1月,罗斯特罗波维奇在一场音乐会上演奏了普洛科菲耶夫的大提琴协奏曲,那是用钢琴伴奏的改编版本,散场后有一个人来到后场找到罗斯特罗波维奇,然后对他说他不喜欢这个改编版,但对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大提琴演奏非常欣赏,他愿意为罗斯特罗波维奇另外写一部大提琴作品,这个人就是普洛科菲耶夫本人。到1950年代初期,几乎每年罗斯特罗波维奇都要到普洛科菲耶夫破旧的乡间别墅度假。他们在那里一起讨论音乐,他默默地陪伴和帮助这位受批判的作曲家,那时候,普洛科菲耶夫甚至连早餐都无钱购买。1952年普洛科菲耶夫如约完成了他的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即后来的大提琴与乐队的交响协奏曲)。 在演奏方面,罗斯特罗波维奇与钢琴家里赫特的合作也是需要提到的,这两位音乐天才组成的奏鸣曲演奏非常漂亮,他们的演出成为了当时苏联古典室内乐演奏最为热门的音乐会。遗憾的是这两位天才后来因观念歧见而分手。那个时期,苏联涌现了一大批非常杰出的音乐家,罗斯特罗波维奇与钢琴家埃米尔・吉列尔斯和小提琴家列昂尼德・科冈的组合被称为科尔托-蒂博-卡萨尔斯黄金三重奏组的再现。 德彪西《月光》 3 走出国门 1955年,罗斯特罗波维奇与女高音歌唱家加列娜・维斯涅夫斯卡雅结为伉丽,罗斯特罗波维奇转而在舞台上弹奏钢琴为妻子伴唱。他们的音乐会同样成为了苏联当时古典音乐演出的传奇。第二年罗斯特罗波维奇受聘成为了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大提琴教授,这种身份促成了他的纽约和伦敦之行。西方音乐界第一次目睹到了这位大提琴演奏家的风采。在那以后他多次访问伦敦并举行音乐会,他演奏的曲目非常广泛,几乎包揽了所有古典和当代的大提琴曲。他还曾试图在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中加进一些异国情调,但是当他听过他的学生杰奎琳・杜普蕾的演奏后便放弃了这种尝试。他并不想与杜普蕾竞争,因为他看到了音乐的多样性。1956年,罗斯特罗波维奇应邀访问美国,他在卡内基音乐大厅举行了他的美国首场演奏,纽约爱乐在迪米特里・米托布拉斯的指挥下为他进行伴奏。 在英国,罗斯特罗波维奇结识了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从60年代起这两位音乐家就开始合作,布里顿至少有5部大提琴作品与罗斯特罗波维奇相关;这些作品包括大提琴奏鸣曲(1961)、大提琴组曲1-3(1964~1972)、以及大提琴交响曲(1963)。其中大提琴交响曲1964年由布里顿亲自指挥莫斯科爱乐为罗斯特罗波维奇协奏。 虽然罗斯特罗波维奇特别擅长演奏古典浪漫作品,但他与卡萨尔斯不同的是他对现代音乐作品并不排斥,事实上他与那些新音乐家们的联系从1953年起就开始了,他曾先后与杜蒂耶、哈恰图良、康切利、卢托斯拉夫斯基、潘德雷茨基等合作,从他们的作品当中获取灵感,委托他们创作大提琴作品。反过来,罗斯特罗波维奇又把这些现代因素传授给他的学生,如今我们可以从他的学生当中找到很多当代优秀的大提琴演奏家来,如弗朗兹・海尔梅森、卡琳娜・乔治亚、米萨・麦斯基等。 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罗斯特罗波维奇开始对指挥工作产生兴趣,到70年代他的这种尝试似乎达到了顶峰,他成为了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指挥。他在那里一直干到1994年。在伦敦,他还受聘于伦敦爱乐和伦敦交响乐团,成为了这两个乐团的客席指挥。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他的指挥才能,很多人认为他的动作显得过于粗犷,节拍的发展过于夸张,音乐纹理有些模糊不清。不过他指挥的普洛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还是满不错的。也许人们更愿意看到的是那个手持大提琴坐在乐池里的罗斯特罗波维奇。 随着年龄的增高,作为演奏家的罗斯特罗波维奇不可避免地开始走向下坡路,他的演奏显得有些古怪,他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变得平淡无味,人们还清楚地记得他1968年8月在皇家阿尔伯特大厅演奏这部捷克名篇时的情景。当时他的同胞正开进捷克这个弱小的邻国,人们看到眼泪从他的脸颊上流了下来。他发誓当最后一名苏联士兵离开捷克斯洛伐克之后,他将去布拉格再次演奏这部捷克人民心中最富情感的大提琴协奏曲。 巴赫《第五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萨拉班德 4 传奇人物 在俄罗斯,罗斯特罗波维奇是位传奇式的人物,1950年代面对当时苏联音乐界对肖斯塔科维奇发起的无端责难,他始终保持沉默。尽管他与那些权利人物保持着很好的关系,但1960年代后对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批判使得他疏远了行政当局,他不顾一切地站出来庇护这位作家,甚至将他匿藏在莫斯科郊外祖科夫卡的别墅中。1970年他发表公开信件,抨击当局压制苏联著名艺术家的行为。那些被煽动起来的人围攻他的住所,他的妻子丢掉了在莫斯科大剧院的工作。但是罗斯特罗波维奇仍然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信念,1974年夫妇二人被允许出国,随即他们的苏联国籍被取消,最终导致了全家被迫流亡西方。 1989年持续了多年的“冷战”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分隔东西方那座柏林墙轰然倒下,罗斯特罗波维奇带着他的大提琴来到柏林墙下,整整一个晚上坐在那里演奏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1990年2月他的苏联国籍得到了恢复,阔别祖国多年的罗斯特罗波维奇带领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重返莫斯科,然而一个将国家命运视如生命的人却曾经被轻率地划为外国人。他在那里举行了回国后的第一场音乐会。这是场从悲怆到光明的音乐会,它真实地折射出了罗斯特罗波维奇那段痛心的个人经历。 18个月后,在莫斯科发生了反对派试图推翻政府的事件,罗斯特罗波维奇毫不犹豫地从巴黎飞到了莫斯科,没有签证的他冒着危险直接乘车来到议会大厦外,以实际行动支持叶利钦。刚刚去世的俄罗斯第一位民选总统叶利钦后来回忆道,罗斯特罗波维奇与成千上万的民众来到议会所在地白宫外,他要求发给他一枝来复枪,说如果有必要他会阻止那些坦克。入夜,人们看到一个年轻的战士靠在他身旁睡着了,这是一个经典的场面。事实上他扮演了一个极为特殊的角色,他的到来为恢复秩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93年,他再次与国家交响乐团在红场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近十万人参加了那场令人难忘的露天音乐演奏会。 柴可夫斯基《第二交响曲“小俄罗斯”》第三乐章 谐谑曲 不管命运是在如何地安排他,罗斯特罗波维奇的个人行动证明了他是一位争取民主的音乐斗士。毫无疑问他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他留下的几百部录音文件如实地展示出一位大提琴演奏家如歌的风采。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那些作品,他演奏的柴科夫斯基的洛可可、他与钢琴家塞金合作录制的布拉姆斯的大提琴奏鸣曲、与博尔特爵士合作演绎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以及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等录音版本都是不可复制的音乐经典。这些不朽的名盘构成了罗斯特罗波维奇的音乐精神,通过这些音乐语言罗斯特罗波维奇将他的心灵表露无遗,这是一个坦荡而干净的心灵。他给予人们的不仅有音乐还有生活的真理。 罗斯特罗波维奇生前得到过世界近40所大学授予的荣誉学位。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牛津、剑桥、乔治城、特拉维夫大学,以及科蒂斯音乐学院等世界著名院校。他还得到全世界30多个国家授予的130多种荣誉奖章,这当中有大英帝国的荣誉骑士勋章、法国荣誉罗马军团勋章、法国文化与艺术十字勋章、格莱美古典音乐大奖、日本艺术协会奖、希腊凤凰勋章和联邦德国优异服务大十字勋章和前苏联的最高荣誉列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