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你知道弹琴有多难吗?


2016-3-21 13:54 | 作者: 涅磐凤凰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宁宁每次到少年宫来上钢琴课,都要被老师指出几个错音,今天让爸爸着急的是,一个错音已经指出多次了,宁宁就是一错再错,爸爸认为这分明是他弹琴不用心!回家的路上,爸爸跟宁宁说,"犯错误不怕,但人不能两次掉到 ...

宁宁每次到少年宫来上钢琴课,都要被老师指出几个错音,今天让爸爸着急的是,一个错音已经指出多次了,宁宁就是一错再错,爸爸认为这分明是他弹琴不用心!回家的路上,爸爸跟宁宁说,"犯错误不怕,但人不能两次掉到一个井里,同样的错误一错再错,知错不改,这么不用心,将来能干什么。"到了家,爸爸决定马上带他练琴。弹第一遍时老师指出的那个错音就又错了,连弹数遍还是一错再错,"看你再不用心!再错看我不扇你!!"爸爸已经越来越不耐烦而开始发怒了,但爸爸的盛怒并没有起作用,错音又来了。宁宁当然挨了一顿打。但宁宁已经习惯了,什么指尖站立呀,指法不对呀,从开始学琴,打没少挨,骂、吼是常事。宁宁的爸爸也不理解,平时孩子比较听话,可不知为什么,就是在学琴时,一旦出错误就总是屡次三番地错,总也不改。


  这个小小的例子是很有代表性的,恐怕大多数学琴的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其实家长应该相信,没有哪个孩子是愿意让人生气,而不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的。当一个错误经常出现时,家长应该耐心地分析一下为什么,而不要动辄就责备孩子不用心,不注意。有时可能是孩子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

以刚才的错音为例,很可能在弹这个音的同时,或之前,有一些特别需要注意和控制的地方,比如左手的大跳,一个复杂的和弦等等,而在这一瞬间孩子根本就腾不出脑子来注意改正这个错音,等到该弹这个音时,改正错误已经来不及了。这是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注意的有限性与大脑信息加工的有限性决定的。其实这是家长无论多么着急、怒骂也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根本就不是孩子不用心问题。只要我们经过分析就不难发现问题的症节所在,解决的办法是:当孩子弹到这个音前面的一个比较简单的乐曲片段时,提前告诉学生注意前面的那个音不要错,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心理活动的分析来看,其道理在于,这时孩子的大脑能够腾出精力来,把那个正确的音先"读到"大脑的工作记忆中,这样到该弹那个音时,就不会出现错误了。这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它说明,孩子在学琴过程中有非常复杂的心理动作,而这些心理活动的复杂性还没有被大家充分认识到。 让我们再来举一些例子:孩子从一开始学琴认五线谱就有很多麻烦,比如,孩子自然地将五线谱的"间"当成背景,而根本不当成一个位置,因此,根据一个音去认识其它音时,总是出错。另外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在快速识谱时,第三条线上的si与第四条线上的re经常互相看错。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把高音的re弹然si是因为眼睛以下面的第一线作为参照物定位时,无法快速发现音是在第三条线,还是在第四条线上,而以上面的第五线定位就能够避免这一错误。你自己能迅速地在一堆线条中,把眼睛视线定位在其中的某一条上吗? ……   


我想大多数家长都有儿童学五线谱难的体会,而又有谁去分析过其中复杂的心理活动规律呢?   很多孩子在学琴学了两、三个月时就会觉得非常吃力,家长很难想象这时弹琴的复杂程度,实际上此时孩子已经被要求了很多的东西:首先要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识别音符,并迅速地调动左右手协调而准确地运动到需要弹下去的音上,并且让应该弹下去的手指头弹下去(家长可以试一下,让十个手指迅速地按一定顺序按下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这时孩子还要控制每一个下去的指尖要站立起来,既不能塌也不能勾;手腕要放松但不能垮;声音要饱满,既不能虚,也不能砸;不仅如此,他还应该注意整个手掌要与键盘平行,这可不是我们平时自然的状态(自然时手是有些外翻的);问题远不止此,他还必须注意弹下去的声音的大小,进行的流畅;手指抬起来的状态也是需要注意的,否则声音就会粘、拖、混;耳朵要注意听是不是音和节奏有错误,当然这还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分辨音高的能力,很多孩子是因为根本就"不辨音律"或是根本就没有足够多的注意分配能力来注意音是否错了,才不知道自己弹错了音;请家长注意,这时下一音或一串音已经开始需要他去识别出来;当然老师还会要求学生在同时要大声唱出旋律,同时还要注意心里要数拍子……。我们必须指出的是,这一切控制,几乎都是在一瞬间需要做的!在这一瞬间中大脑所要做出的处理之复杂是很多家长和老师想象不到的。


  我曾教过一个36岁的成年人弹钢琴,当时简单地认为大人理解能力强,因此就给她的进度稍微快一点。很快我就发现类似于最简单的一个错音,指尖站立等要求,成人的控制力不仅不比一个比较差的孩子好,反而更糟。我们不能说大人比孩子更粗心,也不能说,这样一个主动要求学琴的成人对弹琴不感兴趣,唯一的解释是:她没有足够多的注意分配与控制能力来控制弹琴中所有需要控制的方方面面。


  家长们在教育子女时最经常产生的烦恼就是孩子粗心,比如做数学题时,哪都对了,但最后的得数抄错了,结果被扣了分,而孩子竟然自己检查不出来!最让家长生气的是,下次考试时同样的错误还会发生。其实家长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当一个成人在检查错误的时候,往往是有非常清楚的步骤,来逐步、逐项地检查,因此能够有效地检查出问题所在,在心理学上把这种智力活动称之为"智力动作",稳定而有效的智力动作是保证完成作业迅速、准确的重要的心智技能。心智技能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心理动作,而目前的普通学校教育中虽然教了学生知识,但往往还没有将这种有效、稳定的心理动作纳入训练的范围,因此,学生作业出错的主要原因可能并不是主观上不想努力,或学生不够细心,而在于他检查作业的心理动作是无章法、无组织的,因此不能有效地防止错误的发生和有效地检查出错误。


  学琴与此同理,只不过需要注意控制的方面更多,教学训练的科学研究更不够。因此当孩子出现错误时,我们都应该耐心地首先帮助孩子分析一下到底问题何在,反省一下自己是否真的了解孩子当前活动的规律,这样就会使我们采取的态度与方法更有建设性,更有助于解决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将问题归结为孩子主观不努力。


  说孩子“不用心”是一种将问题简单化,开脱家长和老师责任的做法,它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当然主观不努力的情况是有的,但这更需要我们慎重,因为如果不是孩子太疲劳的话,就是厌学,而厌学的原因就更加复杂和难以解决,家长的急躁情绪就会使问题更加严重。当孩子频繁出现同一错误,"屡教不改"时,不少家长动辄就说"你成心作对不是?"其实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愿意让家长满足、高兴的,愿意依从家长的指导的。如果你连这一信心也没有的话,那么问题就严重到应该去求助于心理咨询帮助了。


  我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孩子的这句话:"你来试试!"希望每个家长听到这句话时不要生气。试一下,就知道弹琴有多难,就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耐心。而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耐心的教育一定会创造出良好的学琴氛围,这是健康的学琴活动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只要良好的学琴氛围,才会保护良好的学琴动机,才会创造愉快的学琴环境,使学琴活动在愉快、平和的心境中持续下去,最终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作者:黄晨


支持

反对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宝妈 2008-3-23 18:13
孩子学琴不容易.
引用 自由鱼儿 2008-3-23 19:59
<P>确实孩子学琴是很不容易的,如果家长们能理解并且正确的引导,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愉快、平和的环境和心态中来练琴,那他们真的是很幸福,真的能把学琴变成一种乐趣,快乐的学琴。</P><P>那我们就一起努力吧!</P>
引用 shungeer 2008-3-24 11:27
<P>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琴,家长纠正错误不一定比孩子快!</P><P>脑子很明白,但从脑到手,直至手能做到需要一个过程。</P>
引用 筋竹 2008-3-26 10:10
<P>学琴是很难,可孩子有兴趣,让我很欣慰。</P>
引用 爱的罗曼司 2008-3-29 21:34
同感!
引用 tangkuan 2008-5-23 10:13
<P>小孩练习确实不容易,需要多鼓励.</P>
引用 成都杰妈妈 2008-5-23 12:40
孩子学琴确实不容易,以前不知道,批评他就有点多,直到我也买了琴开始练,才体会到他的这份辛苦,陪练时的心态就好多了,孩子练习的效果也开始显现.看来我的这把大琴是买对了.
引用 louver 2008-5-26 10:54
<P>受益非浅.想想孩子因为家长的无知受了多少委屈,内疚啊.以后一定注意!</P>
引用 康康妈妈 2008-6-4 13:36
很有道理,昨天刚把女儿臭骂一顿,把喉咙都吼哑了.觉得很对不起她.以后一定要善于分析,对症下药.
引用 天仪妈 2008-6-5 12:38
<P>是啊,原来很温柔的我,已经不再温柔了, 我自己试过几次拉琴,真的是大脑和手不协调,五线谱都看的眼花,被女儿嘲笑了一番,说我那么简单的都拉不好</P>
引用 zjjoyjoy 2008-6-15 21:00
很有道理,以后陪练要耐心点了
引用 醒醒 2008-6-18 12:12
干吗骂孩子,弄得孩子讨厌乐器了怎么办??音乐是美的,教孩子学会欣赏自己的演奏才是
引用 冰雪之旅 2008-6-22 19:05
<P>孩子、家长都不容易啊!</P>
引用 爱上美人鱼 2008-7-3 09:42
<P>知道孩子很难,可有时候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爱之深,责之切吧</P>
引用 jerry1218999 2014-4-29 12:59
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愉快、平和的环境和心态中来练琴,那他们真的是很幸福,真的能把学琴变成一种乐趣,快乐的学琴。
向8楼的妈妈学习。
引用 JoeyJoey 2014-11-13 19:30
还是让孩子在学琴时能感受到快乐多一些,那样他才会更有兴趣学琴
引用 XMH910 2015-1-14 16:03
受益!
引用 轩齐 2015-1-16 14:04
真的是受益匪浅,做家长太需要修炼耐心了
引用 civita 2015-1-16 15:01
<p>是啊 自己上手就知道难了 我也劲量克制自己 除非孩子太偷懒 孩子有进步就鼓励 </p>
<p>&nbsp;</p>
<p>音准好就表扬音准 节奏好就表扬节奏 节奏音准都好就大大表扬</p>
<p>&nbsp;</p>
<p>让她在鼓励中前进 而且,还可以和孩子配合 一个唱歌一个拉琴 好玩着呢 你们看到赵薇的书上面 很多歌都是可以唱的 。。。</p>

查看全部评论(20)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0 04:5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