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空心音柱实验报告


2017-7-16 09:38 | 作者: hndlgscjw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自从有了实验空心音柱的想法,就在捉摸用什么材料,用木质音柱中间钻孔和竹管觉得意义不大,最后确定试试碳素管和铜管,碳素管比较好找,找钓鱼的朋友要了一根报废的鱼竿,鱼竿有锥度,但是在音柱的长度内不太明显, ...
       自从有了实验空心音柱的想法,就在捉摸用什么材料,用木质音柱中间钻孔和竹管觉得意义不大,最后确定试试碳素管和铜管,碳素管比较好找,找钓鱼的朋友要了一根报废的鱼竿,鱼竿有锥度,但是在音柱的长度内不太明显,选取直径6.3毫米处截断,小头6.2毫米,碳素鱼竿壁较薄,因为有锥度正好可以嵌套成两层,达到0.3毫米厚。碳素管非常脆,加工的时候不能用锯和刀剪,只能用什锦锉加工才能保证不会劈。   

       经过试验,碳素管对于提升音量和振动非常显著,装上以后音量很大,振动非常充沛,特别是和弦或双音,振动非常强烈,适合演奏强劲有力的乐曲。不足之处是感觉声音略微有些发燥,不够柔美,可能是因为碳素管较硬且非常易于振动的原因,对于音量小振动差的琴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黄铜管没有找到,紫铜管比较软不适合,结果找到一个英雄签字笔的笔芯,非常硬的不锈钢管,直径5.9毫米,壁厚0.16毫米,就拿它先试试。加工之前在网上搜了搜空心音柱,想看看有没有人试验过,结果搜到了一条专利信息,2005年的时候内蒙古有人试过金属音柱,没说用的什么材质,可以在上面打孔,据说可以改善音质并且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我也在这个不锈钢管上打了三个孔,不锈钢管非常硬且薄,不适合钻孔,我是用小圆锉先横向锉出一个凹槽快要透的时候,再用小圆锉的尖扎透并拧出一个小孔,为了避免伤到琴板,在音柱的两头用502胶水粘上了一层打印纸(可能牛皮纸更好)。装上以后拨了拨弦,感觉余音变得很长,拉奏的时候声音变得安静悠扬,音量和振动有明显的改善,噪音非常小,几乎听不到弓毛与琴弦的摩擦声,试着用胶布分别把小孔堵上,结果竟然像笛子一样,每打开或堵上一个小孔,就会有不同的音质效果,最后确定打开同侧的两个小孔效果最好。但是这个金属音柱正好与碳素音柱相反,声音过于安静而显得有些平庸,缺少松香味有点像长笛的感觉,演奏重音特别是和弦或双音时,缺少那种澎湃的感觉。


       结论:无论碳素音柱还是金属音柱,对于音量音质不太理想的中低档琴,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值得一试。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改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善,不可能将中低档琴改变成高档琴。

2

支持

反对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sunshunoo8 2017-6-18 06:16
   折腾久了,就会明白;【改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善,不可能将中低档琴改变成高档琴。】不会有奇迹!专利只会竖之高阁。
引用 明月山人 2017-6-18 07:45
羡慕并支持善于自己动手的琴友。感觉不少情况下能够改善音色,一般都会改变音色。
引用 xuxianzhou 2017-6-18 07:50
看了楼主的文章很有启发,想到当年学的集肤效应。虽说是电的用词,物体上的高频传导是不是也在表体,而中心没用,反而起到阻尼作用。有机会我会试一下,追求更加高档琴的声音。
引用 杭州老琴 2017-6-18 09:34
非常有意义的试验!不同的材料会有不同的效果,空心管还能够引起管中空气柱的振动,出现特别的效果。准备材料也要试试。
引用 sunlon026 2017-6-18 10:20
正如2楼先生所说,琴码、音柱的调整只能是最好状态的发挥琴的性能,但不能改变琴的本质
引用 季米 2017-6-21 19:28
有效果就好。
引用 hndlgscjw 2017-6-21 23:02
      最近几天对音柱进一步实验,金属音柱不够理想已放弃,而碳素音柱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试验了不同壁厚的效果,单层碳素管力度不够,嵌套三层太厚振动欠佳,嵌套两层壁厚0.3毫米效果最好,如果有壁厚0.3毫米的碳素管可能更好。拉了几天碳素音柱再换回原来的木质音柱,竟然不适应了,觉得音量小振动差,还是碳素音柱的大音量和充沛的振动过瘾,所以又换回了碳素音柱。经过实验,我觉得碳素管做音柱是可行的,因为它的声学性能比较接近木材,琴弓不是也有碳素的吗?另外管状体更易于传导振动,且不会受气候影响,具有一定的优点。我这把音量小振动差的琴,使用碳素音柱后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建议有同样问题的琴可以试试,也欢迎琴友试过以后发表体会,共同探讨。同时也提醒琴友们,这种探讨仅对有一定问题的琴进行,使其改善至最佳状态,即使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但终究是在该琴基础上的改善,不可能使中低档琴变成高档琴,所以,期望值不可过高。
引用 libuwei 2017-6-22 20:21
学习了。
引用 libuwei 2017-6-23 07:51
楼主进行的实验很有必要。尽管有可能属于另类被传统制作者排斥,但有可能发现“新大陆”。成功的概率几乎为0,也许是万分之一?无论成败都会留下宝贵经验。赞。
引用 haixiao930 2017-7-9 14:58
从科学角度诠释乐器,很独特。支持一下

查看全部评论(10)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3 02:0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