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太偏激!(源文:https://www.chinaviolin.net/portal.php?mod=view&aid=1298) 我是一名武汉音乐学院毕业在深圳从事小提琴教育5年多的也算是年轻教师,5年多来小提琴的教学活动充满甘苦,不是一两句就可以说明白,各种各样的孩子也见到过。每个人的天赋与条件不一样,学习的目的与兴趣都不同,家长的心态也不一样。没有哪个老师会为了那几个钱故意去哄去骗,虽然确实碰到过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师教出来的孩子基础不扎实,姿势不规范,孩子的音乐修养没跟上,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先从孩子的天赋上说起:分上、中、下三种吧 第一种,上者。拥有很高的天赋,音乐感觉(指节奏,音准感觉)强,身体协调能力强,理解能力强,模仿能力强,记忆能力强的孩子。这些孩子是最有可能以音乐为职业或者有可能成为音乐家的,5年来教过来回100来个学生,真有这样的天赋的,100个中只有一到两个。而且每个人的品行不一样。一种孩子较自负,认为自己学习快,学习好,心高气傲。对这种孩子得打击,得让他服你,你得成为他的偶像,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而且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尤其重要,得配合着,要不他在老师面前一个样,在家长面前一个样。第二种孩子可能懒惰,没有耐心,不能吃苦。当孩子流着眼泪拉着练习曲的时候,请问有几个家长,能以狼的心态来培养孩子?第三种孩子可能调皮,聪明但好动,鬼点子多。可能会问老师很多奇怪的问题,当然有时候会自己拉上一小段极有创意的东西,这时候你对这样的创造按现在中国的教育模式考级来对待可能就磨灭了一个天才! 以上三种状态的聪明孩子您一定碰到过,您是怎么对待的呢? 第二种,中者。拥有一般的天赋,音乐感觉(指节奏,音准感觉)一般,身体协调能力一般,理解能力一般,模仿能力一般,记忆能力一般的孩子。这些孩子才是大多数,个别孩子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能拉一手好琴,大多数孩子都是应该提升兴趣,提高音乐修养,提升综合音乐素质的。这些孩子也都有各自的品行,也需分别对待。 第一种,听话的孩子。你要他拉多久就拉多久,老师叫完成多少任务就完成多少,但就是音乐是堆砌的音符,没有灵感,没有强弱的对比,没有生命力。这些孩子您怎么对待? 第二种,好动偷懒的孩子。拉琴就要上厕所,看着时钟开始练,磨蹭半天到了点,琴盒一关屁颠颠。 第三种,三分钟热度的孩子。前期很有兴趣,中期磨嘴皮,后期就是家长干着急。 以上这些孩子,各位家长肯定都私下交流讨论,第一句话就是:“哎,我那孩子,不练琴!”对待这样的孩子,老师如果还是以交响乐队首席的标准来雕刻的话,100个孩子到这老师手上99个都是要走掉的。剩下一个还是冲着老师的名气在那里苦撑。而这样的员工琴行和培训中心早把这老师开除了,即使你是深交的首席也不能在我这干。 学琴先拉三月空弦,也还是要看人来的。 第三种,下者。中者。拥有较差的天赋,音乐感觉(指节奏,音准感觉)较差,身体协调能力较差,理解能力较差,模仿能力较差,记忆能力较差的孩子。 这些孩子也是少数,但是也是天真活泼的孩子,作为一个老师,能对家长说:“您的孩子就不是这块料,还是学点别的吧!小提琴不是你玩的!”不能!任何有良知的教师都不能拒绝一个求知的孩子,就如任何一个牧师都不能拒绝一个向善的恶棍一样。 这些孩子中也有品行不一样的 第一种 很努力,但是就是成绩不好的,拉琴也忙不过来的。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鼓励啊,要赞美他的进步,要比他更有耐心,他才会更好。 第二种,只知道傻玩,就是那种玩也是跟在别的小朋友屁股后面的孩子。说实话,他活在他的世界里,您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他很开心。如果他开心,那么他就是幸福的,如果他都是幸福的,您为什么一定要用那么枯燥的小提琴练习曲来打扰他呢。 第三种,情绪不好,失败的经历让他自卑,内心不够强大的孩子。我们只能希望在音乐中能开辟一片自己的天空来,像阿甘一样。如若不能,他能在这里躲上片刻的风暴也是好的,因为外面总是太暗。 说完孩子,再来说家长!老师——家长——孩子这三个环节是一体的,是造就一个优秀的小提琴人才的完整环节,是奔驰的环形车标,少一条就不是奔驰。 按家长的心态来看,也分为多种:上中下三种来讨论吧 上者第一种:以孩子的教育为主要目标,以培养优秀人才,祖国栋梁为目的,清华北大一般,剑桥哈佛麻麻得。 第一种,家长高知,或者工薪,总之一个共同点,不愿意错过任何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与孩子论得失、论成败,是孩子的知心朋友和榜样。加上孩子是以上描述的上者,只能说是前世父子今世续缘。 第二种:关心孩子的成长,一个音的错误也要苛责,严厉有加,慈爱有限。孩子的小提琴已经很好了还是不够。 第三种:生活上的关心比学业上的多,偶尔也溺爱一下孩子。 这些都是好家长,会主动跟老师沟通的,会在孩子学会小提琴之前自己就已经是半桶水的,会与老师分享孩子成长的过程,分享成绩与喜乐,多好啊!不就应该是这样吗? 中者:家长自己对小提琴没什么了解,就觉得那就是品味,那就是感觉,那就是范儿…… 第一种:家长没什么时间,就是让孩子到老师这里来练,钱出够,课上足,一年来看两次老师,通三次电话(基本都请假),音乐会,考级才能看见家长的。这些孩子其实得到的关爱是有限的,到最后往往缺的不是钱。 第二种: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平时不怎么管,一到表演考级的时候怎么都看自己儿子不爽。 下者:基本没有什么教育方式,也没什么教育理念,更没有什么教育措施,就是种下一棵树,任其自然生根发芽。教育以责骂殴打为主,还美其名曰棍棒底下出孝子,甚至家庭暴力! 其实教育孩子就像上班工作,好好的教好孩子就像才能得到上司重视,业绩才能提升,您自己的公司才能上市,说不定还能一不小心进入500强! 教师也有上中下。 上者,面慈心善,对物质没有刻意追求,心态好,认真负责。教育孩子拉琴,其实很大的程度上,不是在教琴,琴只是一个工具,一个手艺。孩子要在学习这个东西的过程中,体会艰辛,学会耐心;体会成就,学会分享;体会快乐,学会优雅……学艺术,先学的技术,手指多快多准不重要,多练练,总会准的。而在漫长的人生中能仔细体会其中的滋味,系统的了解音乐的方方面面,明白其中的美,懂得其中的魅力,这才学懂了艺术。如果一个老师第一节课就告诉家长这些,告诉孩子这些,如果有天家长懂了,孩子也懂了,这个老师才是好老师! 中者,好的孩子认真些,不好的孩子马虎些。 下者,追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求速成,不管死活。庸医一般的老师,去医院看个病,五分钟给您开个单,“去吧,先吃点药看看效果……” 综上:老师是人,家长是个人,孩子也是个人!老师得和家长沟通,家长得和孩子沟通,孩子得和自己沟通,老师得和老师沟通,家长得和家长沟通,孩子得和孩子沟通,老师得和自己沟通,家长也得和自己沟通…… 有好老师吗?有!好老师是靠培养出来的,靠社会,靠家长,靠孩子! 有好家长吗?有!好家长是靠培养出来的,靠社会,靠孩子,靠老师! 有好孩子吗?有!个个都是好孩子!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4 12:14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