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曲是较活泼的速度,引子部分柔和甜美。有不同的演奏版本大多在弓子偏上部分演奏,也有连弓分离音在上半弓演奏,分弓部分在下半弓级弓根分别演奏的版本。 弱起的两个八分音符我用较为轻松的全弓奏出,为后面的节拍强音及大跳换把留出弓段。第一小节八分音符三度双音六度大跳换把较为困难,我观察许多版本,许多演奏家都采用合理的较早的进入第二个八分音符的方法来演奏,使这个双音换把更从容,使换把后的这个八分音符能够站得住。这样符合正点开始准时到达的换把演奏方法,即换把前面的音及时结束,留给换把过程些时间,后面那个音才能有足够的时间站稳。这样两个八分音符的时值在谱面上的节拍里。当然随着熟练程度的加强,换把过程会越来越短,分配会更加合理。许多演奏者却没这样做,要么换把后的音,匆匆闪过,要么拖延时值乱了节奏的律动,听起来,十分糟糕。 二,三指的三度双音,要注意指间的距离,头脑里有音高和和声的预先记忆,换把就运用以上两点。稳稳的滑动,准确一步到达。 后面的八分音符连弓分离音,关键在于能停得住,停的好每个音就能清清楚楚奏的好,就能很好的表现乐曲。 接下来的分弓,双音头要齐,有音头,用下半弓拉奏。后面的第一个三和弦,要突出于前面的整段旋律,强奏。第二个三和弦也应一鼓作气,拉奏时力度保持始终,不得中途换弦时变化力度,只是没有第一个和弦那么强。 第二遍;反复力度稍弱于第一遍。更表现柔和甜美。 第二部分虽然音型,节奏不断的重复,但演奏却段段不同。我观察许多演奏版本,整段基调趋于平稳,效果也很不错。我处理的方法是;(仅供参考) 第一组;弱起的双音中弓开始,连弓的第三个音用弓根强奏。第二弓连弓,空中调整弓段到接近中弓部分,奏音不强。 第二组;同样的音型节奏。连弓的三个音用中弓平奏,第二弓连弓的两个音,却改为弓根强奏。 第三组;连弓的三个音用中弓平奏,第二弓连弓的第二个音,却改为加大用弓长度强奏。突出第二弓的第二音 第四组;中弓。轻快活泼,柔和的奏出。 第五组;开始的连音强奏,后面变化的三度音连跳,柔美的进入,过度到第一主题部分。 我想;这样正符合,谱面的节拍要求,也许帕格尼尼,用弱起的两个八分音符开始,同样的音组,演奏出更为丰富的内容。当然,整段要符合全曲的整体。 第三部分;用滑音换把进入把握性更大些。不能拉成三连音,而要奏出十六分音符的六拍子节奏。分解八度双音,一,四指来回换把,左手拇指应伸展,打开虎口,不要来回运动拇指。右手G.D两弦换弦,应当用小臂手腕换,不能用大臂换弦。用大臂是达不到速度要求的。会显得手忙脚乱,笨拙。高音定音准,低音紧跟随,手型保持不变。注意反复记号,第一遍高音用上弓,第二遍高音用下弓。形成对比。 第四部分;要达到节奏的连续紧密。紧凑。从弓根,慢慢向中弓过度。到了连续分弓大跳部分时,要立即变为弓根演奏,以便方便越弦换弦时的清晰果断。使每组顿音干净有力饱满。 下来的演奏,注意音组大小二度的变化,突出高音,A,B.C.E.这几个音。最后面的三组音是大二度中的三个音,后面的越弦演奏由于跨越两根线应接近弓根演奏,既方便也能表现结实有力的段落。要求不要再使加任何压力了,弓根的力度足以。 以上是我学习体会,许多琴童琴友都拉的很好,我也在向他们学习,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3 01:5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